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

力学哥巍山有位老奶奶:3000多个小生命经她之手来到这个世界发出第一声啼哭-东阳日报

发布时间: 2019-04-05 浏览: 180

力学哥巍山有位老奶奶:3000多个小生命经她之手来到这个世界发出第一声啼哭-东阳日报

力学哥
有这样一位老人,
曾经3000多个小生命,
在她的努力下“哇”地哭出了第一声。
现在,她自己不能说话了,
谁能让她重新开口说话。
REC
11月30日,小雨,微凉。下午1点多,我们来到巍山医院时,吕菊芬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她的鼻子上插着插管,手上戴着特制的手套,两只手无意识地左右来回摆动。医生说,给吕菊芬戴上手套,是为了防止她将鼻管拔掉。

吕菊芬的眼睛一直睁着,但对周围的环境毫无反应。她病了,病得不轻。
“妈,下午我带你去做高压氧,快点醒来吧,你已经两个多月没和我们说话了。”吕菊芬的二儿子吕英明轻轻走到母亲床前,他紧紧握着母亲的手,喃喃地说:“这段时间,来看望你老人家的村民特别多,当年,你为大家做了这么多好事,大家记着你的好,都盼望着你早点恢复意识。”
山区交通不便爱上接生工作
吕菊芬今年86岁,巍山镇象岗村人。今年8月底,吕菊芬因再次脑梗住进巍山医院,此后,她就没有开口说过话。
在象岗一带,吕菊芬在乡亲们的眼中是个名人,特别受人敬重。原来,在那个缺医少药的艰难年代,作为乡村赤脚医生的吕菊芬担负着十里八村的产妇的接生任务。
吕菊芬的丈夫吕志文是名军医。退伍后,在当时的歌山镇卫生所做了一名外科医生。有一次,吕菊芬去卫生所时,看到了一名产妇,想到受条件所限,山区村民生孩子有诸多不便,于是萌生了当接生婆的想法,没想到她的想法得到了丈夫的大力支持。
吕菊芬认真地跟着吕志文学习接生方法,一段时间后,刚好邻居要临盆了,成为了吕菊芬的第一个接生对象。此后,她喜欢上了这个迎接小生命的工作,而且一发不可收拾。
不论刮风下雨都是有求必应
遇到接生难题,吕菊芬就去请教吕志文,随着经验的积累,她的接生技术与日俱增。为了让自己在接生方面更专业,后来,吕菊芬在公社的安排下,特意去磐安培训了半个月。
在吕菊芬培训的这段日子,吕志文的工作也非常忙碌,他们的五个孩子没人管,在半饥半饱中度过了十几天。吕菊芬培训回来后,发现家里的桶里都倒着半生不熟的米和面,为此,她的心里内疚极了。
随着吕菊芬接生的小生命越来越多,她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我们在一路走访的过程中,提起吕菊芬,大家就赞不绝口,说她是个大好人。村里的老人说,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半夜三更,谁家有产妇要生小孩,只要叫一下吕菊芬,她是有求必应,从不回绝。当年,象岗附近的大约20个村庄,找吕菊芬接生的家庭至少有90%以上,大家信赖她,尊敬她,因为她是一个个小生命的“守护神”。
象岗村寺后坪位于巍山镇西侧,四周峡谷连绵,交通十分不便。那个年代,连手电筒也没有,遇到产妇家属来找吕菊芬,哪怕是半夜,她也会马上从床上爬起来,打着灯笼,背上她的药箱,翻山越岭去接生。
生孩子是大事,有的人家因为忙着照顾产妇,忘了送吕菊芬回来。吕菊芬从不计较这些,就摸着山路,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回家。

脑梗失去意识 众人期待“苏醒”
有一年下雪天,产妇家属半夜来敲门,请吕菊芬去接生,她二话不说,迅速起床,背起药箱就走;有一次,吕菊芬忙着为孩子擀面条,不巧,有产妇要生娃了,吕菊芬立即放下手中的活前往。等到她回来已是第二天傍晚,孩子们比划着告诉她,因为不会擀面条,他们吃的都是比手指头还粗的面条。
因为吕菊芬和丈夫把更多的时间都花在了工作上,他们没有太多的精力照顾孩子,大女儿在13岁时就不读书了,开始分担家务。
“母亲30来岁做接生工作,做了30多年,这30多年,她至少接生了3000多个小生命。”吕英明说:“有的家庭有好几个孩子,都是母亲接生的。其中有个产妇,生两个女儿都遭遇了难产,母亲的细心和丰富经验,使产妇孩子们过了鬼门关,也因此,母亲几乎成了乡亲眼中的‘送子观音’。”
“我听母亲说,我就是吕阿婆接生的。”巍山医院护士吕湘英说,她今年45岁了,母亲告诉她,当年帮忙接生的吕阿婆特别有耐心。晚上10点多,母亲没费多大劲,就顺利地生下了她。
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吕菊芬,吕湘英难过地说:“阿婆脑梗后,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希望好人平安。”
这段时间,每到周末,家人就会带着吕菊芬回家里一趟。希望回到熟悉的环境里,有助于她早日恢复意识。每到这时,看望吕菊芬的村民们一波又一波,他们诉说着当年的接生故事,念着她的好,希望她能尽快恢复健康。
记忆丨义务接生小生命 看见鸡蛋就害怕
吕家的五个孩子都知道母亲害怕吃鸡蛋,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吕菊芬为乡亲们接生孩子,从来分文不取,都是义务工作。乡亲们过意不去,总会留她吃碗点心,这份点心少不了是索粉鸡蛋。
因为接生,再加盛情难却,吕菊芬吃了不少的鸡蛋,以至于后来看到鸡蛋就害怕。因而,她在自己的家里,从来不吃鸡蛋。
吕菊芬身兼数职,她是妇女主任、赤脚医生、接生员,她将自己大半的时间和心血都花在了工作上。
如今,接生员已经随着那个时代远去,但吕菊芬的接生故事却在巍山镇象岗一带传为美谈,成为一份永不褪色的记忆。
记者 陈林旭 黄保平 胡媛 孙振华


本文编辑:黄瑶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