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

力学哥巍巍秦岭,幽幽紫玉-三秦地质

发布时间: 2019-03-25 浏览: 255

力学哥巍巍秦岭,幽幽紫玉-三秦地质

力学哥
对秦紫玉的了解与收藏,是玉文化爱好者最重要的精神食粮,经过玉文化界爱好秦紫玉的数位专家及民间爱好者的多年研究和发掘,秦紫玉的文化脉络逐渐清晰的展现在世人面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隐藏在秦紫玉背后的文化脉络。


华夏文明以礼乐为制度,以易经八卦、丹书朱文、上古汉字为源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在历史上一脉相传。华夏文明的思想核心是神道设教、礼乐教化,严华夷之辨,推崇仁义礼智信。最为重要的是华夏文明也是现今唯一流传有序,从未间断的人类文明。中国玉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文明结晶,横观世界各国文明史,玉的产生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陕西古代文明是研究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窗口
中国玉文化的根源可追溯到山顶洞人时期,当时已经形成原始石崇拜的文化,山顶洞人使用的穿孔石珠和石坠等辟邪物可称为灵石玉的始祖。石器时代,玉本身就有装饰性和一定的社会功能,既可用作饰物,同时还是礼仪的体现,它标明了持有者的身份和地位。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玉石又成了财富的象征。早在2.8万年前的山西峙峪遗址中就出土过一件装饰精美的石器饰物,显示了制作者高超的技术。我国目前出土文物中最早的一块玉器,为距今8000年前内蒙兴隆洼文化中的玉玦。
▲陕西省洛南县丹江
秦紫玉在使用之初,就是与中国统治者的政治需求和阶层审美相结合的,但是由于后世对古籍资料的破坏,加之社会各个阶层需求者对玉的使用和消耗,使它的身影随之模糊。所幸在目前传世的各类记载地理和玉器的古籍中,仍可见到有关秦紫玉的信息,它的身世也将在随后的研究中逐渐清晰。
中国原始社会曾存在玉图腾的阶段,表现为中华民族的先民曾经用带有某种含义的玉刻制品作为民族的标志,历史文献中也的确有这方面的记载,成书于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山海经·西山经》中记载:“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峚山(在现在陕西省洛南县境内),丹水(尧时即名丹水,就是现在的商洛丹江)出焉,西流注入稷泽,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源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是生玄玉。······黄帝乃取峚山之玉荣,而投钟山之阳。瑾瑜之玉为良,坚粟精密,浊泽而有光。五色发作,以和柔刚。天地鬼神,是食是飨;君子服之,以御不祥。”这段文字是目前已知最早记录秦紫玉特点和产地的文字,从文中可见黄帝时期即把秦紫玉作为仙药使用,并对其色彩、质地特征和作用做出确切的描述。而秦紫玉仅在商洛市洛南县的石坡、石门和巡检三镇发现也与秦紫玉的相关记载相吻合。
黄帝:
(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
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
作为玉器的最高级使用功能,玉器服务于社会等级制度,而以玉器显示等级差别的现象,始于新石器时代,如红山文化墓葬,以多件不同的系列化葬玉,表示出墓主的身份尊卑。
《周礼》、《礼记》等先秦文献,记载了西周有关体现等级功能的玉器的名称、形制、规格和用途。如《周礼》载:“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以圭的尺寸大小和璧面纹饰的不同来区别身份的高低。
秦文化是我国法治思想和政治文化的典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发源于中国西北部的秦国故地,在西周时期,它由宗族文化逐渐发展成为区域性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它升华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文化;在秦国统一中国后,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它又上升为占居主导地位的全国性文化。在以后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秦文化的要素又转变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秦文化将“玉”视为宝,非常重视收藏玉器,秦始皇在统一全国之前,就收藏“昆山之玉”“和氏璧”“明月之珠”等玉珠;同时秦朝还非常重视祭典礼玉,秦始皇到处巡游,每到一地都要祭祀天地四方及列祖列宗,而祭祀多必用玉;另外秦文化非常重视陈设玉器,据记载,秦咸阳宫有大量玉宝器,1976年陕西省西安市西郊东张村秦阿房宫遗址出土的玉杯,既可实用,又能陈设。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凤舞九天:凤为百鸟之王,出於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清高灵性,与大自然的万象所融合,古人言天有九重,九天为仙人居住,至高至尊也。
总之,为等级制度服务的玉器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极大重视,并加以严格控制,这是我国古玉史上的一个重要方面。
儒家文化

秦紫玉在儒家文化中是求知、上进、爱情忠贞的象征,儒家文化是以儒家学说为指导思想的文化流派。儒家学说为春秋时期孔丘所创,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仁、义、智、信、乐、忠、天、地、德等。儒家学说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以及孔子后学的发展和传承,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中国玉文化的深层观念中,无不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以此为基础,古人提出了 “君子比德于玉”,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等学说,古语有“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之说。
道家文化

▲中国道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任法融道长为紫绿玛瑙(秦紫玉)题词。
道教,中国本土宗教,一直被视为国教之本,它自创立之初就与紫玉结下了不解之缘。道家文化以紫色为天道正色,代表修为的最高层次,素有“紫气东来、天降祥瑞”之说。
相传道家创始人太上老君是祥瑞的化身,初始为紫色苞体,状如李,顺细流而下,被其母李氏当作李子误服,遂怀孕,怀胎81年,破肋而出,天地尽染紫气。汉朝时期,张道陵(张天师)继承道教,并使道教进一步发扬,道教信众甚广,结庐炼丹之风盛行,为得到更高的修行效果,人们开始采掘秦紫玉,为炼丹修炼之用。
紫色亦为帝王之色,“大道行焉,大富大贵”,纵观历史,除周代以外,所有朝代均以紫色为国之正色。
·end·
图文|朱蒙
责编|康璐燕、贺春艳(实习)
审核|刘一叶、刘社虎
点击关注“三秦地质”
投稿邮箱
kly@sxsgs.com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