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

力学哥左传|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千古书摘

发布时间: 2019-03-27 浏览: 293

力学哥左传|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千古书摘

力学哥
译文:善不可丢失,恶不可滋长。
先讲两个《左传》中记载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
郑庄公出生的时候难产,吓到了他的母亲武姜,因此武姜很厌恶他,而偏心他的弟弟共叔段。
武姜多次向他们的父亲郑武公请求立小儿子为储君,郑武公没有答应。待到郑武公去世,郑庄公继位,武姜立刻去为小儿子请求封地。最开始想要一个军事要塞,被拒绝后要了京地。人们称共叔段为“京城太叔”。
京邑乃郑国大邑,城垣高大,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共叔段到了京邑,就开始整顿军备,加高城墙,并在母亲的帮助下不断地逾越礼制,密谋夺位。
看见太叔段招兵买马,超标加固城防,郑庄公的臣属和其他弟弟劝郑庄公不要放任太叔段的势力发展壮大,否则君位难保。郑庄公只说是母亲想要这样,自己无法违逆,并宽慰他们道:多行不义必自毙,得人不得心,反而会崩溃,等着看吧。
当太叔段自以为已经万事俱备,定好夺位日期时,郑庄公派出军队将其一举击溃。太叔段遭到自己封地的人叛离,又被郑庄公一路追击,逃出郑国。
因夺位之事是武姜与太叔段一起密谋,并且原本打算做内应为其开城门,郑庄公把武姜安置在城颍,并且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到死后埋在地下),不再见面!”
第二个故事:
同时期的卫国,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情。
卫桓公有个异母弟弟名叫州吁,是父亲卫庄公的宠妾所生,从小受到格外的宠爱,养成了骄奢的恶习。有个叫石碏的大夫劝卫庄公:如果想立州吁为太子,就确定下来;如果宠爱全都给州吁,太子却是别人,必定会酿成大祸。卫庄公没有理会。等到卫桓公继位,石碏就主动退休了。
卫桓公继位的第二年,便降低了州吁过高的禄位。一向恃宠放纵的州吁哪里咽得下这口气,他逃到国外,后来听说郑国太叔段的事情,同病相怜,吸取太叔段夺位失败的教训,暗杀了毫无防备的卫桓公,自己坐上君主之位。
州吁杀兄夺位后,无法服众。他的一个亲密同党正是石碏的儿子——石厚,便去问父亲该怎么办。石碏曾经不准儿子与州吁来往,但劝不住,现在儿子来求助了,石碏便告诉他说朝觐周天子就能获取官方认可,让他们去找深得周天子宠信的陈国国君做中间人。
州吁一行开心地上路了。可是他们忽略了一件事:卫桓公的生母是陈国之女,州吁杀了卫桓公,与陈国结下了杀甥之仇。石碏利用这个矛盾,诱骗州吁等人至陈国,借陈国之力将他们擒获,除掉了他。在除掉州吁之后,石碏派家臣去把儿子也杀掉了。

这两个故事,都是低位者得到宠爱超过高位者而导致的惨剧。郑庄公与卫桓公的不同结局,与他们父亲的态度密切相关。
郑庄公虽被母亲厌恶,但拥有父亲的正确教导与坚定支持;弟弟则是在母亲错误的溺爱下长大,也没有父亲的支持。一个在正道上不懈努力,一个在恶习上一条路走到黑,二人相争的结局其实早已注定。
卫桓公虽不是正宫亲生,但被正室夫人视如己出,得到的母爱不会低于庶出的弟弟;但父亲把表面的宠爱都给了弟弟,却又不肯立弟弟为太子,为日后埋下了祸乱的种子。
当一个人得到很多宠爱却地位不高时,是很难心理平和的。
恃宠而骄,接下来骄奢淫逸就会找上门;一个骄横跋扈的人,却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地位,便会心生怨恨。
再然后,这颗不甘居于他人之下的心燃起熊熊烈火,恶之火,如同星火燎原,一发而不可收拾。
我认为,卫庄公并不是真爱州吁,否则不会给他过高的期望之后又让其失望。宠爱他,更有可能是为了制约太子。因为这是人性:男人最爱哪个女人,就会最宠谁的孩子,并且给他们最好的待遇。
历史上的许多君主也都逃不过这种人性,表现为:让最爱的女人居正宫,立她的孩子为太子。如果没有这两样,那么空口说的全都是假话。超标给其待遇,却不肯给地位,这种做法会让对方心理不平衡,是在害他。
这也是为什么现代婚姻中,人们强调女人一定要嫁给爱你的人,因为只有父亲爱母亲,才会真的爱孩子。

再看郑庄公和石碏,两人都有“灭亲”之举。但历史上对他们的评价,褒贬不同。
郑庄公的评价不好,主要是人们认为他在处理弟弟的事情上,“纵其欲而使之放,养其恶而使其成”。
从头至尾,郑庄公都对太叔段的所作所为了如指掌,并布好防备,说明他一直在监视太叔段,也有能力随时对其进行打击。然而,他却等到太叔段犯下谋逆大罪才动手,很明显是要将太叔段一举歼灭,不给其改过自新的机会。这被人们认为是郑庄公故意滋长弟弟的恶习,使其一步步走向灭亡。
我想,在那个遵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社会背景下,从武姜想要立小儿子为储君时,他们兄弟二人就已不再是亲兄弟,而是政敌了。更何况后来武姜与太叔段密谋除掉郑庄公以夺位,这哪里还是一家人。
再者,郑庄公从小就不被母亲喜爱,母亲偏心弟弟。父亲过世后,即使郑庄公想管教弟弟,中间也有母亲掣肘。在武姜极度宠爱太叔段而厌恶郑庄公的情况下,想要仅仅限制太叔段的逾越之举,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大人惹的祸,实在不该由孩子来背锅。
相比之下,石碏作为一家之主,并没有郑庄公那样的为难之处,却不能在儿子小的时候加以正确引导,以至于亲生儿子同州吁为伍,无法规劝,终致犯下大错,丢了性命。
后来,石碏因“大义灭亲”被世人称颂。其实,历史上有过“灭亲”之举的人还有杀子献糜的易牙、杀妻求将的吴起,以及无数杀子的皇帝和弑父的皇子。
这些“灭亲”的行为原因各不相同,内核却是一致的:在互相冲突的二者之间趋利避害,或在两害之间取其轻。说得直白点,即所求之物的价值与家庭成员的价值孰轻孰重。如果在他看来,所求之物比家庭成员更重要,就会为自己的追求而“灭亲”,反之则不然。
人们为追求其他事物而抛弃家庭成员,多半会被世人诟病。只不过因为石碏趋的是“义”,利人利己,利国利民,所以得到的评价才不同于易牙、吴起以及那些父子相害、手足相残的皇族。
印度有一部根据同名史诗改编的神话剧《摩诃婆罗多》,在这部剧里,王后贡蒂曾说:“来自陌生人的伤害可以原谅,但来自家庭成员的伤害绝不能被宽恕,因为那是世界上最深的恶意。”
第一个故事的最后,郑庄公后悔了,于是在地下挖了一条隧道,把武姜接了回来。
这是一个从小不被宠爱的孩子的心酸,即使他已成年,即使他是春秋初期之“小霸”的郑国国君。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