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

力学哥巅峰权威解读一号文件!指明乡村旅游六大发展方向与发展保障-巅峰智业

发布时间: 2019-04-06 浏览: 169

力学哥巅峰权威解读一号文件!指明乡村旅游六大发展方向与发展保障-巅峰智业

力学哥
01
明确六大方向
1、重精品——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
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统筹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科学布局近远海养殖和远洋渔业,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
2、重生态——注重乡村生态优势转化
加快发展森林草原旅游、河湖湿地观光、冰雪海上运动、野生动物驯养观赏等产业,积极开发观光农业、游憩休闲、健康养生、生态教育等服务。创建一批特色生态旅游示范村镇和精品线路,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
3、重产业——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支持主产区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在乡村旅游方面重点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
4、重传承——推进农耕文化遗产的保护与适度利用
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等传承发展。
5、重扶贫——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既不降低扶贫标准,也不吊高胃口,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精细的工作,坚决打好精准脱贫这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攻坚战。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
6、重监管——完善市场准入和监管
对利用闲置农房发展民宿、养老等项目,研究出台消防、特种行业经营等领域便利市场准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管理办法。
02
夯实六大保障
1、农业产业保障:更特色、更安全、更科技、更优质
要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完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重点提高基层监管能力。
2、设施环境保障:更便利、更卫生、更美观、更联通
要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挡升级。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广一事一议、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农民对直接受益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
乡村环境方面,强调要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护保留乡村风貌,开展田园建筑示范。实施乡村绿化行动,持续推进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坚持不懈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生态环境方面,强调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要把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要扩大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促进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
3、规划保障:加强规划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
强化乡村振兴规划引领。制定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分别明确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2022年召开党的二十大时的目标任务,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部署若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各地区各部门要编制乡村振兴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或方案。加强各类规划的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
4、土地保障:进一步完善设施农用地政策
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提下,允许县级政府通过村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优化村庄用地布局,有效利用农村零星分散的存量建设用地;预留部分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单独选址的农业设施和休闲旅游设施等建设。对利用收储农村闲置建设用地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给予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奖励。进一步完善设施农用地政策。
5、财政保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确保财政投入持续增长。建立健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优化财政供给结构,推进行业内资金整合与行业间资金统筹相互衔接配合,增加地方自主统筹空间,加快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乡村振兴。切实发挥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通过财政担保费率补助和以奖代补等,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力度。加快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强化担保融资增信功能,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乡村振兴。
6、人才保障:以乡情乡愁为纽带造就新农民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行医办学、捐资捐物、法律服务等方式服务乡村振兴事业。研究制定管理办法,允许符合要求的公职人员回乡任职。吸引更多人才投身现代农业,培养造就新农民。
(本文系巅峰智业原创,转载请注明。)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