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

袁地保仙居风物略记:金罂(石榴)-仙居物语

发布时间: 2016-09-05 浏览: 341
仙居风物略记:金罂(石榴)-仙居物语
齐安德王延宗纳赵郡李祖收女为妃,母宗氏荐二石榴于帝。莫知其意。帝问魏收,答曰:石榴房多子,王新婚怒剑啸狂沙,妃母欲子孙众多。帝大喜王京阳。
——《北史》
文/落日楼主 供图/网络

石榴在仙居俗称金罂(音AN)。据《光绪仙居县志》记载,石榴全名安石榴钟山美庐,吴越时期,因武肃王讳称为金樱,有甜、酸二种,皮入药。金樱,当是金罂之讹。罂在古代是指一种口小腹大的器具谙组词,仙居乡民依类象形,与罂形状相似者,多以罂命名。如金樱子,俗称糖罂;又如农家喂猪时盛放饲料、泔水的木桶,口小腹大,便被称为“猪罂兜”。故县志中虽将石榴称作金樱,而实际上当以金罂为是。


金罂并非仙居历史上的土产。正如其学名叫安石榴一样,其来自中亚的安国暴君尼禄。安国即指古代的安息国一带,现今的位置大致是塔什干至伊朗周遭。安石榴之名最早见于西晋陆机的《与弟云书》,其原文为“张骞为汉使外国十八年,得涂林”。涂林,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安石榴神崎レオナ。不过,在公元和第四世纪以前,并没有关于安石榴一名的任何记载。其后文通手写板,至陶弘景时,其在文章中称“石榴花亦可爱,故人多植之,尤为外国所重,有甜、酢二种袁地保,医家惟用酢者之根壳”,安石榴之名方才成为正式名称。


金罂最早的种植集中在北方。《晋隆安起居注》称“武陵临沅县安石榴,子大如碗,其味不酸,一蒂六实”;晋朝的《邺中记》云“石虎的园子里有石榴,粒大如杯,不酸”;《宋书》记载“元嘉末,魏太武征鼓城e领卡盟,遣使求甘蔗、安石榴”;《襄国记》则云“龙岗县有好石榴”;此外,《齐民要术》还介绍了石榴的栽培方法“三月初,取得像手指粗细的枝条,斩称一尺半长的小段,八九枝合作一窠虎林吧。都将下头二寸烧一下。掘圆坑,深一尺七寸,竖枝于坑畔……”(此方法至今还在石榴的育苗中使用)由此可见,在金樱最初的种植上,往往是被看作某些地方的特产。

唐代时金罂的种植开始普及。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说到“张骞在西域得到石榴和苜蓿的种子,现在在全国各地都有种植”;《庐山记》里则提到有部分石榴已经退化变成了野生“香炉峰头有大石盘三商法,可坐数百人。石垂生山石榴。三月作花,色似石榴而陈凯师小,淡红敷紫萼,辉烨可爱”。迨至五代十国时,石榴的种植大江南北已经非常普遍。特别是在江南一带,因吴越国的创建者名钱鏐,小名婆留,为避其讳玄心奥妙诀,民人取石榴果实的颜色及形状,将其更名为金罂。直至今日,如吴越国的旧地仙居9岁县太爷,民间仍称石榴为金罂。


金罂在仙居民间被视作吉祥果。个中原因,可能与金罂多籽,且“千房同膜古藤园,十子如一”,象征着多子多福有关。罗秀春而考其历史来源,这一风习信仰至少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据《北史》记载“齐安德王延宗纳赵郡李祖收女为妃,母宗氏荐二石榴于帝。莫知其意。帝问魏收,答曰:石榴房多子,王新婚,妃母欲子孙众多。帝大喜。”此外,金罂及其花也是仙居民间山歌调情和起兴之物。如仙居歌谣《十杯香茶》中有“五杯香茶五枝花。茶杯里面石榴花。石榴开起生榴子黏美露龙。五子登科落你家”;《十采花》中有“四月采花采石榴。石榴花开红楼头。石榴花开楼头香。六哥要采上楼来”;《四送郎》中有“西边有株好石榴。石榴摘个哥哥吃喆喆兔。吃得有味再来偷”之句。至于《送瘟神》等歌中,以“石榴花开叶有青”、“石榴花开叶有长”、“石榴花开叶有红”作为山歌头的海外大明,更是比比皆是。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