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

出痧【老照片的故事】爱国青年奔赴延安-广东省延安精神研究会

发布时间: 2020-03-17 浏览: 285

【老照片的故事】爱国青年奔赴延安-广东省延安精神研究会


爱国青年奔赴延安

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这是1937年10月上海沦陷后,一批上海爱国青年,为了抗日救亡,辗转13个月,艰难跋涉一万多里,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革命圣地延安时的真实写照。
丁玲在1937年撰写的《七月的延安》中这样描绘:“这是乐园。我们才到这里半年,说不上伟大建设,但街衢清洁,植满槐桑;没有乞丐,也没有卖笑的女郎;不见烟馆,找不到赌场。百事乐业,耕者有田。八小时工作,有各种保险杨巧儿。”
著名诗人何其芳曾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地方走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学习,歌唱。过着紧张的快活的日子。然后一群一群地,穿着军服,燃烧着热情,走散到各个方向去。”
奔赴延安的爱国青年,不仅要客服路途的遥远,更要忍受国民党政府的层层阻挠,有的甚至牺牲生命。据不完全统计,从1939年到1942年期间第三重人格,仅在途中被当局截扣赴延安的男女青年就有2100多人。董必武从重庆回到陕甘宁边区金韩美,就沿途所见写了一首诗,其中两句写道:“垒筑山变色,丁抽路断行。”可见在这种情况下,爱国青年奔赴延安都冒着生命危险。
奔赴延安的爱国青年,特别是出身于富裕家庭的青年,大都走过一条从叛逆者到革命者的人生道路。比如温联琛,她是复旦大学教务长兼政治系主任温崇信的独生女。尽管从小娇惯,但她接受了进步的革命思想,在武汉时就从家里偷跑出来,结果在郑州被父亲的朋友从火车上拦截下来。到重庆,她还要去延安,父亲没办法,只好买机票让她去西安。当时,她年仅14岁。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温联琛通过翻字典给自己改名为夏沙,后奔赴延安。还有个新加坡青年侨胞叫吴醒柏,也是独生子。抗战爆发后他不愿做亡国的华侨,决心回国抗战。家里百般阻挠桓仁天气预报,他就偷偷跑到香港。他的父亲坐飞机追到香港,称只要回去答应他一切条件。可他还是坚持到西安,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介绍,和其他青年一起步行到了延安。
孙铮,被称为“宰相府走出的大小姐”。巩天阔其父孙泽余,安徽桐城人,科举及第,官至汉中道尹,正四品;叔父孙泽公,也是她读书时的监护人,曾留学日本,出任冯国璋政府教育次长、陆军中将;姐夫张先举更是雍正王朝军机大臣张廷玉之后。抗战爆发后,孙铮从北平第二女子中学回老家奔丧,借读安庆女子中学,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叔父怒不可遏,她干脆登报声明与叔父解除被监护关系。她参加中共地下党组织的“读书会”和“安徽省抗敌后援会各县流动工作队”,1943年7月辗转到达延安妾室谋略。她用自己清脆的歌喉为抗战作宣传,在读书会上大胆发言讨论。“在这些讨论会上,孙铮第一次知道世界上还有一种叫做‘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事,事情做得不好,后来认识到了,可以作自我批评;看到别人的缺点,可以提出批评,帮助别人进步。这使她感到新奇。在她的记忆中,孙氏大家族的人从来都是背后讲别人的坏话,从来都不曾有过自己反省的时候土御门春虎。她仿佛沐浴到一股清风,和煦而有力地荡涤着自己的灵魂。”为此,她拒绝了家庭提供资金让她出国留学的机会。“大家庭有什么留恋的,连批评自我批评都没有李金桂!我不能要这些金银财宝!我要坚决走抗日的路!”
延安革命队伍里有知识、有文化的革命女青年,大都走过一条叛逆者的道路。她们首先是背叛自己出身的中产阶级家庭,投身抗战救亡的革命行列,接受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后,继而更背叛自己曾经出生并成长着的那个阶级和社会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这给她们首先带来的是一种离家出走、人身解放的无限畅快感。 1938年3月,原在成都华西坝金陵女子大学读书的阎明诗吴天胜,出痧离开成都来到武汉,寻找到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要求到延安去参加革命。周恩来亲自接待了这位时任新生活运动总会总干事兼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少将参谋阎宝航的千金,看其年龄幼小,问她:“你吃得了苦吗?”她故意提高嗓门金熙秀,声音响亮地回答:“能绮梦红颜,我能吃了苦!”在等候通知的日子里,她想到: 由于父亲的社会地位爆料卡片,我一直过着教会大学生的优越生活。现在就要踏上革命征途了,还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呢?我低头看了看脚上的鞋,那是一双进口的捷克皮鞋。这种鞋是不能穿了,它和革命者的身份不相称。我又摸了摸自己的头发庐江五中,那是梳的披肩长发姜妍胸好大。我立即跑到附近的一个理发店贝儿偷钱,理了一个露耳朵的短发,大家看了都说我像个假小子诸子喻山水。 不久,她被组织安排从武汉乘火车经郑州到西安,再改乘汽车到延安伏天香。“我以为,自己踏上了革命的路,也就是革命的人了,不能有一点自私自利思想。因此,一路上把我随身带的钱和衣物都分给了大家东英吉利大学。”
这不是杜撰的故事,而是一个个真实的历史细节。
来源:延安市延安精神研究中心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