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

通钢事件以史为鉴,为什么要重视老员工?-唐尧舜

发布时间: 2016-02-24 浏览: 301
以史为鉴,为什么要重视老员工?-唐尧舜孔东梅

殷鉴不远: 大树虽新叶丛生何世龙,而卓然置基于地者,则赖老根老干

一副《清明上河图》定格了宋朝时期一段商品经济繁荣镜头,让后人惊叹宋朝的富裕。


然而,很多国人也同样知道宋朝不是一个统一的中央王朝。大家都很矛盾,一个昌明而富饶的王朝为何没有一统天下,最终却被远在大漠的蒙古铁蹄兼并?

按理说,战争归根结底打的是经济,宋朝占据南方可谓是得天独厚,经济基础和财政力量都优于当时的其他地区,更别说蒙古大草原。难道是历史在给宋朝开玩笑吗?答案是:不!


宋朝不是缺钱,而是缺人!缺什么人呢?缺能够统帅三军,优秀的军事人才。说到这里,大家肯定不服!因为电视剧中有杨家将、穆桂英这些豪迈英雄呀!

可是,我想说的是,这些都是戏剧。话又说回来,如果电视剧完全真实,也是值得耐人寻味啊,一个王朝的国防力量高木涉,抵御外侮的力量命系一个杨家将,一个天波府,恐怕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宋朝的军事整体力量的薄弱,军事人才的严重匮乏。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呢?这与宋朝的开国者赵匡胤有巨大的关系。

宋朝建国是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诞生的,加上唐朝长达七年以上的地方反叛中央的“安史之乱”,



由于这种缘故,赵匡胤在建国不久就实施了“杯酒释兵权”,

从老将手中要回了兵权,同时开辟了中国军事历史上著名的“边戍制度”,即:一个军队的士兵与将领不能长期在一起川谷绘音,将领必须定期轮换,所谓将动兵不动,兵动将不动超级贤婿。


就这样,宋朝把所有兵权从老将手中夺了回来,导致了整个宋朝没有建立一个强大的军队与坚不可摧的国防体系,也就出现了部队层出不穷地新兵进入,整个军队土壤无法涵养出真正的优秀的军事家,谋略家,整个宋朝也就没有出现大唐盛世那样的高度!

其实,黄艺明历史经验表明,宋朝当时建国后,正处于安史之乱后中国再一次动荡分裂的时候,宋朝皇帝虽有一统山河的雄心与志向,但是实际行为又出现不放心打江山浴血奋战的老将们,过早地解聘他们的兵权,导致整个宋朝“重文轻武”军事上“内重外轻”,酿亡国之祸。

在此,我们再对比一下唐朝建国初期,李渊父子犒赏三军,善待打江山的老将,赋予他们应有的地位与权力,甚至连死后也要日夜供奉祭祀。太宗皇帝建的“凌烟阁”就是最好例证。可以说,唐朝对开国元老的重视、尊重是空前绝后的,也不难说也正因为尊重元老,尊重将领,唐朝才能完成全国的统一战争,才会有后面唐朝发展经济时拥有一个强大的军事国防基础保驾护航。

现在很多人一说到改革,一提到发展就是启用新人啦,需要新鲜血液啊呀等等措辞。没有错,任何国家任何组织确实需要老成引退,新血继之。然而却不明白大树虽新叶丛生,而卓然置基于地者,则赖老根老干。宋朝赵匡胤一建国,半壁江山时不一心致外思考统一,反而将当年驰骋疆场的斗士和劳苦功高的重臣逐一收收回权力,宋朝不能一统山河,诞生伟大的盛世低调重生,更不能问鼎中原,称霸亚洲,完全是咎由自取。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希望之鸽 ,空悲切。……”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不管是治国还是治企陆元龙,一定要对老员工,特别是从苦难岁月一起创业的老骨干给予应有的地位和待遇,这个待遇不仅仅是经济上,还有政治上,社会上的待遇。因为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致富思源,不要寒了老臣心!

故创新不忘旧,前进而不忘本。善待老根老干,才有新枝绿叶的繁茂。
——————标题来源:《宋美龄的演讲》具体如下:
1988年7月7日,国民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台北召开。蒋夫人宋美龄女士身着白底碎花长袖旗袍与黑色背心莅临会场,这次会议是宋美龄最后一次出席国民党代表大会,并做了重要演讲留级之王。例如:-----”眼前正值紧要关头,老成引退,新血继之,比如大树虽新叶丛生,而卓然置基于地者,则赖老根老干再续大明时。于今党内白发苍苍,步履蹒跚者,不乏当年驰骋疆场之斗士或为劳苦功高之重臣通钢事件,其对党国之贡献,丝毫不容抹煞无上龙印,当思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夫国之强,党之壮,赖有一定之原则哈斯卡,连续生存之轨迹,创新而不忘旧,前进而不忘本,当年国父如不建党立国则无今日之中华,台澎依旧日本殖民地,饮水思源发人深思。------”这就是宋美龄著名的”老干新枝”演讲。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