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楠沉香【老兵说】那些部队赋予我一生的财富……(一)-中国退役军人
发布时间: 2020-01-24 浏览: 371【老兵说】那些部队赋予我一生的财富……(一)-中国退役军人
当永不停歇的岁月指针,又一次指向“八一”的时候,那些离开军营的老兵们会想起当兵的日子,那些深刻在他们心底的时光,只要稍一触碰,就会浮现脑海。
一日从军,戎装在心。当年入伍宣誓时也许他们懵懂青涩辟谷吧,不懂什么是一名合格军人;但告别部队时,他们发现,离开生活、成长、奋斗的军营,脱下军装竟有一种撕心裂肺的痛。原来,军装早已跟皮肤紧紧融合,血液里也流淌着不解的军人情怀。
军营,不仅是他们事业的战场,更是灵魂的归宿。在这里,他们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养成坚定优良的作风,结交感情深厚的战友,经历顺境逆境的磨炼……
有所失,但更有所得。
这些收获,让老兵们一生受用不尽。
回首往事,岁月见证了他们与部队的深情。
正如一首歌所唱,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不会感到懊悔;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都会感到快慰!
胡世宗
一张“五好战士”奖状
胡世宗耒阳二中,1943年出生,1962年入伍,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十六军政治部文化处干事、沈阳军区政治部文化处长、政治部创作室副主任,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3年退休。
又到八一,我翻找出许多“宝贝”,都是些陈年的书本、照片。这张“五好战士”奖状使我忆起从军之初的许多往事,忆起青春那些最精彩的日子!
我从小就向往军营生活云视链,1962年6月,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射击,投弹,队列,行军……各种训练对于我这个新兵都是第一次。我的打靶成绩不错,10枪95环,可投弹总过不了关,这是要劲儿的活儿,当时我身单体弱,胳膊无力。我加班加点练习,把几枚教练弹投过来扔过去来一斤母爱,终于,欣喜地通过50米大关,取得优异成绩。
那时,部队到吉林某地进行国防施工,专门打造可以隐藏飞机的山洞子。每次爆破后,大量的石块需要运出去,战士们手持铁锹,把大小不等的石块撮到“轱辘马”( 手推车)里,再运出去。我是班上体格最瘦弱的,实在撮不动时,就双腿跪在地上撮,一锹一锹,再累也不喊累,拼命坚持到最后。我在日记中写道:“起床哨子把我从酣睡中唤醒。……两个臂膀像脱了臼一样疼,十指肿胀,但我感到劳动的快乐和幸福……”
部队经常组织进大山砍柴,每次我都抢先进山。在一次比赛中,我在全连百八十号人中是第四个进山的,速度不慢,但拖柴下山时被体力强的战友纷纷赶超。我也不示弱,慢一点就慢一点吧,尽量让自己多背一些。扛着树条子下山,肩膀压肿了,手全磨破了,也不觉得疼,仍要坚持往前争!我这只先飞的笨鸟,也因这个“倔”劲多次被连领导画双红圈儿。
并不是为这双红圈儿的表扬,而是在部队潜移默化的氛围中,我自觉锻炼意志、毅力,培养力争上游的人生状态。就这样,入伍一年后,我被评为“五好战士”, 这张奖状是对我到部队第一年各方面表现的肯定,更是我漫长军旅生涯的良好开端!
当战士期间收美记,我白天训练,晚上学习。站岗结束,我偷偷躲到洗漱间读书看报。不站岗时,悄悄趴在被窝里打着手电坚持写日记。量的积累产生质的飞跃。军内外报刊时常发表我写的反映连队生活、战士情感的诗歌,大家朗诵品评,这成为我和战友们独有的快乐时光。记得有一年,首长给全团定下全年在报刊上发表100篇稿件的指标,结果我一个人就完成了一半。
那时,我的榜样是抗战时期的诗人陈辉,他写出那么多优美的诗作,却在一次与敌人遭遇时拉响了腰间的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他的诗和他的人,成为我终生学习的楷模。
我当时写诗明志:“远近高低看人生,满天星斗一盏灯。灯光强弱凭心火,应将此光照苍穹!人生之路有尽头,事业前程无尽休。做鸿毛乎做泰山?愿为砖瓦筑高楼!”无论在部队还是退休到地方,这一生,我从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战士!
鹿华斌
人民军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鹿华斌,1965年入伍,1981年转业,在山东莱芜钢铁集团人武部工作到退休。
我今年72岁,转业已经37年,但我仍然钟爱部队发给我的军裤。每次穿着它走过大街小巷时,总会有人追着我问:你当过兵呀?我会自豪地告诉他们:我当过16年兵哩!
我当兵时郭晓小,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闹饥荒的时候。我们家孩子多,男男女女加起来十个兄弟姐妹,每次母亲把饭盆端上桌,三下两下就被抢得精光,抢不到的会哭着闹着喊饿。作为家里的老二,我常在墙根远远地看着弟妹们饥饿的眼神。为了能吃上一口饭,我替人做过苦工,也去要过饭,依然经常饿肚子。
18岁那年,部队来村里征兵。因为我太瘦,担心我体重不达标,母亲那几天从一家人的牙缝硬是给我挤出两碗饭,让我吃得饱饱的,体检时体重刚刚达标。就这样,我在弟妹们羡慕的眼光中入伍了。
进了部队,我觉得自己就像进了天堂血羽凤凰。因为这里能吃饱饭,有发的衣服穿,还能学到很多东西。我浑身充满力量,无论训练还是内务,无论学习还是做事,样样都想做到最好。每天晚上,我手里拿着毛主席语录,念叨着进入梦乡……战友到现在还嘲笑我,说那时经常听到我在梦里背毛主席语录。
凭着优秀的表现傻女闯艺界,我被评为学习毛主席著作优秀标兵,在北京受到周总理亲切接见。之后顺利提了干,入了党,赴越南参加过战争。我的工作地点也从包头到上海、到北京,最终在杭州的一座大山里,从事科研工作。那时候,老婆孩子都在山东老家,我没日没夜地泡在单位,做研究、憋稿子。周围的同事们都是专科、本科学历,只有我因为家里穷初中都没读完。我奋力地追赶着,几年下来,尽管头发越来越少好莱坞庄园,我依然热爱这份工作。
只是由于自己文化水平低,我做科研工作越来越吃力,加上爱人在老家独自拉扯两个孩子很辛苦,1981年,我脱下心爱的军装,回到山东老家,在一个国企武装部工作直到退休。到地方后,我在科级岗位工作20多年,无论是民兵训练、征兵、执勤,还是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任务,我都会用到部队学来的本领,借鉴部队的工作经验。我所做的每一项工作,奇楠沉香也是伟大国防事业的一部分。所以,虽然人早就离开军营,但心仿佛从未远离。也出于对部队难以割舍的情结,谢振南我把长子送到部队去当了兵,他没能像我当初一样留在部队,是我一直以来的遗憾。
转业这么多年,部队一直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我经常对我的两个孩子说,如果不是部队,我就没有饭吃,我也会和他们的叔叔姑姑一样,一辈子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也就没有他们的今天。所以,要说部队留给我的财富,那就是,部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能有今天的一切,都要感谢部队!
药星亮
我是一个兵
药星亮,男,1952年出生,1972年入伍,1976年入党,1977年退伍。
《我是一个兵》这首简短、铿锵有力的军旅歌曲,是我入伍时学会的第一首歌。从军队到地方几十年来,从军经历一直是我的精神支柱,可以说,它影响了我的一生。
入伍时,即将交班的老班长对我们说过一句话:“当兵就要当一个好兵。”接下来的日子,无论是军事训练、政治学习还是其他活动,我都任劳任怨,出色地完成了部队各级首长交给的任务,并多次受到团、营、连嘉奖。这些鼓励,成为我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了里氏7.8级大地震,我所在的24军71师奉命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到达后,眼前尸体遍地,到处残垣断壁。尽管是炎热的三伏天,我们一群20多岁的小伙子后背直冒冷汗,一时竟不知怎样下手。真的太惨了!
这时,指导员站出来大喊:“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战友们!我们是工农的子弟兵,人民需要我们,祖国考验我们的时刻到了……”指导员的动员,鼓舞我们放下惊惧,投入紧张繁重的救灾活动。大地震导致断水停电,有时连饮用水都没有。在抗震救灾100多天的日子里,全班战士忍饥挨饿,抗疫情、救灾民,奋战在第一线。部队发的红糖、白糖、罐头,我们舍不得吃,都分给了灾民。大震过后,小震不断嫡女正妻,雨水频繁,我们日以继夜抢盖临时防震棚,帮助做好灾后恢复和生产自救。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我们班荣立集体三等功,我本人火线入党并荣立个人三等功!
40多年过去了,去年“八·一”建军节,我们榴炮营战友相约唐山聚会,在去往电视台演播大厅途中,一对30多岁的夫妻好奇地问我:“你们这是干啥去?”当我告诉他们,这些年过花甲的老人都是40多年前在唐山抗震救灾的战士时,他们激动地告诉我,虽然当时他们还没出生,但他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是解放军从废墟里救出来的,多少年来,他们常常念叨解放军是恩人……
“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柯哀分析文。”1977年,我告别朝夕相处的首长和战友,回到古城平遥担任某大队党支部书记。时任公社书记在党委会上这样评价我:“这个后生当过兵、有文化、觉悟高!”简单的几句话,我听后热血沸腾,当即表示:“我是一名退伍军人,一定会发扬部队的优良传统,干干净净上来,清清白白下去。”
当时我面对的是一个烂摊子:人畜吃水困难,学生在破旧不堪的古庙里上课,村民的文化生活贫乏,而村里的账上只有不足1000元的现金。28岁的我,是全县最年轻的村支部书记哈哈少儿。面对困境,我迎难而上,用不到3年的时间,带领村民建成一座崭新的2层楼小学;村民家家喝上自来水;村里还建起图书室。最让我引以为傲的是,办成这些事情,没有向国家要一分拨款,也没有向企业要一分赞助。一度落后的民兵组织也活跃起来,晋中军分区给我颁发《民兵工作先进个人》证书,晋中行署授予我“模范党员干部”称号。1980年,我受邀参加山西省首届“双拥”代表表彰会,同年,光荣当选为中共山西省第六届党代表。
退伍这些年来,我一次次打开退伍军人证,看到扉页上“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大字,心中就充满自豪——我没有辜负部队的培养教育,我没有给军人丢脸,我骄傲,我是一个兵!
陈旻
吹尽狂沙始到金
陈旻,1981年入伍,历任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政治部宣传科长、正团职政治协理员。2002年自主择业。现为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江苏记者站站长。
今年是建军91周年。案头那枚我在1981年入伍后第一次佩戴的红领章,一直都在视野中,从未离开。回眸军旅22年,始终是在“比着干”的状态下度过,一次次的竞争磨砺,让我学会了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坚持下去,这也成为自己转业地方工作后的“制胜法宝”。
1992年1月,我任职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政治部新闻干事,工作不仅要与军区后勤部的其他师单位比,还要与全军总医院比,悬在头顶的竞争压力从未减轻。
1993年11月,南京军区后勤部举办声势浩大的“争先创优”活动,由后勤部政治部出面组织各师单位新闻干事,兵分多路,深入全区后勤部基层部队采访报道。我与福州十八分部刘欣培、淮安十五分部何建武三人一组,我任组长。我们的采访线路是杭州→上饶→福州→厦门,报道官兵们在“争先创优”活动中的人与事。
刘欣培真诚、率性,何建武温和、善良。一路上,他俩对我一口一个“组长” 地称呼着,令我从最初的别扭到很快就习以为常。这次采访属于“跨界”,我们对一路要采访的雷达修理所、军械仓库等多个单位的业务都很陌生。每个采访点安排的时间又很短,一个单位最多半天。我们只能白天抓紧采访,晚上共同梳理出重点新闻线索,研究新闻稿件的切入点与写作思路花旗少林,并在当晚成稿。
雷达修理所是此行报道的重点之一,要求写通讯。我们三个人分头采访官兵,“炮瞄雷达”“移动电站调压板”,一个个陌生的名词让我们不知所措。采访完毕,三个人坐下来商量,却总也理不出头绪。
何建武急得一支接一支抽烟,刘欣培眉头紧锁,我则一筹莫展。这次活动各采访组之间在发稿上还存在着激烈竞争,我们三人在全后勤师单位新闻干事中均属佼佼者,因此我们组争第一那是必须的。
不知不觉中洛桑学艺,夜已深。几天来马不停蹄地连续工作,三个人虽十分困顿,但都是一脸熬通宵的坚定。我们沉下心来,反复梳理采访笔记,一次次推倒重来。直到东方破晓露出鱼肚白,我们终于完成了后来被评为优质稿件的千字通讯《擦亮“千里眼”的人》。
那半个月里,我们组多次在完成稿件后再乘夜车奔赴下一个采访点,一路克服了住山区仓库时一天只有一小盆净水洗漱、招待所室内老鼠乱窜、停电时点蜡烛写稿等种种困难。《这里,别有洞天》《兵改工之后》等新闻稿一篇接一篇在《人民前线》报的重要位置上连续刊发,得到后勤政治部领导的高度评价。
采访组的工作结束后,我与刘欣培、何建武见面机会并不多,但一直保持联系。如今,他俩也都已转业,依然称我为“组长” 。对于我,“组长”代表着军旅生涯中那一段“争先创优”的拼搏时光,所淬炼出的军人特有的迎难而上的钢铁意志已融入血脉,支撑着我在面对现实时忠于理想,走好自己的每一步。
姜玉坤
改变我一生的习惯
姜玉坤,1966年出生,1983年11月入伍,2017年在原陆军第四十集团军政治部退休。
读报纸,是我迈入军营后就养成的习惯。但真正研究报纸,则是我入伍三年后的事情。当时,我三年的服役期已满,想着自己一事无成就要脱军装返乡,继续种地务农的生活,内心特别惆怅。
团宣传股姚玉金股长看穿我的心思:“小姜,去搞报道吧,搞报道能出息人。”可我有自知之明,初中没毕业,报纸上的字还认不全呢,能写啥文章?姚股长劝我:“你能吃苦,悟性高,只要好好研究报纸,时间长了,肯定能写出来。”
打那以后,每天一忙完工作,我就翻看报纸,每一篇文章都不放过就做狐狸精。有不认识的字,就翻字典查,用本子记;有好文章就剪贴下来,反复研磨。再后来,就“照猫画虎”一篇篇地写。可一连好几个月,十几篇投稿全都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
这时,我已超期服役一年,年底将不得不退出现役。沮丧、自责、绝望……这些字眼都远不足以形容我准备收拾行囊告别军营的心情。
那是我入伍后最痛苦的日子,我感到自己是那样迷茫无助,常常躲在营区的角落里偷偷抹眼泪。还清楚地记得,1987年12月9日下午,突然,姚股长的声音从我身后喊来:“喂,你怎么躲这里来了?我满营区找不到你!”姚股长异常兴奋:“傻小子,《前进报》登了一篇你写的新闻,而且团领导决定让你继续服役,还想调你到政治处去搞报道。”
我激动极了。翻过来调过去,反复看那篇包括标点符号在内只有379个字的“豆腐块”,足足看了几十遍。后来,我才知道,是姚股长拿着我当天发表的新闻稿,向团领导立下了“就靠这小子,下一年新闻报道准能打翻身仗的”的“军令状”,我才有幸留在部队。从此,我这只笨鸭子就正式被逼上架了。
此后,我每天都把报纸上的好文章剪下来,分头条、消息、通讯、评论等建立了一系列报纸剪贴本,一篇篇拆解,一篇篇研究逆神炼金,反复琢磨写作思路和宣传方向,再结合部队实际采写新闻。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报道员的第一年,我就在军内外报刊发表了139篇新闻,团里被军区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我也顺利地转成志愿兵。随后,在从事宣传报道的4年里,我连年被军区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到了当兵的第8年,我如愿以偿地被部队破格提拔为干部。
提干后,我依然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一干就是26年。26年里,我从没改变、放弃过天天研究报纸的好习惯。也正是因为干新闻工作出的成绩,我先后荣获“中国新闻奖”“全军优秀新闻作品奖”,荣立二等功3次、三等功6次,最终成长为享受高职待遇的干部。
退休那天,我把自己多年攒下的剪报本全抱回家,没事就翻开看看,上面都是成长的轨迹。是啊,正是在部队养成的这个好习惯,令我受益终生!
解读!退役军人事务部有关负责同志就《关于促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答记者问
重磅!《关于促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出台,附意见全文
又来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由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权威解读!附全文
解读!为烈属、军属和退役军人等家庭悬挂光荣牌,有何深意?
《为烈属、军属和退役军人等家庭悬挂光荣牌工作实施办法》全文
刚刚,退役军人事务部举行组建以来第一场新闻发布会,看看透露了哪些重磅信息?
- 文章归档
-
- 2020年11月 (60)
- 2020年10月 (312)
- 2020年9月 (304)
- 2020年8月 (315)
- 2020年7月 (314)
- 2020年6月 (292)
- 2020年5月 (316)
- 2020年4月 (303)
- 2020年3月 (312)
- 2020年2月 (282)
- 2020年1月 (312)
- 2019年12月 (312)
- 2019年11月 (196)
- 2019年10月 (240)
- 2019年9月 (292)
- 2019年8月 (221)
- 2019年7月 (90)
- 2019年6月 (98)
- 2019年5月 (102)
- 2019年4月 (1607)
- 2019年3月 (2200)
- 2019年2月 (359)
- 2019年1月 (382)
- 2018年12月 (213)
- 2018年11月 (299)
- 2018年10月 (300)
- 2018年9月 (302)
- 2018年8月 (302)
- 2018年7月 (312)
- 2018年6月 (301)
- 2018年5月 (313)
- 2018年4月 (305)
- 2018年3月 (315)
- 2018年2月 (287)
- 2018年1月 (303)
- 2017年12月 (312)
- 2017年11月 (297)
- 2017年10月 (306)
- 2017年9月 (311)
- 2017年8月 (309)
- 2017年7月 (164)
- 2017年6月 (86)
- 2017年5月 (105)
- 2017年4月 (105)
- 2017年3月 (101)
- 2017年2月 (93)
- 2017年1月 (88)
- 2016年12月 (92)
- 2016年11月 (92)
- 2016年10月 (94)
- 2016年9月 (93)
- 2016年8月 (86)
- 2016年7月 (92)
- 2016年6月 (87)
- 2016年5月 (91)
- 2016年4月 (101)
- 2016年3月 (102)
- 2016年2月 (92)
- 2016年1月 (93)
- 2015年12月 (95)
- 2015年11月 (90)
- 2015年10月 (97)
- 2015年9月 (100)
- 2015年8月 (91)
- 2015年7月 (95)
- 2015年6月 (86)
- 2015年5月 (98)
- 2015年4月 (96)
- 2015年3月 (94)
- 2015年2月 (85)
- 2015年1月 (94)
- 2014年12月 (87)
- 2014年11月 (79)
- 2014年10月 (104)
- 2014年9月 (90)
- 2014年8月 (83)
- 2014年7月 (99)
- 2014年6月 (87)
- 2014年5月 (94)
- 2014年4月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