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

郑州天伦不孕不育医院以史为鉴:欧佩克历年产量及价格政策回顾-嬉油记

发布时间: 2018-06-13 浏览: 269
以史为鉴:欧佩克历年产量及价格政策回顾-嬉油记

摘要:回顾过去四十多年欧佩克产量变化,历次减产行为可分为被动减产和主动减产。被动调节多是由于与战争及危机爆发,具有突发性。战争导致的供应中断一般会支撑油价上涨,而金融危机全球需求疲弱下的减产则会伴随着油价的大幅下跌。主动减产则是欧佩克充分发挥组织对石油资源的控制力和影响力,通过产量调节,实现对油价管控,完成稳定产油国收益的历史使命。主动减产多以提价为目的,大部分情况卓有成效,但有时却反而事与愿违。
欧佩克的价格策略,则经历了从直接定价,到间接影响,再到放弃干预的过程。直接定价阶段(1973-1985),欧佩克采用在沙特轻质油基准油价上规定油品之间差价;间接影响阶段(1976-2004),欧佩克固定油价策略,华婷婷转变为目标油价,进一步转变为价格带策略;放弃干预阶段(2005-至今),欧佩克不再制定价格政策,而是通过产量增减和剩余产能影响油价。
总体而言,尽管近年来随着非欧佩克国家产量大幅增加,欧佩克对于油价的控制能力逐渐减弱;但作为全球能源的主要供应源,欧佩克产量增减历来对油价走势具体较大影响郑州天伦不孕不育医院。因此,我们未来将持续关注欧佩克产量策略变动及产油国现状保姆狗的阴谋。
一、引言
20世纪50年代,油价定价权很大程度仍掌握在石油“七姐妹”手中。为了维护收入,对抗外国石油公司,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于1960年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此后其他产油国陆续加入。欧佩克成立后最初十年,虽然成果不甚显著,但在成员国团结起来不断抗争下,“七姐妹”控制地位逐渐动摇。直到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 欧佩克从外国油企手中夺回石油控制权,开始实施独立石油政策。到如今四十多年里,欧佩克石油政策在控制油价与控制产量间不断寻求平衡。
二、欧佩克产量及油价政策回顾

(一)危机时代(1973-1980)
1.第一次石油危机(1973-1974)
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利比亚进攻以色列,开启第四次中东战争。为了抗议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10月17日阿联酋宣布对美国禁运并减产12%,其他阿拉伯产油国也纷纷宣布对美国禁运并持续减产。禁运一直持续到1974年3月。在此期间,OPEC日均产量由3078万桶下降至2145万桶,降幅达30%;油价也从2美元/桶上涨至11美元/桶。
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油价暴涨,导致通货膨胀臧黎璐,正在高速增长中的美国经济陷入停滞,进一步引发全球经济危机。而油价持续高位促使欧佩克国家继续增产,至1978年已基本恢复至危机前产量水平。
2.第二次石油危机(1978-1980)
1978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亲美的巴列维政权被推翻。1979年1月,巴列维国王被迫流亡;2月,什叶派穆斯林领袖霍梅尼回国掌权,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成立。11月,美国驻伊朗使馆63名工作人员被扣押;1980年4月,美国宣布与伊朗断交。9月伊拉克入侵伊朗,开启了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
1978年伊朗国内政变时,石油工人罢工,导致本国石油产量和出口量大幅下降甚至停止出口。1980年两伊战争期间,两国互相攻击油田炼厂,切断石油运输管道,两国出口大幅减少。OPEC日均产量由1977年3107万桶下降至1980年的2685万桶;油价则继续上涨至29美元/桶。
(二)限产保价(1981-1985)
两次石油危机后,油价高企促进了欧佩克国家经济发展,但却导致西方国家经济衰退,石油需求下降,而持续高油价也刺激非欧佩克国家产量增长以及替代能源的发展,供应过剩导致油价持续下滑。为此,欧佩克开始实施限产保价策略。一方面,1981年10月欧佩克第61次会议上,将标准油价确定为34美元/桶,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确定了各种油品之间的价差;另一方面,1982年3月欧佩克第63次会议,将产量限额设定为1800万桶/日丹尼尔夏普。在具体成员国配额分配上,给予穷国一定的让步。
欧佩克希望能借限产保价策略实现对油价和产量的双控制。但实际情况是,尽管在此期间欧佩克产量大幅下降,由于市场持续低迷,油价并未因此有所反弹,反而继续下跌。并且由于非欧佩克国家的持续增产,欧佩克国家市场份额大幅缩减。而且沙特等富国贡献了主要减产幅度,其他大部分国家超额生产成为常态。产油国因为油价和份额双降而蒙受巨大损失。限产保价策略难以为继。
(三)增产保额(1986-1999)
1985年12月欧佩克第76次会议上,欧佩克提出新的低价保额策略。油价定价也由之前的沙特轻质油基准价加油品间差额,改为由7种原油组成的欧佩克一揽子油价体系。1986年,在放弃基准油价后,欧佩克与非欧佩克开启降价抢占份额行动;导致当年油价大幅下跌。油价下跌对产油国造成财政压力,价格战最终以欧佩克与非欧佩克国家达成减产协议告终。1986年12月欧佩克第80次会议上,宣布重新实施1660万桶/日的配额制度,并将18美元设立为目标价格。
尽管配额制度重新实施,但产油国超限生产情况普遍,欧佩克产量持续增长,油价低位徘徊。在1980-88年两伊战争期间向其他阿拉伯国家大量借款的伊拉克,希望欧佩克联产减产,抬升油价,从而将油价获利用来偿还欠款富基标商。1990年8月,谈判破裂,海湾战争爆发。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触犯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1991年1月17日乱世豪门,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加入战争,并于2月28日迅速结束战争。海湾战争引发第三次石油危机百年乡情,为防止油价过快上涨,其余欧佩克国家迅速增产。1993年,科威特石油生产恢复,欧佩克重新施行新的配额制度,并调整配额来调控目标油价。
(四)设立价格带(2000-2004)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导致油价暴跌,1999年欧佩克达成200万桶/日的减产协议,亚洲经济复苏,油价反弹至危机前水平。2000年12月第111次欧佩克会议上,欧佩克将此前的目标价格管理机制调整为22-28美元/桶的价格带机制。欧佩克油价政策由此前的基准油价,转变为目标价,进一步转变为价格带机制。 2001年9月11日姬动,美国恐怖袭击导致纽约世贸中心双子楼倒塌,国防部五角大楼局部受损,油价暴跌,欧佩克连续三次减产,使油价恢复至袭击前水平。
进入21世纪,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算命不求人,石油需求增加,油价快速上涨,已然突破28美元/桶的价格带上限。2004年,欧佩克连续五次增长, 也无法抑制油价上涨趋势抗战雄心。2005年1月第134次特别会议上,欧佩克宣布取消价格带机制。至此,欧佩克正式放弃价格政策,进入了以产量控制为主的新时期。
(五)紧平衡时期(2005-2014)
2005年后,全球石油需求继续增长,油价飙升至历史高位。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油价暴跌。2008年12月欧佩克第151次会议决定减产420万桶,油价回升。2010年阿拉伯之春革命,利比亚战争爆发造成供应中断舞钢天气预报,油价大幅上涨。
在2004年欧佩克放弃对油价的管控该隐传奇,改为产量调控为主后,沙特阿拉伯担当起了“机动产油国”的角色。2007年油价飙升,沙特增产100万桶/日;2008年金融危机,沙特减产198万桶/日;2010年利比亚供应中断,沙特增产100万桶/日。2012年后,美国页岩油产量大增,欧佩克市场份额持续下降。
为了应对来自美国和俄罗斯的竞争,2014年11月,沙特宣布放弃“机动产油国”角色双响炮插曲,欧佩克放弃限产保价,试图通过自毁油价,将高成本生产商排挤出市场,从而夺回市场份额。
(六)自由增产时期(2015-2016)
2015年以来,欧佩克的保份额策略导致油价腰斩,成员国积极增产,油价已然超过3000万桶的产量上限。12月,欧佩克维也纳会议宣布不减产,油价继续暴跌至10年低点。2016年4月,多哈会议冻产谈判由于伊朗的反对破裂;以沙特和伊朗为代表的成员国产量年内不断创新高。2016年9月,时隔八年过后,阿尔及利亚非正式会议上,冻产谈判再度达成冻产协议。具体实施细节或将待2016年11月维也纳正式会议正式公布。本次冻产标志着自由增产时代的终结,未来对油价和欧佩克份额影响如何,我们将持续关注。
三、总结
回顾过去四十年欧佩克产量变化,历次减产行为可分为被动减产和主动减产。
被动调节多是由于与战争及危机爆发。如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导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1978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导致的第二次石油危机,1991年海湾战争导致的第三次石油危机,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等。被动减产具有突发性,战争导致的供应中断一般会支撑油价上涨,而金融危机全球需求疲弱下的减产则会伴随着油价的大幅下跌。
主动减产则是欧佩克充分发挥组织对石油资源的控制力和影响力,通过产量调节,实现对油价的目标管控,完成稳定产油国收益的历史使命。如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的减产,2004年为抑制油价下跌的减产,2011年911时间后的减产,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减产。主动减产多是以提价为目的,大部分情况卓有成效,但有时却反而事与愿违。例如1980-1986年间的限产保价策略,不仅没有实现提升油价的目的,反而使沙特自身的市场份额被大幅抢占,损失惨重。
欧佩克的价格策略,则经历了从直接定价,到间接影响,再到放弃干预的过程。在直接定价阶段(1973-1985),欧佩克采用的在沙特轻质油基准油价上规定油品之间差价;间接影响阶段(1976-2004),欧佩克固定油价策略,转变为目标油价,进一步转变为价格带策略;放弃干预阶段(2005-至今),欧佩克不再指定价格政策无敌龙书屋,而通过产量增减和剩余产能影响油价。
总体而言,尽管近年来随着非欧佩克国家产量大幅增加,欧佩克对于油价的控制能力逐渐减弱;但作为全球能源的主要供应源,欧佩克产量增减历来对油价走势具体较大影响。因此,我们未来将持续关注欧佩克产量策略变动及产油国现状。





本文原发于2016年9月29日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