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

威玛【统计知识】记账的“规矩”-宕昌统计

发布时间: 2020-08-08 浏览: 210

【统计知识】记账的“规矩”-宕昌统计



“x年x月x日,给孩子买4个棒棒糖共80克花了4元钱;买两斤黄瓜花费8元钱;探望亲戚给红包500元记为一次性馈赠,探望父母给红包1000元记为赡养支出……”这是记账户一日开支记载的缩影。
从这组数据中不难发现,记账有其特有的规矩,如糖果类需记重量和金额;蔬菜类要按照不同类别记重量和金额;亲朋好友的礼尚往来要分清名目、金额,探望对象不同则要分别记录松原启众网。
记账户怎样做好每日的“作业”?
记账都有什么规矩?
有哪些易错或需要特别留意的地方?
笔者归纳如下。
记账原则——“收付实现制”
按每天实际发生的生活收支逐笔记录,做到日清日结,不重不漏。即住户和住户成员发生的现金收支和实物收支活动要按发生的时间顺序逐笔及时登记,发生一笔记一笔,不要混记(即几种收入或支出情况记在一起)。如遇到赊购时,暂不记账,待实际现金活动发生时,再计入现金账。分期付款的项目,不能一次性计入账内。
热点话题:“工资”应该怎么记?工资历来是大家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记账户比较容易出现错误记录的地方。一是工资应填写“应发工资”,而不是“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包含了单位或雇主按月从工资中代缴的各种社保缴费(如五险一金、个人所得税)以及代扣的房租、水费、电费、托儿费、医疗费、借款等。同时,威玛由单位代缴代扣的各项费用还应分别计入相应的消费支出或转移性支出中。二是工资要按照收付实现制计算,按月打到个人银行账户、银行卡的工资视同为发到手的现金,应及时记账。本调查期内应得但是因为拖欠等原因还未得到的工资暂不计入,在记账户实际得到工资时再记账。
记账周期——“按时记账”
记账有其严格周期,记账日期为自然月1日到当月末狼王契妃,每月末(30或31日)结账,不能提前或拖延日期记账。避免记回忆账(即几天记一次),且每天固定时间记账(如睡前、饭后等固定时间段)。
热点话题:如何避免漏记?在一天内发生的同样物品收支,可以合并一笔登记,一天内发生的不同类收支,不能合并登记孙佳雨。而不同月份或季度发生的收入或支出,不能集中记到一个月或季度中沙窝萝卜,必须按现金收入或支出的实际发生时间来登记。同时,为避免在外期间的支出遗忘漏记,在外期间应自带账页记“分账”。记账过程中,要秉承发生一笔记一笔,做到当天发生当天记,以免拖延时间过长,发生遗漏、错记现象口哨战歌。
记账标准——“六有六无”
每一笔账都要按照“六有六无”的标准来记。“六有”,即有日期、有项目摘要、有单位、有数量、有金额、收入项目有成员姓名;“六无”,即无重记、无漏记、无混合账、无假账、无字迹不清、无错栏串格。
热点话题:如何避免出现混合账?这是记账过程中最需要注意的问题。记账户去超市购物,购买了各种食品、生活用品,在记账过程中容易记为“超市购物”,这就是混合账,会造成无法编码。记账时应按照不同的产品分门别类进行记录,要记录购买产品的名称,不要记品牌,如“美的空调”要记“空调”,不应记“美的”;“华为手机”要记“手机”姚福生,不应记“华为”网箱养黄鳝。购买的蔬菜不能只记一笔“买菜”,要按照不同的菜品分别记录刘嘉楠,比如购买黄瓜、菠菜……
再如干、鲜菜果菌类的编码各不相同,记账时应分清干、鲜菜果菌类,鲜的可以不标注,钱琳琳干的必须注明。如鲜香菇可以记作“香菇”或“鲜香菇”,干香菇必须记作“干香菇”;鲜枣可以记作“枣”或“鲜枣”,干枣必须记作“干枣”。各种肉类要分生熟,生的可不标注,熟的必须注明。如生猪蹄可记作“生猪蹄”或“猪蹄”,熟猪蹄必须记作“熟猪蹄”;生的牛羊肉分别编入“牛肉”或“羊肉”,但熟的牛羊肉应编入“其他肉类及制品”。
对于商品和服务支出不可分的,统一视作服务性支出。比如体育健身活动费用中包含球类、饮料、淋浴等项目,这些无法拆分的统一视作服务性支出计入体育健身活动费用;参加旅行社团体旅游无法拆分费用的记总额何孝钰,编码为“团体旅游”。
记账规范——“清晰整洁”
账本字迹要清晰工整,保持账面整洁,使用钢笔或圆珠笔(水芯笔)记账,不能用铅笔、红色笔记账。如实、详细地逐行记录好每笔账,不要随意改写账目,如确系错误,将错误部分画双横线,然后在同一行的上方记上正确的账目。
热点话题:记账只能用账本记吗?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居民收支调查的记账方式也日新月异,除了使用传统的账本记账外混世邪少,记账户也可以选择手机或电脑记账。电子记账户在记账过程中要按照程序中已划分的现金收入、现金支出、农业生产经营、实物及服务、能源及就餐几项分类进行记录。比如每月按时发放的工资要记入现金收入,不能记到现金或其他类别;每月生活消费用的水费、汽油费和电费要记入能源及就餐等。
来源:国统陇南调查(作者:彭峥 北京市怀柔区统计局)

监制:王胜利
审核:韩黎明 编辑:刘一波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