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

豹房秘史以阅读对抗折叠-言柬

发布时间: 2014-05-04 浏览: 375
以阅读对抗折叠-言柬

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些孩子反而学会了低飞的本领
虽然老是见到所谓“中国人不读书”的说法,不过中国家长,特别是大城市的家长,对孩子阅读的重视程度是不可否认的。书店里童书的比例很高,而且很多孩子也确实是按照经典的阅读路线来走的:小时候读各种绘本,接下来读一些少儿百科全书、一些国际大奖儿童小说,然后就是哈利波特等等,似乎阅读能力和阅读热情都没问题。
可遗憾的是,很多孩子到了初中,除了教科书,便只读一些良莠不齐的青春校园小说和玄幻小说了,或者热衷于综艺节目和体育节目之类。童年那些个充满好奇和热情的孩子,似乎上了中学就消失了。
对此,家长们不免大失所望。早知道这样,还不如从小上各种培训班多刷刷题呢,考试时至少还可以多挣点分。
不过,上述的这种现象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特点。统计上中国人的阅读量比起日本人、德国人、以色列人是低一些,但就是传说中的阅读大国日本, 在小学生和初中生之间也有个阅读的明显落差:
日本全国读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日本小学生的读书量相对比较引人注目,而中学生的读书量却少得可怜。小时候那么喜欢书的孩子,中学时就不再读书了,在日本可谓是一种普遍的倾向。 

对此,斋藤孝在《阅读的力量》中做出了一个回答:
殊不知,所谓小学时代喜欢书、喜欢读书等说法是有其特殊语境的。小学时代读的书,大多数都是儿童图书,用这种阅读量来跟成年人的读书量做比较的话,这种差距是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的。
所以说, “读书”表面上都是盯着书本看的行为,但是按照书的内容和阅读动机,其实是需要分成不同级别的。
从小朋友的阅读,到有教养的成年人的阅读,需要越过几个门槛,而这些门槛(“娱乐之沟”和“实用之沟”),绝大比例的识字人口是终身没有越过的。
要分析这个问题,我想借用雨果奖得主郝景芳的一篇自述文章中的读书三阶段来说明。
郝景芳在一篇微信文章《我是怎么爱上读书的》(可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查看)中,把她从小到大的阅读按照书目和目的分成了三个阶段。我觉得,她的经历可以用来做一个很理想的分析模型。
因为据她自己说, 自己并没有什么特别高深的知识分子家庭传统,但是其特点是:良好环境+野蛮生长。因此,我们可以把她的阅读史看成一个社会试验,在有数量充足品种多样的阅读材料的情况下, 允许孩子通过自由选择和自由支配时间,不断地从阅读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心理能量和信息。而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可以发现,这位被试怎样在不同的阶段转向了不同的方向 ,怎么通过阅读来实现成长。
1儿童阅读:寻找物质世界的拼图
最初的这个阶段, 我想称之为儿童阅读阶段。
阅读动机:“源于天生的好奇,想要好玩的世界”
阅读书目:从童话、《一千零一夜》到《十万个为什么》
此时,读书不需要拔得过高,它不过和日常玩耍游戏一样, 是孩子处于好奇的天性,来探索这个世界的过程信息魅力。何以需要阅读?那是对世界提出问题的一种方式。
按照英国的一个统计,4岁左右的小女孩平均一天可以问她母亲390个问题。不过,除非她是一个特例,否则4岁就是她的提问高峰年。孩子爱提问的原因,也就是TA为什么爱读书的原因。
人类作为一个自适应系统,个人的生存和成功都取决与对周围的人和事的环境合理地保持真实的图像。读书其实在这个阶段是孩子努力寻求他周围世界的真实图像的努力之一。他们努力观察周边一切,通过各种方式提出问题,获取信息,以便把眼前的世界拼接成一个完整的拼图。豹房秘史
这时候,儿童对事物进行分类的“心理模型”尚未搭建好,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当他们提问时,不管是问大人还是读书,他们就是把这世界上的各种东西分类、贴标签,并将事情恰当地存储在大脑中的某个区域。
这个阶段孩子对大人提出的问题, 是“这是什么”、“为什么”、“接下来会怎样“。而他在阅读时,也是怀着这些个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孩子对各种类型的信息都很有兴趣(对于阅读而言,就是对于各种事物以及其细节都充满比大人大得多的兴趣),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些都是未被贴上标签或未被分类的事物。
所以很多孩子对于恐龙和交通工具的知识会让绝大多数大人望尘莫及, 还有些孩子会把百科全书津津有味地从头读到尾。我那个还不到三岁的儿子,两个月前忽然对地图感兴趣,现在居然可以在地图上一下找到火地岛这样的小地方,记住了好几十个国家的国旗。旁观的大人可能会觉得,看来这孩子是个读书种子啊。不过往往未必如此,这只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阶段。
而随着他们的成长, 目力所及的各种事物逐渐被贴上标签,被标记存档到头脑里了, 孩子也就不会再去思考它们,甚至可能不会再注意到它们 。满足好奇心是需要时间和精力成本的,所以到了初中,孩子就明显没有小学时候那么好奇了。试想如果一个中学生还像幼儿园的孩子一样,对路边跑过的蝴蝶和小狗都加以关注, 那他也许根本就不是好奇而是注意力涣散了。
随着智力的发展和情感的萌动,到了小学高年级, 孩子们往往又发现了新的一类问题,也就开始了新的一个阅读阶段。
2少年阅读:寻找情感世界的拼图
第二个阶段则是少年阶段。-
目的:“开始代入自我角色,开始向往爱”
阅读书目:《红楼梦》、《简爱》、福尔摩斯和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小说集、漫画、武侠 
在这个阶段, 随着孩子的情感的发展和自我意识的成长,开始想像着自已作为大人世界中的一个角色, 和他人与社会发生复杂的关系和影响,即使是晚熟的男孩子也会开始看一下感情相关的小说(连东北汉子罗永浩有一次还自称是读过琼瑶全集的奇男子)。在这个阶段, 孩子们提出了新的问题:
我想成为怎样的社会人物? 在别人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形象? 交什么样的同性和异性朋友?
这其实也就是他们致力于拼成情感世界的拼图。 这个阶段,他们通过阅读, 就好像进入人生模拟器一样,提前体验将来可能产生的人际关系,并且能在小说中找到各种借鉴和了解。
比如,为什么很多女生都喜欢看红楼梦?有一个原因就是里面有大量的不同性格的女性性格类型。喜不喜欢林黛玉就是个试金石,可以区分出不同的性格。北京语言大学教授谢小庆在《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的口试中,二十多年反复使用的口试试题是“黛玉宝钗,你更喜欢谁百川鱼海?为什么? 他的理由是”因为一个超凡脱俗、气质优雅,一个善解人意、端庄稳重, 不管喜欢和不喜欢她们都有很多言之成理的理由。”
这对于小读者来说是也是很好的内心体验——我想成为怎样的人? 我想交怎样的朋友?
而如果如果从心理的源头出发,这其实是一种儿童的“心理理论”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出一种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理解能力。他们开始理解自己所思考的、知道的、感知的以及所相信的也许与其他人有所不同,并开始了解到人们的许多行为是由他们自己的知识和信念引起或推动的)——你知不知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呢?

从这个角度来看林黛玉,就是她虽然聪明,但她不为很多人理解,也不太理解别人(她和宝玉的纠葛大多数是处于误解),而且不知道除了生气还能如何处理。
郝景芳回忆自己小时候阅读《红楼梦》时的感想:
代入感最强的是黛玉边防风暴,觉得她好,又替她着急,为何不懂口头让人,最终记住的是她为“知己”付出生命
所以如果能欣赏林黛玉这种带有诗意的性格,但却又能看出她的误区, 那么就对性格的成长很有好处。
另一本女性都喜欢的书《傲慢与偏见》,其实也是心理理论的发展过程。 达西表面上的傲慢,就是虽然本质不错,但不去理解他人的心理和处境;而伊丽莎白对他的偏见当然也是如此,而最后的皆大欢喜,也是因为他们两人各自在理解他人心理能力上的成长。
再经过这一波阅读,由于少年少女的世界相对狭隘,他们吸收的物质世界和情感世界的知识已经基本上可以满足日常所需。这也是为什么大学和成年后再读类似的小说,就觉得没那么有味道的原因。
很多年后再回头看,都是心的阶段,对自我、对爱情、对江湖的想象,在十三四岁达到了眼花缭乱的满足,大学阶段读类似的,已经觉得无味。
3精英/成人阅读:跨越娱乐之沟与实用之沟
那么第三阶段呢,我还没想好叫成人阶段还是叫精英阶段。或者说,在古代是精英阶段, 而现在则应该是成人阶段。
目的: “开始关心书外的自我, 想提高自我” 
阅读书目:《火与冰》、《不见的城市》、《百年孤独》、《一九八四》
如上所述zozoc, 前两个阶段的阅读其实就满足了一个读者的绝大多数心理需要。所以说,中学生少读书或者阅读品味不高的问题,其实不是阅读能力,而是阅读意愿的问题。到了某个阶段,他就自愿地停留下来。因为随着他对这个世界的自以为熟悉, 他觉得未知的越来越少,就没有问题可以提出了。
如果要继续前行,眼前的是两条深堑——“娱乐之沟”和“实用之沟”。
“娱乐之沟”指的是, 如果仅仅沿袭着童年的读书动机,那么会变成所谓的的消遣主义,成为单纯的好奇心的俘虏。即使是有一点知识类的好奇, 现在有了搜索引擎,似乎也就可以一键看到答案, 这也就是所谓的“谷歌使得我们更愚蠢”。
而假如读书只是作为一个娱乐方式的话,电视游戏之类的形式远远比阅读要简单的多,而且最重要的是可以得到及时反馈和及时快感。习惯了这种及时快感以后,就很难再回到阅读那种19世纪风格的缓慢快感中去的。
福尔摩斯小说中有一篇《歪嘴男人》,书中的那位体面的年轻绅士,发现在街头乞讨可以轻松地挣到大笔收入,那就很难说服自己每天在规规矩矩地上班去。
“不难想到,把脸涂上一点儿化妆品,帽子往地上一放,安安静静地在那儿一坐,我一天就能挣两英镑;我了解了这些以后,再要安下心来辛辛苦苦地去做那份一星期才挣两英镑的工作,真是难上加难哪。”
而“实用之沟”指的是, 从实用的角度来说,要取得好成绩,表面上看,读教科书和做习题的时间肯定是投入越多越好。两点之间不是线段最短么?“要应付考试,所以没空读书”。中学生在应试压力下,由于时间的稀缺花丛称霸,被迫缩窄了心智带宽。
从每本教科书都是为了完成一个教学任务的这个角度出发,所有教科书都是实用主义的。
这种中学生阅读的庸俗化,很多家长认为这是一时的现象,而且也挺有理由。有的觉得, 孩子学习太累了, 休息时间就读一些不用动脑的玄幻小说轻松一下,也算劳逸结合么? 有的觉得,考试成绩提高最重要, 课本外的闲书,不妨进了好大学再读吧?
然而,在这两条深堑限制下的阅读品味的止步不前,即使不说那些更抽象更遥远的人格培养人生道路选择之类,而纯粹从短期的角度出发,也是非常不利的。 
现在的中学课业越来越繁重,意味着学生需要很快地理解和掌握越来越大量、越来越抽象的知识。在时间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对于现实生活中距离颇远的内容产生一定的感情和兴趣,是很难集中注意力读好的。从心理学常识来说,人不是机器,做任何东西都不是完全凭借智力,而是要通过兴趣产生关注,关注驱动情感,情感驱动智力。
举我认识的两个孩子为例。有一位小学还可以的孩子在中考时成绩很差, 家人都大为惊奇,而我却早有预感。因为我在他初二时跟他聊过天,都是谈些快乐大本营之类的事情。我心里想,对于这样的孩子,文言文和物理,岂不是毫无意义的学科? 
另一位女孩从小博闻强识,但初中由于课业繁重放弃了阅读时间。高二时她历史成绩不好,我自认算是个历史爱好者,就自告奋勇想给她补习。翻开如今的高中历史课本,居然已经细分成政治卷、社会卷、文化卷,里面大量扩容了密密麻麻的细节,如果是高中时的我看到这样的历史课本,一定欣喜不已,但是这个孩子却说,自己对历史无感,这些只是需要记忆的可恨题目。那么,需要多么强大的自制力才能让自己掌握这么大量的无趣细节知识呢?
德鲁克在他的《管理的实践》中讲过三个石匠的寓言故事:
有人找到三个石匠,询问他们在做什么。第一个石匠回答说:“我在凿石块,我就是靠这个过活的。”问到第二个石匠时,他停下来说:“我是个琢石块的专业人士。在我们这一行,我做的活儿是最好的。”问到第三个石匠,他满脸梦幻般的憧憬,回答道:“我在建造一座大教堂。”
所以在读书时,如果像第一个石匠那样学习只是为了服从学校要求,或者像第二个石匠一样,学习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和智力, 那么,和下意识地为了理解世界的规律而学习的学生,即使智力一样, 在效率上也会有极大的差别。
如果当你在学习物理定律和历史事件时,能直接感受到这些知识帮助你更多地理解这个世界,学习内容对你的智力的刺激程度自然就会提高。这和你仅仅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作业,或者得到同学的景仰,自然是很不一样的。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中,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威林厄姆说:
记忆是思考后的残留物。
所以如何让学生记住事情?认知科学给出的答案很简单: 思考它的意义。如果对情感和智力的刺激越少,那么掌握一个知识其实反而越难。 
所以很多中学生越是埋头习题,成绩越难以进步。因为TA自己放弃了从童年起就具备的最强大的学习工具——问问题的能力。
如果是在古代,确实只有精英才需要会“问问题”,因为绝大多数人口都是农民,一辈子千篇一律,只有精英阶层才需要有丰富知识和明智判断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我把第三个阶段称为古代的精英阶段。可是到了现代,每个成人都不得不时刻做出或大或小的判断,找什么工作/跳不跳槽/结不结婚/住在哪里等等,这就对每个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阅读的第三阶段,是现代社会的每个成人都应当经历的。
在被社会折叠之前谨防“自我折叠”
我们现在已经习惯用“折叠”来形容社会阶层的固化。社会阶层分化其实是永远存在的,问题只在于其垂直流动性如何。但是,这个流动性虽然有整个社会体系的因素,但是具体到每个人呢?
假如你的孩子只是安于现代世界提供的娱乐,或者只愿意学习马上就可以收益的的内容,换言之,如果他不愿跨过“娱乐之沟”与“实用之沟”,那么凭什么期望他能进入所谓更高的阶层呢?
就算由于国内的教育制度的局限,确实有不少人通过刷题进入好大学。 但是,在起点同等的情况下,还是安于“娱乐主义”的成人,必然技能退化过时,始终在日常生活的泥泞里挣扎;安于“ 实用主义”的成人, 只能永远像中学时多得一点分数一样, 想着读些确保他能多挣一些钱的所谓“干货”。而只有达到第三阶段的成人, 才能拓宽心智带宽, 想得更远,学得更早,见到更大的世界。
现在本来是个信息空前丰富的世界,而且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可是,多少人却从少年时起就被“娱乐”和“实用”这两道沟挡住了通往广大世界的道路,这不妨称为:认知世界时的“自我折叠”。
在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开头, 他慨叹那些与猿人争夺食物的东非巨兽,其实正是猿人不敢奢望的大宗食物的潜在源泉,这些走动的美食,不仅是猿人们力量所不能取,也是他们想象所不能及的。“自我折叠”的人,正如这些猿人一样:
“身处丰饶之中,却逐渐饥饿至死。”

如何才能避免孩子将来“自我折叠”?这可比童年时给孩子买一大堆绘本要难得多了。学校的指导无力和课业繁重,在这个方面更是起到了不小的反作用。但是正如马克·吐温说:“我不会让学校阻挠我的教育”,帮助孩子进入高级的阅读阶段, 是个非常复杂和需要耐心的过程,但是家长至少可以做到,在孩子早期的“儿童阅读”和“少年阅读”阶段,就埋藏下种子。
当少年期的孩子在阅读《射雕英雄传》的时候,TA会不会对宋朝的生活习俗产生好奇呢?阅读《尼罗河畔的惨案》的时候,TA除了关注到底谁杀了谁、谁爱上了谁,会不会也对当时英国的社会情况产生一定的了解呢?
当童年期的孩子阅读喜欢的汽车绘本时,除去关心汽车的外观和速度,他会不会也去关心汽车究竟是怎么行驶的呢?
而家长,能不能帮助孩子做到这一点呢?
194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伊西多·拉比说,大部分母亲在孩子放学回家后都会问一句:“你今天有没有学到什么东西?”但自己的妈妈当年却问:“拉比,你今天有没有提出一个好问题?“
所以,当看到孩子在津津有味地阅读时,也许家长可以问他:
你能对这本书提出什么样的好问题?
别以为你上过学,就不是文盲
拾遗
文化人,不是指学识多么渊博,而是素养多么高。
01
五一,被刘诗诗事件刷屏。
一位叫做“Judy”的空姐,
在微博上讲了一件关于刘诗诗的趣事。
因为是空姐,在飞机上服务,
Judy常会遇见各种大咖和明星。
但这些大咖和明星都没给她留下深刻印象。
直到前几天,她遇见了刘诗诗。
那一天,刘诗诗坐的头等舱。
飞机落地后,Judy去整理头等舱时,
赫然发现:刘诗诗座位上的被子竟然叠得整整齐齐。
Judy一下就被电到了:“以前头等舱的客人,都是把被子团成一团,扔在脚底下就走了,没想到诗诗竟会叠放整齐,我好感动。”
坐头等舱的人,一般都是很有身份的人,
但是你看,叠被子的人却这般少,
偶尔有一个,空姐就会感动半天。

02
上个月,上班途中。
正急着过马路时吴温蒂,遇到了红灯。
但一群人不管不顾,结队冲了过去。
坦白讲,当时我也很想随大流。
但正在此时,我看到了旁边一小年轻:
扎眼的杀马特发型,头发染得五颜六色。
看起来赖薇如,实在不像一个“好货”。
可他,就那么遗世独立地站在那里,
任凭旁人闯红灯,“我自岿然不动”。
我顿时觉得:今天输给他了。
五一,陪妈妈逛街时遇到一流浪歌手。
听完一曲后,我走过去,
随手把五元零钱扔进了那帽子里。
但接着,妈妈的举动让我大吃一惊。
她走到帽子跟前,慢慢蹲下身子,
轻轻将两个硬币放进了帽子里,
并微笑着向流浪歌手点头示意。
我妈,没有念过多少书。
但这一刻:我实在输她太多。

03
对比这几件事,
我想起了白岩松的一句话:
“一个人有没有文化,
并非看他的学历有多高。
有学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
没学历的人,不一定没文化。”
读很多书,拥有很高的文凭,
和有没有文化,有时完全是两码事。
常常听人说:“没文化真可怕!”
可“文化”到底是什么呢?
是学历?是经历?是阅历?
似乎都相关,但似乎又都不是。
关于什么是文化,我最最欣赏的回答,
是作家梁晓声的四句概括:
根植于内心的修养;
无需提醒的自觉;
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04
有一次,梁晓声去法国访问,
他坐的车前面还有一辆车。
那天有风,前车扬起的尘土随风四散。
梁晓声问司机:“能超车吗?”
司机说:“在这样的路上超车很不礼貌。”
正说着,前面的车停了下来,
一位先生走下车,跑到梁晓声所坐的车前:
“对不起,我们的车始终在前面,不公平!
车上还有我的两个女儿,
我不能让她们感觉这是理所当然的。”
梁晓声的脸腾一下红了:“这句话让我羞愧了好几天。”
吴小闲讲过另一个感人故事。
一次,他跟着老总去谈业务,
午餐时,便在酒店点了一桌菜。
吃饭中途,服务生端上一道特色菜,
老总礼貌地说:“谢谢,我们不需要菜了。”
服务生解释:“这道菜是免费赠送的。”
老总依然笑着回答:“免费的我们也不要了高青信息港,吃不了,很浪费。”
饭毕,老总将吃剩的菜打了包。
回公司途中,老总将车子开得很慢,
好像在打量什么,吴小闲正纳闷时,
老总把车停了下来,拿起打包的食物,
下车走到一位乞丐跟前,双手递了过去。
什么是文化?这就是文化卡萌视觉。
文化就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

05
坐落在瑞典哥德堡的沃尔沃集团总部,
有个可供2000人停车的大型停车场。
这么大的停车场,若在中国必然经常堵车。
但在沃尔沃,堵车情况一次也没发生过。
记者在停车场安装了几个摄像头,
观察沃尔沃员工到底是怎么停车的:
“每天早上7点开始,就有员工陆续到来,
他们会自觉地将车停到远离办公楼的地方大龄宫女。陈凯师
最远的泊位离办公楼的距离超过1公里。
下班时,车总是从近的泊位开始驶离总部。”
难道是公司明文规定员工要这么停车吗?
结果员工回答:“没有啊。我到得比较早,有时间可以走路。如果晚到的同事把车停这么远,他们上班会迟到。”
佚名在《人民日报》上讲过另一个故事。
周末,他侄儿跟着一华人,
去澳大利亚雪梨海域捕鱼。
每撒下一网,总有收获。
可每次网拉上来后,那华人总要挑拣一番,
然后将其中大部分虾蟹扔回大海。
他侄儿不解:“好不容易打上来,为啥扔回去?”
华人回答:“符合规定尺寸的鱼虾才可以捕捞。”
他侄儿说:“远在公海,谁也管不着你呀?”
华人淡淡一笑:“不是什么都要别人来提醒、督促的!”
什么是文化?这就是文化。
文化就是无需提醒的自觉。

06
前几天,去看电影。
前排刚好坐了一对情侣。
一开始,他俩并没有引起我的关注。
可十分钟后,他俩成功吸引了我的目光。
先是那女生拿起手机咔咔拍照,
然后坐在男生身上,吵着要吃爆米花。
男生拗不过她,就出去买了。
本以为有了吃的,他俩就消停了。
可没想到他俩玩闹得越来越厉害,
不停打情骂俏,连爆米花都打飞了。
这场电影,看得实在很扫兴。
什么是自由?
很多人的理解就是:自由就是由着自己,无拘无束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这样想的人,还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美籍华人作家林达写过一本《历史深处的忧虑》,
这本书呈现了一个事实:美国既是世界上最自由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最不自由的国家。
有一次,他陪中国朋友游览美国大峡谷,
朋友拿起可乐罐,就想扔进大峡谷,
“这么深的峡谷,不干点什么多可惜呀!”
林达吓了一跳,赶紧制止:“这是违法的。”
世界上最自由的美国,
其实处处充满了不自由:
在大街上拿着打开的酒瓶是违法的。
孩子哭闹,家长上去就一巴掌,是违法的。
连在办公室讲黄段子,也是违法的。
…………
很多中国人不理解,美国为何有如此多约束。
其实正是因为这么多约束,才造就了美国的自由。
哲学家穆勒说:“约束是自由之母。个人的自由,须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为自由。”
什么是文化?这就是文化。
文化就是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之所欲,谨施于人。

07
为了写好《追寻德国》这篇文章,
余秋雨来到德国体验生活。
他找了一处房子,感觉很不错,
便想和房东老人签订长期租房合约。
老人说:“你还没住,不知道好坏,所以先签试住合约吧,有了切身体验,再决定是否长住。”
余秋雨觉得有理,便签了五天短约。
五天很快过了,余秋雨住得很满意,
便拿起电话和老人商谈长租,
哪知一不小心,将玻璃杯碰倒在地,
哐当一声,摔得稀碎。
余秋雨很紧张:“对不起,我打碎了玻璃杯。”
没想到老人却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玻璃杯很便宜,明天我再拿一个过来。”
挂断电话,余秋雨高兴坏了,
哼着歌,把碎玻璃和其它垃圾扫入垃圾袋。
过了不久,老人就来了,
进屋就问:“玻璃杯碎片呢?”
余秋雨说:“我打扫完放在门外了。”
老人出去,打开垃圾袋看完之后,
脸色阴沉地进了屋阿兰佩迪拉,对余秋雨说:
“你可以搬走了,我不再租给你房子。”
余秋雨很诧异:“我惹你不高兴了?”
老人摇摇头:“不是,是因为你心中没有别人。”
老人把余秋雨装好的垃圾倒出来,重新分类。
把所有玻璃杯碎片装入一个垃圾袋,
并用笔在上面写道:“里面是玻璃碎片,危险!”
余秋雨的脸,顿时满面通红。
什么是文化?这就是文化。
文化就是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上厕所的时候,要想到下一个上厕所的人。
扔垃圾的时候,要想到下一个收垃圾的人。
…………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想到下一个人。”
08
戏剧家夏衍临终前,痛得十分难受。
秘书说:“我去叫大夫。”
正在他开门欲出时,
夏衍睁开眼睛,艰难地说了一句:
“不是叫,是请。”
随后昏迷过去,再也没有醒来。
“不是叫,是请。”
夏老改动一个字,却感动了一幢楼。
梁启超怎么去世的,大家知道吗?
他死于当年协和医院的医疗事故:
医生把本该切除的左肾切成了右肾。
临死前,梁启超不是咒骂医生,
而是叮嘱家人:“千万别跟媒体说,不要公布。老百姓刚刚开始相信西医,如果让他们知道我的事,难免就会退却。”
夏老梁老,才是真正有文化的人。
一个真正的文化人,应具备四种素养:
根植于内心的修养;
无需提醒的自觉;
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愿你我不仅有知识,也拥有文化。
从来独一无二!继续与众不同!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