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哥崔现军扶阳论坛摘录科普-崔现军中西医工作室
发布时间: 2019-03-12 浏览: 284力学哥崔现军扶阳论坛摘录科普-崔现军中西医工作室
力学哥扶阳论坛摘录---
2016-05-01沂源县三岔卫生院崔现军
前言:通用潜阳汤
组成附子15克(先煎),干姜15克,肉桂10克,砂仁10克,龟甲15克,炙甘草15克。
功能温阳益肾,潜纳浮阳,引火归原。
主治脾肾阳亏,逼阳上浮、外越导致口疮、咽炎、牙痛、发热、各种血证等诸多病症。
用法水煎服,日服2~3次。
方解本方为火神派宗师郑钦安所制潜阳丹基础上加干姜、肉桂而成。方以附子、干姜、炙甘草即四逆汤温扶脾肾阳气用为主药;肉桂协同主药功专温肾而为辅药。另遣砂仁宣中辟阴,纳气归肾,龟甲通阴助阳,兼有潜镇之功,合为佐药;炙甘草补火伏土,调和诸药而为使。
加减阳虚甚者附子、干姜可相应加大剂量至30~90克;水湿偏甚如泄泻、浮肿可加茯苓30克,泽泻20克,兼有引归之功;若有痰饮加入半夏、苍术以化痰湿;下焦见有热象如尿黄、尺脉偏浮等加黄柏15克;见有心烦、口干等伤阴症状者加红参10克;发热可加童尿、猪胆汁咸寒反佐,引阳入阴;凡见虚阳上浮如咽痛、口疮等症均宜冷服;多汗欲脱可加山萸肉、白芍酸敛以收之;血症再加炮姜30克,血余炭30克以温摄止血;凡见惊悸烦躁者可加磁石、龙骨、牡蛎等介石质重之品以潜镇之;兼见表证参入麻黄、细辛、生姜等辛温开表。
临床运用虚阳上浮外越诸症乃由阴盛阳衰,虚阳浮越而致,虽见肿痛火形之种种热象,皆系假象假火,人多误辨阴虚阳热而误治,临床屡见不鲜,关键在从神色舌脉一派阴色阴象中辨之。本方为治虚阳上浮外越诸症之通用之剂,在郑氏潜阳丹基础上加味而成,用治各种阳虚阴火之证有执简御繁之妙。本方关键在于附子剂量要应用适度,随病情程度加大剂量,针对病症灵活加减,恒可收获良效。
1免疫性疾
是现代医学治疗上的一大难题。这类疾病包括风湿与类风湿关节炎、肾炎、肾病、尿毒症、狼疮性疾病、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牛皮癣)、顽固性湿疹,以及多种过敏性疾病。还有一类叫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包括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重症肌无力、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多发性脑脊髓硬化症等。这类疾病现代医学多认为无法根本治愈,只能缓解。其实,这类疾病看起来很复杂,但化脓灸疗法这类病症是有很好疗效的,只要很好地坚持。阳气亏损导致多种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什么叫自身免疫性疾病?现代医学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一类疾病。与免疫缺陷性疾病不同,自身免疫性疾病通俗地讲,是一种免疫系统紊乱、免疫反应过度活跃甚至处于亢进的状态。
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只对侵入机体的外来物,如细菌、病毒、寄生虫及移植物等产生反应,消灭或排斥这些异物。在某些因素(如遗传、感染)影响下,免疫系统生病发生错乱了,因此无法分辨是敌是友,这就好像是一个国家起了内乱一样,自己人打自己人,结果损害破坏自身组织脏器,导致疾病。在这种情况下,乱用一些药物,如盲目提高免疫功能,只会适得其反,等于是给内乱国家的叛军和政府军都送来了军火,这场内仗只能越打越激烈,时间越打越长。化脓灸疗法,不仅能够控制这种免疫力亢进、不稳定的问题,而且完全可以控制这场“内乱”。而发挥这种奇妙作用的就是扶助人体之阳气,它可以使机体从功能低下状态向正常转化,也就是让它趋于正常,对自身免疫病的治疗起到了双向调节作用,最终使机体达到平衡状态。
化脓灸疗法用细艾点燃刺激穴位,通过经络传导直达脏腑各系统,激发人体之潜能,发挥良性调整作用,使阴阳得到平衡,达到免疫功能正常的协调与防御能力。因此,我们提倡对自身免疫病的治疗法则是化脓灸疗法,加强扶阳助阳通阳之力,把这种“双向调节方法”贯穿于治疗过程的始终,既使偏亢的自身免疫反应得以平息,又使不足的防御外邪的免疫功能得到恢复。
人们经常说到的免疫力,就是中医所说的正气,正气就是人体的阳气,我们可以把阳气即免疫力比喻为一支军队、“身体的国防系统”,身体哪个地方出了不好的苗头,这支军队会立即察觉,并迅速采取最适合的作战方式解决问题,维护身体健康。《黄帝内经》中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充足,是抵御一切外邪的根本。而所谓“正气”元气”“阳气”“肾气”,就类似于现代医学的“免疫力”。中医非常重视“正气”,强调正气强弱是决定人体是否发病的最基本因素。只要体内正气旺盛,纵有猖獗的致病因素“邪气”,正气也能安然抵御,正所谓邪不压正。中医学认为,当人体免疫功能失调即阳气不足之时,或者免疫系统不健全时,一系列的身体问题就会出现。说白了,免疫力低下即阳气的亏损,就是直接导致多种免疫性疾病发生的根本所在。
扶阳能调节免疫功能,攻邪外出
中医治病包括扶正、祛邪两大法则,而扶助人体之阳气,即能起到提高其免疫能力、抑制免疫反应和调节免疫平衡的作用。
人体的阳气,能调节机体平衡,保持内外环境协调统一。人与自然相应,人体阳气根据自然界阳气的盛衰而调节以适应其变化,阳气调节功能失司,就不能保证内外环境协调统一,人体功能就会产生紊乱。阳主动,阴主静,在动与静的关系中,动总是调控、维系着静,处于一种主导的地位。阳主阴从的观念由来已久,早在《周易》中就有了对它的记载。《易·乾卦象》云:“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易·坤卦象》中云:“至载坤元,万物滋生,乃顺承天。”乾为阳,主万物的生机,是天,处于统治地位;坤为阴,主万物的生长,处于阳的调节之下,所以顺应天,处于被统治地位。
“阳者,阴之根也”“有阳则生,无阳则死”。四川名医卢铸之曾说:“病在阴者,扶阳抑阴;病在阳者,用阳化阴。
”无论是阴虚还是阳虚,都用扶阳的方法,如化脓灸疗法或药物来扶助阳气,通过阳气的作用来起到调节免疫功能,达到治愈疾病之目的。
“阳不患多,其要在密”(《祝味菊医案经验集》),人体阳气宜强壮而秘藏,阳气充足,机体的功能活动才正常,人才会更加有精神。扶阳,有温阳、助阳、养阳之义,都是对阳气本身量的增加,若人体“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火神派创始人郑钦安认为:人体的阳气宜通不宜滞,通则气血冲和,滞则万病丛生(《医理真传》)。若阳气出入失常,则人体腠理毛孔开合失司,启闭失常。阳气郁阻于内就会出现发热。张仲景非常重视保护人体阳气的充盛,倡导“上工治未病”的思想,在重阳的同时强调阳气的通畅,“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伤寒论》)。张仲景用药在于消除阻碍阳气运行的病理因素,恢复气血的流通畅达,正如郑钦安所说:“医圣仲景立方立法,皆出三阴三阳,是明真气充周运行之道”(《医理真传》)。医家周慎斋在《慎斋遗书》说:“人身以阳气为主,用药以扶阳为先。”把扶阳含有的温阳、通阳两层含义完整地表述出来。而化脓灸疗法与扶阳药物都同样具备扶阳之特征,因此对人体的免疫功能都有很好的加强与协调作用,对多种免疫功能紊乱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而且是疗效确切,不易复发。
为什么有人会患上多种免疫性疾病?已故山西名医李可认为,这类疾病发病者,其本气先虚,即免疫病患者在发病前、发病中,中焦失运是必备的条件;伏邪内存,在免疫系统疾病中占主要位置,由于伏邪既存,正气必攻。人有一息尚存,正气必然去破邪,毕竟正与邪小两立。正气足时有类表证的祛邪表现;正气虚不能一鼓作气而驱邪外出时,正气消耗后,偃旗息鼓,伏邪继续隐匿。由于邪存体内,正气攻邪,必伤正气。针对这样的情况,李可认为,治疗免疫系统疾病,就是扶正以托邪外出。因为在体内,不管伏邪在体内的什么地方,邪在正气就要去攻邪。也就是说,只要人活着,体内的正气就一到不停地在攻邪。不是邪正两安,而是只要邪在,它就要攻。根据正气盛衰的程度表现不同的症状,这样我们的治疗思路就有了,就是以扶正为主。李可提倡固本培元,培元的最好方法,就是扶助人体阳气,因为阳气是人体元气的根本所在,而扶助人体阳气的方法,除了大剂量扶阳药物四逆汤类方,就是多灸重灸之化脓灸疗法,通过火的助热与药物在关元与命门等扶阳穴位上,持久的刺激使人体阳气与正气得到不断的补充和提高,人体正气充足之后,才有机会依靠自己的能力,把自身免疫性疾病彻底治愈。
2冠心病
已成为世界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angina,UA)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stableangina,SA)和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ation,AMI)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与SA相比,UA具有疼痛程度重、持续时间长及硝酸酯类药物疗效差等特点,并可出现进行性恶化的趋势,极易恶化为AMI和猝死。根据其临床体征及症状,UA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真心痛”等疾病。《灵枢·厥病》篇云:“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即是与UA引起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相类似。阳微阴弦、本虚标实是冠心病的基本病机,这一点已取得共识。但UA与SA存在不同的病机,故临床表现及预后也不相同。SA的病机以气虚血瘀、或痰瘀互结为主,而UA以阳虚寒凝、痰瘀阻络、气逆不降为主,心肾阳虚为本,寒凝、血瘀、痰阻、气逆为标。其中,阳虚、血瘀可贯穿于UA的疾病过程始终。临床治疗UA常以温阳益气、活血化瘀为基本治法。
1胸阳不振,心脉瘀阻是UA的基本病机
中医认为冠心病的发生多与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志失节、劳倦内伤、年迈体虚等因素有关,其病机可有虚实两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实者分寒凝、血瘀、气滞、痰浊等,虚者为气虚、阴虚、阳虚等。前者痹阻胸阳,心脉瘀滞,后者胸阳不振,心脉失养,皆可引起胸痹心痛的发生。然依据其发生因素,实则皆为脏腑阳气受损。寒邪为阴,一者抑遏阳气,以致胸阳痹阻,二者性主收引,又可使血脉瘀滞,发为本病。如《医学正传》所言:“有真心痛者,大寒触犯心君”;饮食失节,或以过食肥甘,或以恣食生冷,皆可致脾阳受损,脾失健运,痰湿内生,久郁胸中,以致胸阳不振遂发胸痹心痛。《济生方》指出“夫心痛之病,……或饮啖生冷果食之类”;同时,情志失调,或以忧思,或以郁怒,亦可致肝脾不和,血行失畅,脉络不利,进而气滞血瘀,或痰瘀互阻,日久伤阳,胸阳失扩,心脉痹阻而成胸痹心痛;劳倦内伤,伤及于脾,运化失司,气血乏源,无以濡养心脉,且劳积日久亦伤阳气,心肾之阳虚衰,鼓动无力,胸阳失煦,阴寒内侵犯,血运瘀滞,而发胸痹心痛;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到:“心劳病者,补脾以益之,脾王则感于心矣”,指出调脾以治心的法则。此外,年迈之人,精气亏虚,肾阳虚不能温煦脏腑之阳,血脉失于温运,痹阻不畅,以成胸痹心痛。
UA属于“胸痹”、“心痛”范畴,对于胸痹心痛病机的认识,仲景《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最为凝练:“阳微阴弦”。以虚实论,“阳微”为本虚,“阴弦”是标实;以阴阳论,阳气衰微,阴邪上乘。二者实质即是胸痹心痛发生的病机:脏腑阳气亏虚是发病之本,而寒邪、痰浊、瘀血、气滞则是发病之标。综上对病机之解,可知胸阳不振,心脉瘀阻是胸痹的基本病机,因机测法,在临床上治疗UA可选温阳益气、活血化瘀之法。
2阳虚血瘀证是UA常见证型证候
研究是中医客观化及标准化的必由之路。开展冠心病中医证候相关研究亦是实现冠心病证候规范化研究的关键,亦有助于提高中医药防治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证候由证候要素组合而成,证候要素是组成证候的最小单元。证候要素和应证组合理论的提出,对于证候规范化研究以及辨证方法新体系构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前期通过对5099例冠心病心绞痛文献病例研究,提取冠心病心绞痛的证候要素,并总结证候要素的应证组合规律,认为冠心病实性证候要素中以血瘀、痰浊、气滞等为主,虚性证候中气虚、阴虚、阳虚及血虚较为常见;同时,对297例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进行证候研究,结果显示血瘀及气虚是主要证候要素,在证候组合中气虚血瘀、气虚痰浊、阳虚血瘀及气滞血瘀较为常见。此外,探讨324例冠心病心绞痛证候要素分布规律,提取8个主要证候要素,分别是血瘀、痰浊、气滞、热蕴、寒凝、气虚、阳虚、阴虚,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冠脉病发病的危险证候要素,其中血瘀、痰浊、阳虚、气滞是常见危险证候要素。
证候要素是对疾病病机反映。根据上述证候要素的提取,冠心病心绞痛基本病机可概括为阳虚阴盛,而这与胸痹病机“阳微阴弦”理论相符。《金匮要略》云:“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心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阳微阴弦,一指脉候,二指病机。就病机而言,阳微指上焦心阳不足,阴弦则是在下之阴邪如痰浊、水饮、血瘀、寒邪。冠心病心绞痛阳微主要是心阳虚和心气虚,阴弦主要是血瘀、痰浊、气滞等。而上文提及,UA和SA虽然都属于胸痹心痛范畴,但是其病机存在一定差异。一项研究分别从症状指、证候特点及相关性探讨SA与UA证候规律及差异性,结果显示这2029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SA多以气虚等本虚表现,而UA以血瘀、痰浊、气滞、寒凝、阳虚等常见,且UA证候相关强度以阳虚、寒凝、痰浊、血瘀为序。此外,国医大师颜德馨认为阳虚血瘀是UA的基本病机,在治疗上主张为温阳、调气及化瘀。综上对冠心病证候研究,阳虚血瘀证是UA常见证型之一,因此,温阳益气、活血化瘀是UA的基本治法。
我:
3扶阳活血法是治疗UA的基本治法
3.1扶阳活血法释义与内涵
《说文》释:“扶,左也”,扶有辅助、帮助、保护之意,扶阳本质即是扶持、帮助维持人体脏腑之阳气之时,亦有温阳之意。《素问·生气通天论》有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为人立身之本,其强弱可决定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转归。阴阳之要,阳密乃固,扶阳法自古至今受到医家推崇。例如《伤寒论》里“扶阳气贯穿于六经病中”,扶阳学派治病“首重扶阳”,或是“病在阴者,扶阳抑阴,病在阳者,用阳化阴”等观点,都在临床上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任应秋先生认为心脏之功能首主阳气,次为主血脉,故发生病变亦先是在于阳气方面的亏虚,其次才是血脉有所损害。胸痹发生的因素之一即是阳虚。正如《医门法律》言:“胸痹总因阳虚,故阴得乘之”。阳主阴从,阳气虚弱,温煦失司,血行稽迟,日久或以痰浊,或以血瘀等内生,痹阻血脉,心脉失养,而发胸痹。故论治胸痹,当以扶阳为主。其扶阳之法,可解有二。其一,扶阳以补气为先;其二,重视调补脾肾二脏之阳气。而针对胸痹发生,分析上文证候要素研究,不难发现血瘀证亦是胸痹的主要证候要素之一。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扶阳之法寓有活血之意,活血之意又以扶阳为前提。扶阳之法,通过补气,调补脾肾二脏之阳气,可推动血行血运,减少血瘀发生,然在祛瘀同时仍需配合活血之法。而这活血之法亦有二解,一者活血化瘀,二者活血生新。唐容川《血证论·吐血》即有所述:“凡有所瘀,……旧血不去,则新血断然不生;而新血不生,则旧血亦不能自去也”。
3.2扶阳活血法治疗UA的临床研究
胸阳不振,心脉瘀阻是UA的基本病机,而阳虚、血瘀又贯穿其疾病过程始终,扶阳活血法是UA的基本之法之一。因此,针对临床30例UA病患,以扶阳活血法为治疗原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稳心汤(党参15g,肉桂3g,麦冬12g,细辛3g,赤芍15g,川芎10g,莪术9g,姜黄9g,全蝎9g,山楂15g,大黄6g后下,炙甘草6g)治疗4周,结果显示稳心汤可以降低患者血浆中Fib,IL-6,IL-8,并在改善心绞痛症状、缺血心电图、血液流变学及调节血脂等方面具有较好临床疗效。此外,另一项关于稳心汤的研究提示,其还可降低UA患者血浆中高敏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由(制)附子5g,蒲黄9g,赤芍15g,白芍15g,当归9g,枳壳6g,桔梗6g,炙甘草3g组成的温阳活血方,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对42例证属阳虚血瘀证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进行4周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4周,每周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等,并随访1个月,结果认为与另外44例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降低肌红蛋白、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水平具有优势,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老年UA患者,病机虚实多见,其中肾阳亏虚最为关键,自拟温阳益气活血汤(黄芪30g,炒白术10g,炙甘草15g,制附子15g,当归10g,丹参30g,檀香6g,三七粉5g(冲服),焦山楂10g,人参10g,肉桂6g,川芎10g,红花10g,水煎至200mL,每日1剂,早晚分服)治疗UA患者1月,在改善症状,减少硝酸甘油使用具有临床意义。
3.3扶阳活血法治疗
UA的基础研究病证结合研究模式是中西医2种医学有机结合的表现形式。以病出发,着眼证候,建立UA阳虚血瘀证动物模型,有利于探究扶阳活血法在治疗UA的作用机制。目前,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原增加、冠脉腔内血栓形成、炎症反应等被认为是UA发生发展的机制。而扶阳活血法在治疗UA过程中可能通过降低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等方面发挥作用。温阳活血中药复方能够抑制冠心病心阳虚血瘀证大鼠的血小板活化,可发挥保护内皮细胞的作用。具有温阳活血化痰之功的温心胶囊(人参、仙茅、制半夏、瓜蒌、薤白、黄连、桂枝、茯苓、川芎等)可减轻冠心病心阳虚证大鼠的造模损伤,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治心肌缺血,改善大鼠心功能不全。探究温阳活血汤剂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反应相关因子作用,认为其可降低TXB2,ET水平,上调6-K-PGF,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同时也可降低IL-2,IL-6,TNF炎症因子,抑制炎症反应发生。
4结语
UA是冠心病最常见的类型,如何防治UA已成为临床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中医药防治UA的发生具有优势。UA的发生与阳虚、血瘀等因素有关,阳虚血瘀证是其常见证型之一。以证测法,扶阳活血即是治疗UA的基本治法之一。扶阳活血之法,以扶阳中寓有活血之意,活血之时又需扶阳为先。其具体内涵,扶阳以益气为先,兼重调补脾肾,活血以化瘀为重,又注新血之生。目前研究认为其法不仅可以改善UA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同时在调节血脂、改变血液流变学等方面具有重要临床作用,而这些作用的产生可能与抑制血小板活化和炎症反应等有关。虽然中医药在防治UA具有优势,但上述研究仍存在一些诸如缺乏RCT、样本量小等不足,同时在基础研究方面缺乏对相关基因组学等的探讨。前期作者已对UA的证候学进行相关研究,并运用具有扶阳活血功效的“稳心汤”进行临床研究。扶阳活血法在防治UA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关于扶阳活血法如何改善UA患者症状体征的相关机制仍不明确,仍需要开展更多的相关基础研究,从而更好地为临床研究与运用提供基础和依据。
4阳立命,阴主从
业医道者,需知人生以坎中一阳立命。施治养生总以固护人体“阳气”为高人手眼,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终为守本固阳,保存津液之举。诸法有偏唯扶阳大法能为中医之正宗正脉。扶阳大法,重阳不婢阴,相其阴阳,观其寒热,当凉则凉,当热则热,不拘姜附硝黄。扶阳可利湿,可化痰,可活血,可清泻,可补益,灵活神通。
一切动力皆来源于火(阳),人类文明也是从火(阳)开始的,自古水(阴)灾甚于火患。医能解附子桂枝就能解决当今所谓的大部分疑难杂证。《本经》:“众生识昏见陋,五欲炽然,难解难遏,研丧栽贼,日惟不足,于是疾病丛生,虚多实少。临证施治,多事调养,专防克伐,此今日治法之急务也。设使病宜用热,亦当先之温;病宜用寒,亦当先之以清。纵有积滞宜清,必须先养胃气;纵有邪气宜祛,必须随时逐散,不得过剂,以损阳气。
阳气者,人之所赖以生者也。阳气一亏,则诸邪辐揍,百病横生。世人之病,十有九虚。医师之药,百无一补。宁之用药之误,则实者虚,虚者死,是死于医药,而非死于疾病也。言善扶阳为火神派者,终未悟透立命真理,扶阳实为正根主统,莫非妄言,可朔其源《易经》,《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后世医家李东垣、陈修园、张景岳、黄元御等均以阳主阴从说法而传后世。阳盛则阴盛,五六月之雨水可知;阳衰则阴衰,十冬月雨水可知,此自然之道法。
立命者,主宰也,主管,支配,统治之意。“太阳为宇宙之主宰,”“阳气”为人体之主宰。葛事万物终有“主”有人主”则明。国不可一日无“主”,兵不可一日无帅,人体更是五时四方不能无阳气温煦。立“主”大事关乎全局,万世之法,人体之内可胜主宰者究经是“阳气”?“精血津液”?“脾胃”?众贤推谁为立命之“主”,谁为主宰我们就拥护谁,我们就保定了谁,我们就以谁为中心,且看下面而论:
阳气:“阳气”二字各处讲解,字眼不同如“真阳”“元阳”“命门火”“无根火”“龙雷火”“真气”“元气”诸多称谓实为一气。何为人体阳气?指人体生命的原动力,凡对机体具有激发,推动,温煦作用之气及脏腑经络的功能之气皆属“阳气”。寓物生长靠太阳,从宇宙到生命,无阳不生,无阳不立,人体更尊阳气,自然以“阳气”为立命之主,有主有从才有规矩,故人体阳阴二气中,阳主阴从,只有阳气健旺,体阴才能化而为用,阳旺一分,阴即旺一分,阳衰一分,阴即衰一分;阳统乎阴,阳者阴之主也,阳气流通,阴气无滞,阳气无伤,百病自然不作,有阳则生,无阳则死。
《易经》:“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坤元乃顺承天”。强调了阳在万物生命活动中的主导地位。《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内经知要》:“火者阳气也。天非此火,不能发育万物,人非此火不能生养命根,是以物生必本于阳。天之运行,维日为本,天无此则昼夜不分,四时失序,晦冥幽暗,万物不彰矣。在于人者,亦惟此阳气为要,苟无阳气,孰分清浊?孰布三焦?孰为呼吸?孰为运行?血由何生?食何如化?以天无日等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前者指一切事物的生长功能,手者指一切事物的收敛功能。
《弄丸心法》:“一阴一阳是为二仪,理宰乎气,源发太极,阴阳之气,妙用无穷,人之一身,阴阳而已,二气之中,阳气更尊,人之阳气犹天之日”。华佗《中藏经》:“阳者生之本,阴者死之基,阴宜常损,阳宜常益,顺阳者生,顺阴者灭”。张景岳《传忠录·辨丹溪》:“人得天地之气以生,而有生之气即阳气也。凡阳气不充,则生意不广,而况乎无阳乎,故阳惟畏其衰,阴惟畏其盛,凡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非阳能死物也,阳来则生,阴去则死矣”。《素问微蕴·脏象解》:“人莫不病发于阴进而病愈于阳长。”
精血津液:精、血、津、液是人体的原本物质,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精血津液是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活动的产物,精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素问·金匾真言论》:“夫精者,身之本也。”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察受于父母,充实于水谷之精,而藏肾者,谓先天之精;由饮食物化生的精,称为水谷之精。水谷之精输布到五脏六腑等组织器官,便称为五脏之精。
血液指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生理功能。血在脉中循行,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如循无端,运行不息,不断的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充分的营养滋润作用,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难经·二十难》:“血之濡之”。《素问·五脏生成》:“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津液是泛指机体正常的水液,是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之一。《灵枢·决气》:“何谓津?岐伯曰:滕理发泄,汗出漆漆是谓津。何谓液?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精血津液的生成及其在机体内新陈代谢,都依赖于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而这些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又必依靠“阳气”的推动,温煦方能完成再生成及代谢。”
脾胃: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内经》己开始有对脾胃的形态,生理功能,病因病机等记载,为脾胃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张仲景首先提出临床应当“实脾”的主张,指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实开脾胃学说之先河。
《伤寒论》为脾胃学说奠定了临床诊治基础,李东垣著述《脾胃论》独树一帜,系统地阐述了脾胃学说,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见解,成为补土派的创始人。中医学认为“胃为水谷之海”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称为后天之本。《素问·灵兰秘典论》:“脾胃者,仓凛之官,五味出焉”。《素问·经脉别脉》:“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灵枢·营卫生会篇》:“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之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肺脉,乃化而为血。”脾与胃同居中焦,一阴一阳,一脏一腑,一运一纳,一升一降,一燥一润,相反相成,并在肾阳(真阳)的温熙蒸化下共同完成对水谷的腐熟功能。胃属阳主乎气;脾属阴主乎血;胃易燥,全赖脾阴以和之;脾易湿,必赖胃阳以运之。肾阳自下涵蒸,脾阳始得运变,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人之有生,全在先天一团真气鼓动。饮食虽入于脾胃,非真气鼓动,不能腐熟水谷。真气鼓动,则一切饮食,立刻消磨,脏腑一深,立刻俱受其泽。饮食入脾,自己何能化汁以养生,还是要真气运动尔。
综上所述,精血津液是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活动的产物。阴阳互生,相互影响,滋润营养,但必靠真阳的推动、温熙方能再生代谢。不能为人体之主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但必靠真阳的温熙蒸化方能腐熟化谷为汁。脾胃为人体主宰二字亦不胜担当。只有“真阳”方能为人体立命之主宰,既是有了“明主”我们就扶主,理法方药皆围绕“主气”而效犬马。扶主基于重阳,亦即以阳为主导的思想,这个思想要永远伴随并指导中医,只有重阳,才有生机,重什么都不行。
五千年中华民族的重阳思想,世世皆明,儒家重阳,佛家重阳,道家重阳,这个重阳思想纵贯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始末。为什么要重阳?生命之需,健康之需。阳气对于人体而言,它是维系生命的根本,其重要性就像自然的天与日一样。
5张存俤谈附子
仲景为善用附子第一人,《伤寒论》中用附子者有20方,37条;《金匮要略》中用附子有11方,16条。其用附子的指征主要是"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强调了脉、神两点,此为附子应用纲领,后世演绎出的一切用药指征概未离此。
此外,仲景还强调了"小便色白"亦是少阴病特点,《伤寒论》:"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吴又可释曰:"凡阳证似阴,外寒而内必热,故小便血赤;凡阴证似阳者,格阳之证也,上热下寒,故小便清白,但以小便赤白为据,以此推之,万不失一。"
南京中医学院黄煌先生长期研究《伤寒论》,总结出"附子证"和"附子脉",颇感切当:1.精神萎靡,嗜卧欲寐。2.畏寒,四肢厥冷,尤其下半身、膝以下清冷。3.附子脉--脉微弱(脉形极细,按之若有若无),沉伏(重按至骨方能按到),细弱(脉细如丝,无力),或脉突然浮大而空软无力。笔者以"微"(脉微细) 、"萎"(精神萎靡)、"畏"(畏寒)三字概括之。
当代伤寒名家陈慎吾(1897一1972)先生认为,肾阳虚以尺脉微为鉴定要点。
临床实际并非如此简单,绝非都是单纯的"阴象""阴色",而可能阴阳错杂,寒热混淆,真假难辨。这就需要鉴别真假寒热,阴证阳证,此乃应用附子的看门功夫,"火神派首领"郑钦安所谓"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一语道尽其义。他在《医理真传》之"钦安用药金针"中说:"予考究多年,用药有一点真机,与众不同。无论一切上中下诸病,不同男妇老幼,但见舌青,满口津液,脉息无神,其人安静,唇口淡白,口不渴,即渴而喜热饮,二便自利者,即外现大热,身疼头痛,目肿,口疮,一切诸症,一概不究,用药专在这先天立极真种子上治之,百发百中。若见舌苔干黄,津液枯槁,口渴饮冷,脉息有神,其人烦躁,即身冷如冰,一概不究,专在这先天立极之元阴上求之,百发百中。"
云南吴佩衡总结了阴阳辨证十六字诀,颇切实用:阴证--身重恶寒,目瞑嗜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兼见口润不渴或喜热饮,口气不蒸手。阳证--身轻恶热,张目不眠,声音洪亮,口臭气粗。兼见烦渴喜冷饮,口气蒸手。其中"兼见口润不渴或喜热饮,口气不蒸手"与"兼见烦渴喜冷饮,口气蒸手"亦十分重要,吴氏有时即是根据"渴喜热饮"或"口气不蒸手"之症而断为阴证,投用附子而起大症,切切不可小瞧。
上海徐小圃先生亦善用附子,其用附子指征是:神疲,面色白光白,肢清,脉软,尿清,便溏。临床只需抓住一二主证,即可放手使用。尤其小便清长者,常重用附子,如小便量少者,则改用肉桂。他指出:阳虚证端倪既露,变幻最速,如疑惧附子辛热举棋不定,必待少阴证悉具而后用,往往贻噬脐莫及之悔。笔者认为,这一点提示十分重要,值得玩味。
四川范中林先生尤其重视舌象,凡舌质淡或淡红、暗淡,舌体胖或有齿痕,舌苔白腻、灰腻、白滑者,即舌无热象者,均为附子或四逆汤的使用指征,不失为一大特色。
黄煌先生提出临床难以辨认附子证时,考察一下病人体质是有价值的。据此,笔者从神色形态及平素感觉入手归纳了判断阴寒体质与阳热体质的纲领:
阴寒体质:神--精神萎靡,目光无神,面带倦容。色--面色晦暗或暗黄,无光泽。形--形体偏胖,肌肉偏松,或有浮肿。态--喜静厌动,容易疲倦,但欲寐。平素表现--畏寒喜温,四肢发凉,或腰以下凉冷。大便偏溏,小便清长。口和或喜热饮。
阳热体质:神--亢奋、易烦躁,焦虑,失眠多梦。色--面色潮红或红黑,有油光,目睛充血、多眵,唇红。形--偏瘦,体格较强健。态--亢奋、好动。平素感觉--口干口苦,喜凉恶热,喜冷饮。皮肤常有疮疖。便干,小便短赤。
恽铁樵先生对伤寒理论有许多独特见解,尤对少阴寒化证运用附子积累了很多经验。他认为少阴寒化证急用附子的关键在于掌握辨证要点和时机,对附子的应用提出了三条辨证依据。
l、辨脉:以"脉硬有汗"为特征。少阴寒化证是心肾阳虚,寒邪偏盛,通常以"脉徽细"或"脉沉而微细"为主要脉象。而"脉硬"是指脉紧,与太阳病寒邪在表,脉紧无汗相反,脉紧有汗,多伴有恶寒、蜷卧、四肢厥逆、下利清谷等症。仲景云:"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因此"脉硬有汗"是少阴亡阳危证,较"脉微细"为甚,应急用附子回阳救逆。
2、辨舌:以"舌色干枯"为特征。少阴寒化证津液不伤,表现为"口中和"。舌色干枯如荔枝壳,色紫棕如劫津状,是肾阳虚衰,津不上承所致。正如《伤寒本旨》所云:"(舌)干燥者,阳虚不能化津上润也。"而非阳证热盛,津液受劫的舌色干绛,故可用附子温阳化津。
3、辨汗:以"肌肤津润"为特征,少阴寒化证,肌肤津润汗出,是阴盛阳衰,虚阳外越之象。若大汗淋漓,发润肤凉是阳气将脱之危候,不易挽回。只有在汗出津润而头发不湿的情况下,急下附子同阳固脱,方有生机。.
恽氏认为少阴证,附子固然可以挽回,然限于脉不乱、面不肿、气不急、汗不润发之际。四症见其一者,即属难治,有其二则预后不良。他将亡阳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腕背与手背先冷,此为亡阳之征兆;第二、手腕肤凉,全手皆凉,此为亡阳之证,用附子最有效;第三、四肢逆冷,冷过肘膝,此为亡阳危侯,急进附子,犹可转机;第四,体温外散,肌肤冷,涣汗出,此时阳气已绝,再用附子难以挽'回。笔者认为,这些经验十分宝贵。以上各家各有见地,综合一下,笔者觉得还是从神色形态口嗜二便舌脉等方面归纳更有条理。
二、剂量:
张仲景用附子,生者用于回阳救逆,炮者用于温经扶阳、散寒除湿。考仲景附子用量,一般用一枚,中等量二枚,最多则用三枚。按一枚20~25克计算,也不过80克左右。
四川王渭川先生认为:"熟附片必用至6O克方有疗效。"
火神派诸家用附子多为大剂量,祝味菊用附子少则12~15g,多则30g。吴佩衡、范中林、刘民叔、陆铸之等一般都在30克以上,尤以吴佩衡、范中林用量更是惊人,多至100g、200g、300g,最多用至450g,笔者先前作过介绍。其附子用量,确有过人胆识,至今在云南等地仍有一定影响,据云南楚雄州中医院王慕尼先生介绍:"目前云南习用附子往往是大剂量(100~250克),且煎煮时间达四、五小时。" 但王慕尼本人却"与此相反",行医迄今近五十年,每用附子都基本上是小剂量(10-20克),冷水快速煨,临床证明有省药、省时间、高效、速效、安全之诸多好处。其理由是考仲景运用附子,最大剂量是"附子三枚",按一枚20~25克计算,也不过80克左右;中等量二枚;一般量是一枚(《长江医话》) 。
三.常用配伍:
四逆汤是以附子为主的代表方剂,附子与干姜、甘草配伍,其生物碱发生化学变化,毒性大大减低。此是附子的最重要配伍,又称"仲景附子配伍法"。考火神派诸家如吴佩衡、范中林等用附子时,最常见的配方就是四逆汤,吴佩衡更经常加入肉桂,称为"回阳饮" 。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创温脾汤,将附子、大黄、人参、干姜、甘草熔于一炉,功在温补脾阳,攻下冷积,这是对张仲景大黄附子汤的发挥。近人用于急性菌痢、慢性肾炎,疗效很好。
宋代陈自明《妇人良方大全》中的参附汤,为回阳固脱的代表方剂,是抢救心力衰竭的主方。还有魏岘《魏氏家藏方》中的芪附汤,被后世立为益气温阳、回阳救逆的主方。近年来中药新剂型不断涌现,以附子为主的新制剂就有参附注射液(红参、附子)、参附青注射液(红参、附子、青皮)、芪附注射液(黄芪、附子)、四逆汤注射液(附子、干姜、炙甘草)等。
张景岳依"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之旨,创右归饮、右归丸,将附子、肉桂与熟地、枸杞、山萸肉等相伍,被推为调节阴阳的代表方剂。
明·陶节庵《伤寒六书》中立回阳救逆汤,方中既有回阳救逆的附子、干姜、肉桂,又有益气生脉的人参、五味子、炙甘草,还有麝香,增强了温通开窍作用。
王清任所创的急救回阳汤,将附子、干姜与桃仁、红花配伍,诚为回阳救逆法与活血化瘀法组方的典范,为治疗心衰、挽救生命开拓了一条新路。
高手能把附子驯服得俯首听命,用它的退阴回阳之功,起死回生之力,追复散失之元阳,收到立杆见影之效。后世如祝味菊深得附子配伍之妙,他说:"我用附子可任我指使,要它走哪条经就走哪条经,要它归哪一脏即归哪一脏。奥秘就在于药物的配伍与监制,引经与佐使。"其常见配伍如附子加磁石,温阳加潜镇,是其最常见配伍,十有七八,既具强壮之功,又能抑制虚性兴奋;附子加枣仁,兴奋加镇静,辛通加酸收,能调节心血管糸统植物神经之紊乱,治心动过速、早搏有效;附子加知母,辛热加甘寒,有温润作用,可治热性病心阳不振而兼口渴欲饮者。更奇者,他还把石膏与附子同时使用,一以清热,一以扶阳,使其各行其道。对湿温伤寒(肠伤寒)症见高热、神昏,舌黑唇黑,也用附子,但与地黄配伍。很显然,这些配伍都是仲景从未用过的,颇有创见。
现代姜春华先生亦善用附子,认为许多慢性疑难杂病,尤其是慢性炎症用常法清热解毒不效,原因在于久病体虚而湿热火毒不解。他从仲景乌梅丸、苡附败酱散诸方寒温并用得到启发,打破常规,温清并用,补泻兼施,体病同治,亦为善用附子大家。
当代何绍奇先生用附子时,多加生姜30克,蜂蜜1两,可以减低毒性。
半夏、附子同用的机会很多,但历来有不同意见。近代习惯及当今教材,多认为半夏附子相反而不能配伍应用。盖其源起于乌头反半夏、栝楼、贝母、白芨、白蔹之说,为古代"十八反"之一。但并没说半夏、栝楼等反附子。川乌系附子的母头,但这是两味药,说附子也反半夏、栝楼等,便是"株连"了。何况乌头半夏同用,在医圣张仲景已开先例。《金匮》治虚寒腹痛的附子粳米汤,由附子、半夏、粳米、甘草、大枣组成。当代名家叶橘泉教授评附子粳米汤,谓半夏"去胃之积水",该方之妙就在"附子半夏相伍","二者缺一,效即不佳"。半夏附子配用历有记载,如《千金方》之半夏汤、附子五积散;《证治准绳》之小半夏汤;《张氏医通》之附子散等等,均是半、附同用。当代名医姜春华、朱良春、颜德磬诸先生都曾郑重地撰文驳斥过半夏反附子之说。另据陈馥馨统计,在《普济方》和《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中含十八反组对的共411方,以半夏配附子方数最多,达163方,可见其配伍应用的普遍性了。
四.附子煎法:
吴佩衡用附子必久煎3小时后先尝,半小时后不麻口,才与它药同煎服之。他用附子特点有三:一是用炮制附子;二是与干姜、上肉桂(研末泡水冲入)配伍使用;三是久煎(大剂量煎3个小时以上)。
四川龚志贤:"附子重在煮透,煮至入口不麻,就无毒性反应了。余用制附片30克以上者,必须先先煮一小时,用量在60克者必须先煮2小时,以上以入口不麻为度。"
刘民叔:"炮用附子,先煎一时;生用附子,先煎三时,必依时煎足,否则发麻,令人不安。"在强调运用附子治痿的同时,提出绝不容有阴凝寒凉之药掺杂其间,认为"已成痿壁?者,再以清凉为治,即可碍阳明运化之机,致生气日促,痿疾难愈矣。"
大剂量用附子,必须先煎1~3小时以上,再入它药同煎,这已经成为多数医家共识。实验证明,附子经长时间煎煮后,乌头碱水解为乌头原碱,其毒性显著降低。有资料表明,附子经加热处理后,毒性仅为原来的1/200。但其强心成分经煎煮后不被破坏。(见吕兰薰等《常用中药药理》)
但也有人提出异议,四川万县地区杨德全称:历代本草都认为附子有毒,内服需制后久煎,否则容易中毒。余遵前贤所言,凡用附子,必先煎一小时以上,"但所获效果极差",如曾治一少阴阴盛阳衰证,急投四逆汤,症情依然如故。余苦苦暝思,《伤寒论》四逆汤方后注云:"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仲景明示水由三升熬至一升二合,表明时间不长,并末先煎。遂以原方2剂,诸药同煎半小时,药后效如桴鼓。因此,使用制附子小剂量(15-20克),不需先煎久煎,与它药同煎3O分钟即可,经过临床应用,"未发现中毒现象,而且疗效较好。" 当然大剂量使用时,仍以先煎久煎为好(《中医杂志》87年12期) 。
云南楚雄州中医院王慕尼先生也认为:附子煎法仲景虽未明训,但联系整个《伤寒杂病论》262方,用今天的话说也就是配合他药同时水煎。凡是大剂量用附子者都是垂危至极的病人,在这紧急情况下,再煮四、五小时又怎能救急?王氏经验是,附子的剂量以年龄分四个等级,2~5岁用5克,6~9岁用10克,1 0~15岁(及60岁以上)用15克,16岁以上成人用20克。凡用附子的方剂,附子均与其他药同时下锅,加冷水用中火煎煮15~20分钟后,即可服第一次,以后二、三、四次的煎服法依然同上,为了急救方便,可先服粉剂,继服汤剂加粉剂。具体步骤:将附片用细砂炒炮,研细粉备用。凡遇身凉脉绝的垂危病人,急将附片粉5克开水冲服,与此同时另用复方煎剂回阳固脱,益气救急,这是治疗急证的有效方法(《长江医话》"附子煎药方法谈") 。
五.注意事项:
研究已知,附子含有乌头碱、次乌头碱等六种生物碱。这些物质有显著的强心、利尿、兴奋迷走神经中枢及消炎镇痛作用,但其毒性甚大,其毒性主要是对神经与心脏的损害。中毒时间一般在服药30分钟后出现,长者1~2小时左右。开始见口唇、舌及肢体发麻,继之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进而昏迷,四肢及颈部肌肉痉挛,呼吸急促,肢冷脉弱,血压及体温下降,心律不齐,多发性室性早搏,严重者可突然死亡。中毒的直接原因是生用、过量及饮用附子(包括乌头)酒制剂等。
怎样避免附子中毒?有人提出:1.必须用炮制过的附子,禁用生品;2.严格掌握适应证,不可随意使用含有附子的单验方(特别是含有乌头的中成药);3.严防超量用药。张仲景用附子约分三等用量。取附子温经散寒止痛时,用18~27g;温补脾肾阳气时,用9~18g;用于寒热夹杂、虫积寒聚时,用6~9g。4.大剂量用附子,必须先水煎1~3小时以上,再入它药同煎。实验证明,附子经长时间煎煮后,乌头碱水解为乌头原碱,其毒性显著降低。有资料表明,附子经加热处理后,毒性仅为原来的1/200。但其强心成分经煎煮后不被破坏(见吕兰薰等《常用中药药理》,陕西科技出版社1979年12月版)。
使用附子的"五禁"和药后"三问":由潘青海先生提出,以便准确掌握附子的使用。五禁--面赤;舌红苔黄燥;谵狂心烦乱;尿短赤;脉数实。这5种临床表现为阳热实证,绝对不能用附子。但临证要与假热证区别,如面红如妆,语言重复而低微,脉浮大无根等,这些是虚阳上越证,亦称戴阳症,可以用附子引火归原。三问是:服后睡眠、小便、动静三方面的变化,如三症亢进,则附子减量或停用。即病人服用附子后,睡眠安然,尿量增多,活动自如而无躁动不安状,为正常反应。反之,则应考虑为附子的禁用病证。这"五禁"和药后"三问"确实具有指导价值。
附子中毒解救方法:1.用高锰酸钾或浓茶反复洗胃;2.以迷走神经兴奋为主要表现者(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用阿托品;对异位心律失常(室早、室速)明显者,则应用利多卡因,如两者皆有,可同用之;3.电击转复;4.相应对症治疗;5.中药解救方为:金银花30g,绿豆100g,生甘草60g,水煎内服;或蜂蜜内服,每次120g,必要时可服至500g。
- 文章归档
-
- 2020年11月 (60)
- 2020年10月 (312)
- 2020年9月 (304)
- 2020年8月 (315)
- 2020年7月 (314)
- 2020年6月 (292)
- 2020年5月 (316)
- 2020年4月 (303)
- 2020年3月 (312)
- 2020年2月 (282)
- 2020年1月 (312)
- 2019年12月 (312)
- 2019年11月 (196)
- 2019年10月 (240)
- 2019年9月 (292)
- 2019年8月 (221)
- 2019年7月 (90)
- 2019年6月 (98)
- 2019年5月 (102)
- 2019年4月 (1607)
- 2019年3月 (2200)
- 2019年2月 (359)
- 2019年1月 (382)
- 2018年12月 (213)
- 2018年11月 (299)
- 2018年10月 (300)
- 2018年9月 (302)
- 2018年8月 (302)
- 2018年7月 (312)
- 2018年6月 (301)
- 2018年5月 (313)
- 2018年4月 (305)
- 2018年3月 (315)
- 2018年2月 (287)
- 2018年1月 (303)
- 2017年12月 (312)
- 2017年11月 (297)
- 2017年10月 (306)
- 2017年9月 (311)
- 2017年8月 (309)
- 2017年7月 (164)
- 2017年6月 (86)
- 2017年5月 (105)
- 2017年4月 (105)
- 2017年3月 (101)
- 2017年2月 (93)
- 2017年1月 (88)
- 2016年12月 (92)
- 2016年11月 (92)
- 2016年10月 (94)
- 2016年9月 (93)
- 2016年8月 (86)
- 2016年7月 (92)
- 2016年6月 (87)
- 2016年5月 (91)
- 2016年4月 (101)
- 2016年3月 (102)
- 2016年2月 (92)
- 2016年1月 (93)
- 2015年12月 (95)
- 2015年11月 (90)
- 2015年10月 (97)
- 2015年9月 (100)
- 2015年8月 (91)
- 2015年7月 (95)
- 2015年6月 (86)
- 2015年5月 (98)
- 2015年4月 (96)
- 2015年3月 (94)
- 2015年2月 (85)
- 2015年1月 (94)
- 2014年12月 (87)
- 2014年11月 (79)
- 2014年10月 (104)
- 2014年9月 (90)
- 2014年8月 (83)
- 2014年7月 (99)
- 2014年6月 (87)
- 2014年5月 (94)
- 2014年4月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