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

同学汇【老济南】阜成信棉花行的前世今生-济南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0-08-27 浏览: 237

【老济南】阜成信棉花行的前世今生-济南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阜成信棉花行”是济南商埠区的第一家棉花行,鼎盛时期生意遍及全国。今天小编就带您走进位于经二路纬七路的“阜成信”,探寻这座老建筑的前世今生。
“小红车”推出大商号
据史料记载,在济南商埠区开设了“阜成信棉花行”是棉花商人王协三。王协三的原名叫王允之(音),祖籍东昌府(今聊城市)堂邑县崔郝流庄,家境并不富裕,在兄弟三人中排行老三,在家族里是兄弟六个中的老六汉魏文魁,后来人称“王六爷”。
当年,王协三和叔伯兄弟三人推着枣木制作的小独轮车——“小红车”到济南来卖棉花。当兄弟三人走到茌平时,有一个上坡很难过,另外两个兄弟就放弃了,在当地把棉花贱卖了回家。但是,王协三没有放弃,他咬着牙推车过了这道坡。
来到济南中大槐树后,王协三发现在济南卖棉花挣钱不少。于是,他就做起了在堂邑和中大槐树之间贩送棉花的生意。这样的日子持续了近两年,王协三就在经二纬八路拥有了四合院的宅子,也有了贩运棉花的马车和自己的车队。
当时,中大槐树距离西市场很近,其他人有了空闲就去逛市场,但是有心的王协三从来没有去过,在晚上就跟着马车店账房先生学习打算盘唐曼柔。仅上过几个月私塾的王协三,渐渐能自己看信、读报以及算账了金维映。这样,条件成熟的王协三开始考虑创办正式的商号。
据“济南史鉴”记载,1909年(清宣统元年)堂邑县棉花商贩王协三在济南商埠开设了阜成信棉花行。从此,王协三相继在经二路373号和363号置办房产开设商号,也就是之后的“阜成信西记”和“阜成信东记”。
“诚信”为本的生意经
“阜成信”的“‘阜’字是王协三请清末的一个老秀才专门起的,意思是家业兴旺、商业繁荣,是个吉祥的字。‘成信’小宝贝快快睡,意思是必须讲诚信才能成事、才能兴旺。”王协三以“诚信”为本的生意经,确实让“阜成信”的生意异常兴隆。
当时有外地送棉花到阜成信的,只要是质量好的,阜成信会给济南最高价,所以大家也乐意送棉花到阜成信,所以来自鲁西南80%的棉花都送到了这里。鼎盛时期,阜成信的生意做到了青岛、西安、天津及上海,每年有近40万担棉花通过阜成信运出,占到了全省运出量的1/4零番队。为此,济南火车站18股路线恋爱求证,还为阜成信北轧坊专门甩出了一股,方便棉花“大轧个”及时运出。
作为华北重要棉花集散市场的济南商埠,阜成信是济南的第一家棉花行,也是棉花行业的中心。它以严厉的店规,维护着商号良好的诚信。当时阜成信在济南有两个“打包厂”,上好的棉花被制成一捆捆的“大轧个”,上面写着“荣誉产品”的字样,这在当时就相当于现在的免检产品。
对于“阜成信”的崛起,王家后人分析认为,一是“阜成信”占据了济南市自开商埠的“天时”,二是适逢第一次世界大战,国外的洋纱洋布逐渐减少,成通纱厂等民族工业迅速崛起,需要大量的棉花原材料梁翘柏老婆,这时候“阜成信”就适时地发展了起来。
从王协三开始,王家就秉承着勤俭创业的传统,一直到后来的东义货栈,大家伙儿还是吃大锅饭救援兔,平常也就是以白菜豆腐为主,中午是绝对不能喝酒的,花天酒地是根本不可能的。当年关于“阜成信啤酒茅台随便喝”的传闻颇具轰动效应。对此,王家后人记忆说:“当时家里确实存着不少啤酒和茅台,但哪能随便喝啊!不过,来送棉花的客户,一般都是‘四碟两碗’的标准,想喝酒时都能到二楼仓库中取。来了大客户时,一般都是去百花村饭庄、泰丰楼、燕喜堂等济南著名的老字号吃饭。”
“当辈发家当辈衰落”
随着事业发展,“阜成信”开始向其他行业投资,还在各地广置房产。“那时,‘阜成信’有济南成记面粉厂、南京面粉厂、文德铁工厂、成通纱厂、仁丰纱厂等商号股份。此外,从经二纬七路到纬八路、经三纬七路南到大生里,几乎全部是王家的房产,估计仅房产就有千余间。
在上世纪20年代末王协三过世后篮球少年王,阜成信的事务就交由两个儿子分别掌管,大掌柜王玉岩分管经营,二掌柜王玉珊负责外联等事务。但阜成信在王协三过世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当辈发家当辈衰落日本龙三角。在当时,大掌柜王玉岩把阜成信改为了“复成信”,主要的愿望就是恢复“阜成信”昔日的辉煌。
复成信的倒闭,跟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上世纪30年代日本人的入侵,对棉花等物资实行“经济控制”,民族企业的生意越来越难做。后来,日本东洋棉业株式会社计划参股控制复成信的经营色狼证。日本人限制复成信在10天内答复,王玉岩就借故在家养病推辞魏桥创业论坛,但是10天后,他还是被日本宪兵直接从家里抓走了。
这件事后复成信的生意一落千丈,当年合资的小股东也开始撤资,复成信就彻底关门了,王家后人依靠变卖产业艰难度日。之后,王玉岩和王玉珊曾经开过一家东义货栈,但是面对日本人的打压,东义在1945年散伙了。“阜成信”彻底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珍贵的历史建筑
曾经辉煌的阜成信棉花行现在留下的建筑,只有位于经二路363号的阜成信东记梅朵·瑞恩,和位于经二路369号的阜成信西记。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坐北面南,建筑主体为砖石木结构,硬山大瓦顶,墙体为砖石混水墙,局部山墙山花部位为青砖墙,居住办公等建筑为红砖墙。东记东西阔35.7米,南北深34.0米,占地面积1214平方米,建筑面积1582平方米。西记平面为“L”形东西阔36米,南北深40米,占地面积103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
现存建筑平面布局基本保持原貌,主要建筑为二层,均由建筑围合形成几个封闭的院落,上层设有悬挑檐廊周圈相交。南侧建筑临街为店铺。建筑主要功能为居住、办公、储存贵重物品、一般物品和商业贸易等。
阜成信西记是济南商埠区现存一组以传统建筑为主体风格、吸收西式建筑为我所用的近现代代表性建筑,其建筑规模庞青云、建造年代、营造技术水平、建筑材料选用等,在济南现存同类建筑中都是屈指可数的,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2013年被山东省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异世雷皇。同学汇
虽然阜成信棉花行不复存在了,但是阜成信东记和阜成信西记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新落地的棉花咖啡厅王小丫近况,也用光影和曼妙的咖啡香,向世人徐徐诉说着阜成信曾经的光辉历史和济南老商埠区的开埠故事。
来源:槐荫文化旅游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