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

风力等级表代天国┃怀念故乡下辛店 【府河记行】邓三平-梦里水乡大美朱湖

发布时间: 2015-07-08 浏览: 292
代天国┃怀念故乡下辛店 【府河记行】邓三平-梦里水乡大美朱湖
下辛店位于云梦县南部,汉丹铁路北侧,集镇距云梦县城30公里。
1973年,因汉丹铁路在三咀村建有下辛店火车站甜妻不撒娇,云梦最大的区公所新店区公所就由道桥迁往三咀村,开始在三咀村西部平地上新建集镇。

1975年撤区并社,新店区公所分为道桥公社辛店公社,新店公社继续留在三咀吴靖萱。人们习惯把公社集镇称之为下新店,以区别于其西北约2公里处的老新店而得名。
后因“下辛店”火车站、“新店”公社和“下新店”集镇三个名称不统一,于1981年6月,依“下辛店”火车站正名为“下辛店”公社,后改为下辛店镇。

1980年版《云梦县地名志》记载,当时的下辛店集镇街区长约1000米,平均宽300余米,街道宽10米,油渣路面,东西走向。街上有公社机关、粮店、商店、食品、邮电、税所、银行、供电所、餐馆、旅社等国营企事业单位。


志书中说,下辛店至今还保留元代建筑泗洲寺,西周时期的陈家墩遗址和西晋时期桓温将军兵站遗址福晶园,陈蓓琪亦是云梦县内革命根据地之一风力等级表。

【斋神堡遗址,位于云梦下辛店镇戴大村北约500米处,北临汉宜公路,依旁改道后的新府河,南望泗洲寺,西接陈坝古遗址,东至孝南区朱湖农场。清朝初期,有一位得道高僧,路过此地,视其为风水宝地,并在此建造了寺院,称为“斋神堡”简晓育,与东、西、北三堡齐名。】
下辛店地势北高南低。最高处在熊门村,海拔25.4米;最低处在台湖,海拔21. 7米。属平原湖区,土质肥沃。

【老府河下辛店段】
解放前,镇东有丘湖,西有罗陂湖、白水湖、赛湖,南有龙洋湖、台湖,北有洋湖(朱湖农场的洋湖分场就是因这个洋湖而得名)等大小湖泊19个血浆鸭。
1959年,孝感地区进行府河改道(朱湖农场就是这一年建场的),1970年又进行了汉北河改道,湖泊基本湮塞,成为良田。田边沟渠纵横,渠旁绿树成荫。


【下辛店干部巡河】
如今的下辛店镇四面环水,新老府河、汉北河环绕,湖泊密布,河渠纵横,属典型的平原湖区,有“云梦粮仓”之称。

【下辛店四面环水】
70年代末的下辛店集镇,靠汉丹铁路干渠一侧,办有橡胶厂、工艺美术厂、农机修造厂、棉油加工厂和建筑队、搬运站、拖拉机站、综合服务社等企业,改革开放后又兴办有家具厂、云梦陶瓷厂等。如今工业已全无踪迹,商业则有百信超市等新业态。
下辛店人民会堂,建于1975年,是当时整个孝感地区乡镇级最大的会堂,现早已失去会堂功能,成为“文物”了。

【下辛店辛宜东路主污水管网窨井回填】
下辛店火车站先在三咀,繁盛时期停靠上至洛阳、西安,下达汉口的火车。后废。
长荆铁路修建后,在下辛店镇的邓桥村跟老汉丹铁路分岔,铁路部门遂在老下辛店站以西4公里处的邓桥村,修建了新的火车站,扼守汉丹、长荆两条铁路咽喉,仍命名为下辛店站,但未开通客运许海清,仅作铁路部门内部使用。

不过,据说武汉铁路局想把此站改为孝感南站,并修建连接京广铁路三汊埠站的联络线,作为武汉枢纽的一部分。

下辛店跟朱湖农场接壤,对塘口、洋湖有一定辐射,属孝感市重点乡镇。
跟朱湖人一样,下辛店人也很重家乡感情。现发布两篇下辛店人写的思乡之作:
故园纪事
邓三平
下辛店镇白水湖村,是闻名遐迩的藜蒿之乡。最南端的自然村落,名为“新郝杨港”,是我的老家,我母亲和二哥仍生活在这里,家里还有十亩七分责任田。

【藜蒿之乡】
我七岁时,家里从相距四公里的邓家桥(也属下辛店管)迁到此地奇门鬼谷。迁居的原因,大概是母亲与妯娌关系不好。而这个村里一位堂姑父,将我家收留。
母亲个性比较强,甚至有些执拗,对几个儿子要求严苛。我们逗打嬉闹,若惹恼了她,少不了挨竹条树棍。

我父亲先前是小队队长,他每天早起晚归,耕田、车水、浸种、育秧、插秧、薅草、收割、打场、做砖、烧窑、挖渠等,样样都会。那个年代,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劳作姚广孝擒龙,耕田、打坝、挖渠等等,没有任何农业机械,全凭人畜之力,倾其所有,只是年底分一点粮食而已。

父亲勤扒苦做,和母亲一起挣工分,养活全家八口人,用忙碌的身影七彩海象,撑起全家的天空。
家庭联产承包以后,各家各户每年都有粮食任务。父亲依然勤劳而不知疲倦地带领全家春耕、夏“抢”、秋收,每年向国家交售任务粮食过万斤。
不幸的是,他积劳成疾,2000年离开人世。

【下辛店街景】
我十岁时,被父亲叫停上学,在队里放牛。估计父亲认为我读也读不出什么名堂来,放牛一天还能挣五角钱工分。
少年懵懂哥布林鲨鱼,当时我并没有感到辍学的悲哀。
生产队牛多,反正有几个女孩也在放牛,过着平平淡淡的放牛娃生活。
我放牛与她们不同,出门早,骑牛来到前一天没有吃完,或归途中发现的草深的地方,让牛吃饱,再把牛交给需要用牛的大人手里。
收工时,早早地来到田边等候,牛不喂饱我不回家,不管晴天雨天。

当时农村环境差,尤其是夏天酷热难耐、蚊叮虫咬,又经常停电。
有一次放牛,牛下水沟时我从牛背溜下来,被牛角生生地顶在胸前,胸部疼了几天,我不敢告诉大人。
那时,我赤着脚,走遍了方圆十几里地,沟渠、塘堰、堤坡、蒿草地,甚至于牛浴水地方的深浅,至今仍然记得。
在雨中拄着大油布伞,深一脚浅一脚踩着草地,仰望天上的云一阵阵飘过,成为我最深的牧牛记忆。

有一年春节后,外婆串门,瞅着衣履破旧的我,对父亲说:“这小的娃,在家里做不了什么,为啥不读书呢?”她一边说着,一边从腰间荷包里掏出折叠着的手帕,一层一层打开,抽出里面唯一一张“大团结”,作了我的报名费。于是,我才回到阔别一整年的学校。
开学头一晚,望着床顶上木板、竹竿、梯子,我半夜都没睡着。

这以后,我没有留级,背米袋,赶远路,穿单衣,咽咸菜,住拥挤阴暗的寝室,一口气上完了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
母亲后来时常念叨:这孩子读了十几年“造孽”书。
现在,我已年近五旬,调回家乡所在镇上工作也有十来个年头。
今年春节刚过,乍暖还寒,我回了次老屋,问二哥:“你不戴手套冷不冷?”他果断地说:“今天还蛮热火。”而我李谷一简历,两手插在口袋里还瑟瑟发抖。

二哥总是不停地忙,没有片刻停歇,从没坐下来喝一杯热茶。
他和侄子清理从藜蒿大棚上掀下来的旧农膜,又把房前屋后的杂物用蛇皮袋装着,找到收破烂的,换回了七块钱。

房前屋后,村子周边,树木成林成片。
我仔细数了数,水杉、桂花、香樟、楠树、广玉兰,还有一些我不知道名字的树,让人有一点进入原始森林的感觉。

喜鹊、麻雀、黄鹂、白头翁,不停地鸣叫,还有斑鸠“咕咕”地叫,好像一支没人指挥的乐队。这些鸟儿,在忙着说些什么,恐怕只有天知道。

在村前村后慢慢溜达约两个时辰,已近黄昏,侄子几次来电,催我回去吃夜饭余小宓。
沿着大路往回走,走过一片片钢构大棚,走过樟木林,缓缓经过我曾经熟悉的田畴提防老千粤语。
郁郁葱葱的庄稼,高耸参天的苗木,还有渐行渐远的车辆,伴随我回归故园。

文中图片由邓三平提供
作者简介
邓三平,男,1970年11月出生,云梦人,大学文化程度,现任下辛店镇党委宣传委员兼云梦县文联副主席。工作于基层,躬耕于文苑,爱好绘画、书法、新闻写作,热心各种征文写作。论文《传承孝廉文化 净化廉政生态》获黄香孝廉文化征文二等奖。
以上转自微信公众号 老家云梦泽
原编辑黄河
故乡的池塘和古槐
代天国
忆起故乡,莫过于村前的池塘和那棵古槐。
池塘大概有七亩田的水面,过不了二年,村里就要组织人翻修一次,社员们将池塘里的淤泥,一担担地挑到田里,一堆堆地均匀散开,这样,既清洁了池塘,同时也增加了土地的肥力。

【下辛店丰乐村藕塘】
全村四百来号人,饮、用水全靠这个池塘。
每天清晨和傍晚,社员们趁队里开工和天黑之前杨公忌,各自担着水桶来到池塘边。一路上,扁担发出的“吱呀”声此起彼伏,来往人员川流不息。
特别腊月二十五要打豆腐,是一年中用水最多的一天,直到下半夜,仍不停地有人担水。村里就有好心人,早早备好马灯,置放在池塘边,以免担水的人摸黑不小心滑到水里。

【下辛店三咀村池塘】
白天,全村最热闹的地方,就数池塘边这棵槐树下了。
这棵古槐的年龄到底有多大,谁也说不清。反正听老人们讲:他爷爷从记事起氧气音乐节,这棵古槐树就长在这里。
古槐呈“凸”字形,突出路面,左右两边的路基,因长年风吹浪打,后退了一米多,其主要根系大多裸露在外。可想而知历史有多悠久。

【下辛店丰乐村古椿树 】
每到夏天,我和村里的伙伴们到池塘里游泳、嬉闹,玩累了,就爬起来坐到树根上休息,一边将两条腿伸进水里来回摆动,一边讨论着《红灯记》里的鸠山与《地道战》里的山田谁最坏,争来争去没有结果,最后,只有不了了之。
村里有个风俗,年前冬腊月结婚的新媳妇,到了开春后的头个月,一般不下地劳动。
她们吃了早饭,就去池塘旁的槐树下捣衣洗裳,过往村民都会习惯地拣起一块土坷,趁其不备,朝水中摔去,冰冷的水花溅得新媳妇一脸一身,新媳妇惊慌地站起来,轻轻擦去脸上的水珠,不怒也不恼,只是会心地回眸一笑。因为公婆早在她们耳边叮嘱过了:别人逗你,千万不要发火,俗话说:“越闹越发”,逗闹的人多,以后生儿子的希望就越大。

【下辛店新府村池塘】
每年的正月初一和十五,村里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总忘不了到槐树下放一挂鞭炮,祈求土地菩萨保佑全村的孩子玩水安全。
说实在的,那么多年,还真没有发生一起儿童溺水事件。
当然,大事没发生,小风波还是有的。

【下辛店三咀村】
有年初夏,一孩子坐到树根上泡脚玩耍,几次被树下一条大黄鳝咬伤了脚指,有人还看见大黄鳝领着幼苗在水下游动,这让村里的大人们惶惶不安。
一天早上,生产队长将社员们召集在槐树下派工完毕后,很认真地说:“谁要是能捉到槐树下的大黄鳝,我记他两天的工分!”

村里有位抓鳝鱼的高手,答应试一试。他先抓来一只小青蛙,系上一根绳,然后轻轻走到黄鳝常出入的地方,将小青蛙放进水中上下移动,并伸出右手,用大拇指和中指在水面上弹出细小的水泡,打出响嗝,模仿鱼吃食的声音。
终于,大黄鳝经不住诱惑,小心翼翼地朝小青蛙游来,说时迟,那时快,不待黄鳝张口,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下子抓住大黄鳝的要害部位,顺势一把摔到了路中央,引来大家阵阵喝彩。
这是一个难度极大的技术活,因为大黄鳝繁殖地在树根之间,无固定的栖息洞穴,用常规办法不可能抓到,只有智取才能成功。
古槐下的轶闻趣事沧月作品集,远不止这些。

【下辛店丰乐村古椿树 】
如今,我很少回故乡,每每回去一次,总要在那棵槐下站一会。
淤泥的堆积,使池塘的面积缩小了近一半,水面上布满的杂草,水质受到严重污染,老远就能嗅到刺鼻的味道。

古槐的大部分根系裸露在外面,树身明显地向池塘边倾斜,好多树枝已出现枯萎甚至断裂。
是啊!槐树也像人一样,过了青春期,到了耄耋之年,昔日的繁华风光己不再现。
树旁的地面,坑坑凹凹的,一到冬天,似乎少有人走过。只是春节过后,有年迈的父母,在送自己的孩子外出打工时,偶尔来到这里,倚靠着槐树,目送孩子们的背影一点点消失。
树上的乌鸦,不时发出声声哀鸣,村里更透出几份凄凉景县龙华吧。

【下辛店新府城旧址所在地 】
作者简介 代天国,下辛店人,云梦作协会员,云梦国税局干部。热爱绘画和文学,曾被《纳税人》杂志评为优秀通讯员。在《百花园》、《芳草》等报刊杂志发表过中短篇小说。

文中图片均为下辛店风貌,均系陈保忠摄
以上转自微信公众号 澴川文学社
原编辑陈圣芳
府河记行系列,下期请看《简家河口:天赐桃花源》
★往期回顾
【府河记行】易千元┃再看一眼青龙潭
【府河记行】易千元 孙亚东┃千古一镇,大美烟店
【府河记行】易千元┃三陂港,最后的守望
【府河记行】易千元┃胡金店长乐夜未央,百年影子何处寻?
【府河记行】刘俊明┃义堂怀古
【府河记行】张艳霞┃清明河四季合奏曲
【府河记行】朱木森、亢龙有悔┃穿越千年,美哉伍山
【府河记行】李佳剑┃东马坊现象
【府河记行】徐惠明┃梦中故乡隔蒲潭
【府河记行】普想平┃护子潭,日渐消失的渔港
【府河记行】范春歌 等┃印象长江埠
【府河记行】陈群 普想平┃道人桥的前世今生
【府河记行】朱光洪┃“小南京”刘家隔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