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

凯亚【美文】我的家在小河-沙井视野

发布时间: 2019-11-18 浏览: 298

【美文】我的家在小河-沙井视野


一、我的家在小河
早在1919年,周作人先生在他的诗作《小河》中就这样写道:
一条小河,稳稳的向前流动/经过的地方潍坊七中,两面全是乌黑的土/生满了红的花,碧绿的叶,黄色的果实……
这里,我也要说说小河。
我说的小河,她不是人名,与微笑沉睡三千载的新疆罗布泊小河公主和国内著名另类民谣歌手何国锋的笔名无关。
我说的小河成长回眸,是地名,但她太小了,又地处西北甘肃河西走廊,是一个面积不足100平方公里、人口仅有2万的村落,与上海小河科技信息有限公司、杭州市小河直街、贵阳市小河区、常州市新北区小河镇和安康市旬阳县小河镇都不相干。
我所说的小河,隶属于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她是我的家乡,是我的出生地。

《百度地图》中的小河村(乡)
沿着千里河西走廊一路西行乐乐地带商城,来在历史文化名城张掖市,再往西(跨过黑河)34公里,就是我的故乡小河村了。
这里,南可望祁连山顶终年积雪,北可枕合黎山头郁郁烟云牛栏坑肉桂。兰新高铁和兰新铁路从她南北两侧呼啸而过,连霍高速公路山临段和沪霍公路312线也从她南北逶迤而行。东面,她与沙井驿接壤;东面的东面,便是著名的西城驿和黑水国了。
在她的西边,是祁连山冰雪融水而成的一条季流河——大沙河(黑河的支流之一)以及大沙河西岸的张掖市临泽县城所在地——沙河镇。
在行政区划意义上,小河是甘州区最西的“边鄙”江之岛盾子,距甘州城(张掖市市政府所在地)相对要远;在地理意义上,小河却是除沙河镇外离临泽最近的村镇,相距不足3公里。
小河村的水浇地直接与临泽县位于小沙河的开发区接壤,翻过一道高坡,临泽县城便尽收眼底。我和我的发小们是听着沙河驻军的军号声、打靶声和临泽一中的广播体操旋律长大的。
所以,家乡人到临泽总说是去“上街”,而到甘州城总说是“进城”去。
二、小河不淌水
在我的家乡,先民们生活的这方热土上,可以找得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史诗,临略到“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的吟唱。任明廷
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但在我的故乡,这话却不灵。
在地势上,作为祁连山洪水冲击而成的大沙河和小沙河是并驾齐驱的。大沙河有季流之水,故称其为河。
而小沙河则是一条布满砂夹石、东西宽窄不等的戈壁滩,常年无水,又被人唤作小河滩。
滩上,一条新丰干渠穿滩而下,把个河滩生生地分为东西两半,由是,新丰渠就成了甘州区和临泽县的界渠,小河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张掖、沙井、小河滩地名的来由,可谓古色古香。据《甘镇志》《甘州府志》《张掖市志》和《沙井镇志》记载:
西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逾焉支,北拒匈奴,扬威馾得。率将士经沙井地域,逐掘井解饮,因沙多水旺,沙井便由此而得名。张骞持汉节、奉王命,开古道、辟丝路恐怖休息站,出使西域,“张国臂掖”,从此张掖名震河西。
元鼎六年(前111年),置张掖郡,治所馾得,领十县,设沙井驿。
明正统年间(1436年—1449年)百悦天鹅湖,为加强军事防御,大兴土木,修筑长城,在甘州五卫筑堡52座,墩台178个,经推断:沙井堡、河滩堡由此产生。
由此可见,小河的名号迄今也有580年之久了。
二十世纪以来的小河村建制,归属上多为张掖市、甘州区管辖;区域上也或大或小,名称上叫过“村”、“大队”、“乡”、“公社”等,现叫“村”(仅5平方公里、2300多口人)。
《沙井镇志》称:
民国18年(1929年),张掖县设区属第四区上沤波渠(上、下村)。民国23年(1934年),张掖县设一镇四乡,为新丰乡所辖的上沤波渠(上、下村)。民国24年(1935年)第六颗钻石,沙井镇域沿用民国初年旧制,在乡以下实行保甲制,延续民国38年(1949年)为止。
1949年9月19日,张掖解放,沙井镇域为张掖县新丰区公署,辖8个乡人民政府。1950年改为张掖县第九区公署,1952年改为第十三区公所,开展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制度,解放了生产力。1956年,沙井、小河乡人民政府开展了农业合作化。1958年9月,实行人民公社化,推行“一大二公”,实施“政社合一”的管理体制。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沙井镇域开展“斗、批、改”运动,开展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中心的“农业学大寨”运动。1969年,沙井人民公社改称向东人民公社,小河滩人民公社改称前进人民公社。1983年改变行政建制,为沙井乡人民政府和小河乡人民政府。1997年,沙井乡撤乡建镇,为沙井镇人民政府。2004年,小河乡合并到沙井镇。
但是,小河村历史上还曾一度隶属于临泽县,《沙井镇志》中却未提及。这在《张掖市志》中可以找到:
1958年3月,临泽县撤销,将其10个乡划分给张掖县;9月,实现人民公社化,张掖县划为1个镇、6个人民公社、27个大队;小河大队属沙河公社。凯亚1961年12月,张掖县划为30个公社、1个民族乡;小河村属沙河公社。1962年1月,临泽县恢复建制;小河公社单设,属临泽县管辖。1962年6月,小河归张掖县。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逻辑蓝海密剑,竟如此强烈地在小河村刻画下了它的印记梅里古都。这还是源于大、小沙河是一衣带水的同胞兄弟的缘故吧。
小时候就听老人讲——
《西游记》的故事多发生在咱们张掖,比方说:孙悟空是唐僧在临松瀣谷(今马蹄寺)五行山收的徒,猪八戒是在梨园口南台子高老庄收的,白龙马是在山丹军马场收的,而沙和尚正是在大沙河(流沙河)皈依佛法的。
北山(合黎山)板桥附近有牛魔王洞,而丹霞地貌正是小说中的火焰山——它是美猴王在太上老君炼丹炉里被炼了七七四十九天后,将炉门之砖踢开落下而引燃的。
所以,猴头想方设法三借芭蕉扇,一则是为了灭火后师徒好继续赶路西行,同时也是在为自己的孟浪之举赎罪造福百姓。
……
今年4月初央视10套科教频道推出了由伯璟文化打造的三集纪录片《<西游记>张掖寻踪》,似乎也在证实着上述传说。
2014年10月底,我在新疆阿克苏和温宿出差,利用周末去天山神木园参观。途中,当听到新疆司机师傅介绍说前边就是《西游记》中的流沙河时,我很不服气地怒嗔:“哦,原来沙和尚的全名叫做‘沙悟净·买买提’!”
日前微信上盛传的热文《<西游记>的至高境界,能看懂者寥寥无几》(2017-06-30读文摘精选)说:
“《西游记》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这师徒五人,其实只是一个人。”
“孙悟空是人的心,唐僧是人的身,猪八戒是人的情欲,沙和尚是人的本性,白龙马是人的意志力。”
取经成功后,“本性(沙和尚)”也功成正果,“被封为金身罗汉,因为本性像金一样珍贵。”
读到此,我在想,大沙河真乃了不起的一条河,人到此地便真正地赋予了人性的光辉。
我同时在想,我们大沙河两岸的人们跟沙和尚一样的淳朴、勤劳、无怨无尤,就正像该文所说的“是人的本性”,且“像金一样珍贵”。
1936年底至翌年初,红西路军血战河西,在小河村西南边的梨园口、倪家营、大沙河等地转战70多天,与国民党西北地方军阀马步芳、马步青部展开英勇斗争,屡创重敌。无数革命先烈在此洒下了热血,献出了生命,把革命的火种撒向临泽,也使小河大地经历了一次血与火的洗礼。
小时候就听说过许许多多我的爷爷辈们掩护、抢救、接济和护送流落红军的故事。
人性就是这样一个很神奇的东西,很多的伟大的品质和精神就是在普通的人身上发现的。
我的爷爷辈们,不正是用人性的光辉,谱写了生命的赞歌吗?!
三、古墓坑·三叉杆·轧花厂
岁月沧桑,时序变迁,留在小河村的历史遗迹已然为数不多了,但令村民们引以自豪的古墓坑、三叉杆和轧花厂,则都无一例外地坐落在我们曹家庄的土地上。
就在我们水浇地的西南边上,有被人盗过无数次的古墓坑,据老人们讲,那些墓群可能是古汉墓群。
小时候,也常常带着发小们前来“探险”、“寻根”,然而,不谙世事的我辈,毕竟不知秦汉和魏晋,更不知古墓的价值所在,还时不时地受到脚下遗骨残骸的惊吓医世守护,夜晚噩梦不断……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上小学时,生产队要打“大口井”(机井),队长带社员们去古墓坑“拉砖”,把一块块青色的方砖挖出拿来筑了井沿,使我们生产队的大口井庄重、豪华又不费分文。
至今想来,那一块块青砖,可是一个个美丽的神话和一段段久远的历史啊!

小河三叉杆
原来的小河公社(乡政府),建在我们曹家庄的地上,最早叫小河滩堡子。
小河滩堡子的后围墙一角(当地人叫城墙拐)上有一个航空标志(抑或是指挥塔),我们跟着长辈们亲切地叫它“三叉杆子”。
叫它三叉杆子,其实应该是四叉杆子,因为这个塔形木建筑坐落于3米多高的土夯城墙角上,4根5米多长的圆木主木屋架凛然竖立,4根辅助圆木斜拉成筋肋,构成塔身的第一层;二层又是4根圆木成四维,4个面上各有2根圆木交叉固定,支撑起塔顶木板。塔尖为一木立柱,类似于避雷针。
塔芯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三叉杆,3根圆木三足鼎立,穿过一、二层的界面,在二层中部聚拢成义小小的平台,早年上面放置着一个风向风速器具,每到三级以上的风刮过,总能听到它的报警声。
整个木质镂空建筑,下大上小呈塔状矗立,美观大方,合乎力学原理和木结构造型技术。它见证了半个世纪多的风雨而依旧巍然耸立,颇为壮观。
听父辈们讲,前苏联老大哥帮助我们搞建设时,于1958年曾建起了西北航空技校(校址不详),同年在我们村建分校,校址就设在堡子里,分校领导和老师曾在我太爷的厢房、堂屋里住过。
尔今想来,那飞机场就应该是在小沙河或大沙河的戈壁河滩上吧。只是好景不长,时隔2年后,前苏联专家撤走,航空技校及其分校统统下马,仅留下那个曾经的作为航空标志的三叉杆子,默默地诉说着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打我懂事起,轧花厂已经沦落为我们生产队的牛圈和打麦场了,它四周夯土而起的两米多高的围墙,以及墙内近5000平方米平坦的场子李小玢,映衬着它昔日在“大跃进”年代少有的辉煌。
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1958年,土质不怎么肥沃、墒情不适宜种植棉花的小河公社也成了种棉基地,我们村当然也不例外。
为了采摘的棉花有一个集中堆放和初步加工(轧花)的场所,公社、大队选中了我们曹家庄中心位置、靠近五斗渠及其渠边村际大道的这片场地,修建成了全乡唯一的一家扎花厂。
但据老人们讲,这家轧花厂其实也就轧过仅仅一年的棉花,后因我们及附近生产大队棉花产量低、原料供应不上而下马了。如今再回老家,当年的轧花厂,包括后来生产队的牛圈早已荡然无存了,只是在我们脑海深处还有着它的轮廓和印象而已。
四、贺家庄文化的嬗变
论及小河村的文化传承和特色,就不能不谈到贺家庄。不仅如此,笔者认为,贺家庄文化的嬗变过程,应该就是小河村文化嬗变的典型代表。
贺氏一门何时来的小河村,已无从考证,只是和我们一样的,祖上说是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移过来的,这得追溯到明洪武帝移民张掖的那时候至尊战神。
深思细捋后,我们就会发现,贺家庄文化传承的历史,和其他村民一样的,除了祖先崇拜和佛教信奉外,先后经历了“自然崇拜——《周易》八卦与阴阳五行崇拜——儒家思想崇拜——道家思想崇拜”几个阶段,但其间,贺家庄一直是牵首执辔者。

小河村曹家庄现存的木质和帛质宗牌
自明代迁徙至此起,内地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随之传入,拘于落后的生产力和思想认识,先民们便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神主宰的,神能给人带来福音,也能用灾祸惩罚人类,所以对神特别敬畏。
农家敬重的主神有土地神(俗称土地爷)、灶神(俗称灶家爷)、水神(俗称龙王爷)、财神(俗称财神爷)等。
同时,农家敬神往往还以事设神,希望五谷丰登,祈求五谷苗神;祈盼六畜兴旺,就敬牛王马祖;遭了虫害敬虫王;遭了雷火敬雷神;木匠、石匠敬鲁班;学生念书敬文昌;结婚新房里供喜神;挖煤、烧石灰敬老君,等等。
而历史上曾有过的小河先民们所有的自然崇拜处所,诸如龙王庙、老君庙、财神楼、关帝庙、观音堂,以及诸多的土地庙等蛇咒,都以贺家庄为中心向四周布开。
时光迈入十九世纪,小河村里则涌现出了一批演算周易、测字算卦、洞悉五行和行医(中医)治病的方士,贺家庄人自然是排头兵,曾经的领军人物众多,他们像银河中一颗颗耀眼的明星,划过了历史的天空。
斗转星移,岁月更替。到了二十世纪初叶,在小河村历史上,开始活跃起了一支秦腔“戏班子”,其主力便是贺家庄人。
以贺家庄几代人为核心的小河村秦腔“戏班子”,以六艺为法,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整本、折子戏,唱念做打,功夫精到,闻名遐迩,他们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追求“大同”和“和谐”,为儒家文化在百姓中的广泛传播做出了积极贡献。
甘州区沙井镇小河学校(笔者母校)校门
也正缘于此,贺家庄里舞文弄墨者也逐渐多了起来,教师队伍中,贺氏一门屡出新人,不仅如此,在上世纪50年代就走出了第一位大学生——贺谦元;1981年,“阶级成分”过高的贺氏家族又走出了恢复高考后小河的第一位大学生——贺登天。
小河灵隐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革”,让崇文尚儒的贺家庄人倍受摧折,“戏班子”遭到重创,班子解散、骨干挨批、行头遭焚,苦不堪言。
几经波折后,道家文化又在这里崭露头角,他们尊崇“道法自然”、回归朴素、“顺应自然”任长箴,追求逍遥及心灵上的开放而不局限于形驱的精神境界。
于是,“贺家屋里的道士”又开始名扬四野。
迄今为止,贺家庄中从事道教文化传播者达数十人之多,其中还涌现出了甘州区道教协会的会长等。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它是一种历史现象,具有历史的连续性萌购网。
我们说,在小河村文化中,中学西传和佛学东渐的印痕(如小时候随大人们一起唱和过的“河西宝卷”等)是一贯的,对诸子百家学说的尊崇则呈现出了阶段性的特质,然而,这种阶段性又是断然不能割裂开来的。
历史地看,以贺家庄文化嬗变为代表的小河村文化传承的历史,只是一个小村落文化传承的延续脉络,但小河村人崇尚诸子百家的精髓,以及致力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究,这种承前启后、以文化人的禀赋,令后人喟叹,也启发着我们的思考和研究。
五、我思念的故乡小河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甘州区政协甘州区委员会主席王洪德在给《沙井镇志》的序言中写道——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沙井人在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积淀下厚实的历史和多彩的文化。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文化鼎盛,是人们对沙井的客观总结和共同感受。夏秋时节,当你徜徉于如诗如画的绿色田野,漫步于果实累累的温馨枣园,眺望白雪皑皑的祁连,静听流水潺潺的黑河,凝视宛若巨龙的明代长城,观览横亘全境的高速公路和兰新铁路,就会情不自禁地为这里的历史遗存与山川景物交相辉映,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自然融合的大美景致所陶醉。且不说相传始建于唐代、坐落在戈壁边缘的一代名刹灵隐寺,殿阁巍峨,梵音绕梁;且不说由乡绅周天德创办于民国二十五年的寺儿沟短期小学堂,文脉接续,人才辈出;也且不说传承久远、如今仍活跃在兴隆舞台上的民间秦腔艺术,生旦净丑,门类齐全;单就改革开放以来培养的莘莘学子和走出沙井的政界要员、鸿商巨贾和学界名流,就足以令人称羡不已。……这些可圈可点、遐迩闻名的沙井籍人士,无不使这里的星空熠熠生辉。
这也是对我的故乡小河的讴歌和赞美。


图为笔者在老家晾晒红枣和制种玉米的房顶
枣乡,是大沙河流域的美称。
沙河、小河的小枣,连同黑河乌江段所产的大米,在封建王朝时就是年年都敬奉往皇宫的贡品。
“小河滩,好地方,上接枣子下种田;小伙子不愁找对象,姑娘不嫁外乡郎。”这是我们小时候咿呀学语时就最先学会的儿歌。
小时候看过的电影《白毛女》也唱红枣——
大红枣儿甜又香/送给咱亲人尝一尝/一颗枣儿一颗心/哎嘿呦呵,心心向着共产党……
河西学院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徐德祯研究员早年在临泽县挂职县委副书记时,写下了《请到枣乡来》《枣园情歌》《枣乡酒歌》《打红枣》等歌词,很接地气,朗朗上口,深受枣乡人民喜爱和传唱——
五月里来枣花开/枣乡处处是花海……中秋月圆枣儿红/枣林连着红云彩
一杯枣乡的酒/把你的心甜透/一杯枣乡的酒/伴你行五洲/一杯枣乡的酒/吉祥又如意/一杯枣乡的酒/为你解忧愁/枣乡的酒美景更美/枣乡的酒香人风流/请你喝一杯枣乡的酒/人生路上雄赳赳 一杯枣乡的酒/让我们难分手/一杯枣乡的酒/浪里也行舟/一杯枣乡的酒/幸福又和美/一杯枣乡的酒/健康也长寿/枣乡的酒美人更美/枣乡的酒香情深厚/请你喝一杯枣乡的酒/一帆风顺向前走


小河红枣和小河红肖梨
如今的小河村,田野绿树掩映、镇村道路四通八达,草畜、制种、林果三大主导产业欣欣向荣,优质小麦、种子繁育、花卉蔬菜、畜禽养殖、优质牧草、品牌红枣六个基地日渐壮大,西瓜、黄豆、红枣等农副特产品久负盛名,誉满甘州报告狗班长,牛羊肥壮、水草丰茂,万亩优质牧草基地备受青睐,小城镇建设方兴未艾,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小河有我童年的记忆龙影随风。尽管小康楼已部分地替代了居民点的平房,也总要试图在碎片化的遗存田畴里寻找属于自己的成长印记。
故乡有我的父母。不管多忙,都要抽时间每月回家去看望双亲一趟,尽管当年进城上学的8毛钱车费已经涨到了8块。
故乡小河更是我的乡愁。你要问我乡愁是什么?诺言的网文告诉你——
乡愁是记忆里故乡的那些人和那些事,是永远盘踞在你心里难以泯灭难以忘却的淡淡忧伤。不经意间想起,会让你独自怅惘与思量。
乡愁是一把富有记忆力和生命力的藤蔓类植物的种子,当你离开故乡第一天就已在你心底种下,它会随着你离开的时长而茁壮成长,只到爬满你的身体和心房。
乡愁是游子离家后故乡系于你身的一根轻盈丝线,一头拴着故土一头拴着你的心头,即是你走到天涯海角还是能感觉到她对你的深深牵挂……它斩不断理还乱。
乡愁是我对故土往事的一切怀念,已在我心田孕育成一朵朵金色菊花,它尽情绽放,一片一片的化为甘霖,在某个思乡月明之夜的梦的彼岸,凝结成忧愁之霜。
乡愁是一颗璀璨的红宝石,在经过岁月年轮的梳理沉淀后,它越发的厚实与凝重,是我们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它会伴随我们一生警长汉化。
乡愁是藏于心底经过时光陈酿往事勾兑的一坛醇香烈酒,思乡之时闷一杯,任由两眼充泪,回转九肠。
乡愁是我们的根,是我们故土的方向标,是黑夜里的一盏明灯;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我们贫富贵贱,只要你愿意跟她走,就能到达魂牵梦绕的故土,到达安全厚实躲避风雨的美丽港湾!
有水的小河往事尘封,无水的小河历史绵延。历史如歌,永不寂寞,正如陈琼美所唱的《小河》那样:
小河缓缓地流,轻轻地唱着歌/一抹夕阳祥云多/映出醉人的笑窝/小河它不会寂寞/愿把我秘密诉说/让它把那烦忧带走,把纯洁的溪流给我……
(2017年7月4日于复旦500号楼)
审核:魏小刚
编辑:李 洁
沙井视野
沙井镇人民政府
长按指纹 > 识别图中二维码 > 添加关注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