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

力学哥巍巍太行烁群星(二)-西柏坡报_0

发布时间: 2019-04-15 浏览: 332

力学哥巍巍太行烁群星(二)-西柏坡报

力学哥
四、灿若星辰的文化名人在太行山孕育创作了传世名作

魏巍
说起平山,不但在这里战斗过的将军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那些以笔做刀枪的文人更是难以忘怀。因征集石家庄抗战文化有关资料,2005年的一个夏日和一个冬日我们两次在北京的西山拜访了当代诗人、著名散文作家、小说家魏巍。这位86岁的老人,至今担负着解放区文学研究会会长的职务,虽然耳朵很背,但熟悉的平山乡音他一下就听了出来。他亲切的拉着我的手说:“听到你的乡音非常亲切,一下子使我想起了在晋察冀工作过的日子。”
这位文坛泰斗1920年1月出生于河南郑州,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赴山西参加八路军,后转至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随八路军前线记者团到达晋察冀边区。晋察冀如火如荼的抗战情景激励着这位热血青年。1939年他在平山西部晋察冀司令部驻地蛟潭庄村创作了第一首长诗《滹沱河》。这成为他进入晋察冀的第一首成名作。这首诗歌由劫夫谱曲后很快由文艺团体在群众中传唱。1942年他又创作了长诗《黎明的风景》,这首诗因成功地表现了抗日斗争的生活而荣获晋察冀边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鲁迅文艺奖”。魏巍先生一生戎马生涯,创作了数不清的诗歌、小说、散文。1950年到1958年,他三赴朝鲜,写下了奠定其文学地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在汉江的日日夜夜》等名作。像人的初恋难以忘怀一样,尽管魏巍先生有着不同凡响的一生,平山只不过是他80多年人生历程中的一个瞬间,但是在他的记忆长河里却留下了抹不去的映像。他清楚地记着他刚从抗大毕业后战斗过的晋察冀;记着从山西翻过来的第一个村庄—蛟潭庄;记着深山里乡亲们淳朴的感情;记着平山这块热土上带给他的激情。同时,人们也不会因为艺术家的年迈而淡忘了他创作的歌曲。
“滹沱河/滹沱河/滹沱河里血泪多/东洋狗强盗/杀人满山坡/满山满谷血横流/鲜血流到滹沱河……滹沱河/流流流/流到天涯也有尽头/我们的血泪冤仇不能报/永远不能算罢休。”滹沱河水在流淌,几千年来子子孙孙靠着它繁衍生息。艺术家的作品也象滹沱河水一样流淌在无垠的大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田。
和魏巍一样,一些记者、作家、诗人、音乐家在和平山人民的共同战斗,共同生活中,建立了感情,激发了灵感,产生了传世之作。

周立波
曾创作过《暴风骤雨》的著名作家周立波,是最早向外界介绍晋察冀根据地的人。1937年9月,他陪美国海军陆战队情报官卡尔逊到晋察冀,并做他的翻译,在平山县北冶村,看到了徐海东旅痛击进犯日寇的战斗,并目睹了敌人烧杀抢掠的暴行。周立波赶到洪子店后,就把这段见闻写成《北冶里夜话》和《洪子店的劫后余烟》,向外界揭露日寇的暴行,介绍洪子店这场游击战与坚壁清野相结合的战例。在洪子店他还看到了徐海东为牺牲的战友万分悲痛的场景,令他十分感动,于是他就写下了著名的长篇通讯《徐海东将军》。
著名作家康濯,战争年代长期生活在平山。在他1988年的一篇回忆文章中写道:我是学习文学创作的,又追求艺术风格和语言的群众化,在与平山群众剧社的接触中深深为他们的泥土气、没有条条框框的艺术勇气和向上进取的朝气所感动。他说:“这‘三气’实在使我激奋难忘。”1945年他的小说《我的两家房东》发表了,小说取材于平山文都河中游的上庄村和下庄村,他以亲切朴实的文风诙谐风趣地反映了战争年代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由的方式和那个地区的民俗风情。小说一发表,深受读者欢迎和专家的好评,成为康濯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王莘
灿若星辰的名人,璀璨不朽的艺术非三两页纸张所能概括。被称为“擂鼓诗人”田间在平山写下了第一篇长篇叙事诗《亲爱的土地》;在诗坛上独树一帜的诗人商展思在平山写下长篇抒情诗《私语》;著名曲作家王莘在平山留下了《纺棉花》《儿童团》等名曲;以扮演白毛女一举成名的著名演员田华战争年代在平山长期生活,她曾多次深情地说“我是平山的女儿”……

田华
是什么样的动力在驱使着他们?是什么样的激情在呼唤着他们?述写至此,引用田间的夫人同样是作家的葛文女士一段深情回忆或许能探寻平山当年的魅力。她在《土岸时期的文学系》中写道“土岸崭新的环境,浓郁的青春气氛,和谐而又亲密的同志关系,牢牢地把每个同志的心团结在一起。那山巅上的纵情歌声,队前激昂的齐唱、轮唱,炕席边的低声问病,河边并肩激烈的论争,开饭时争抢大饼的嬉戏……土屋大娘拉着我们的手说‘好闺女’!啊!幸福的青春,给予了我们宁死不屈的力量。”
土岸,是位于平山县中部文都河畔的一个小村庄,1940年华北联大文艺部曾驻在这里,它虽然饱受战争的疮痍之苦,但不折不屈的活力却蕴藏在这里。葛文女士在文中用无限深情的笔墨写下了她在平山土岸村的感受:“土岸,这个傍山临水的山村,散发出的泥土香气沁人心田,一大批有志之士在这里受到锻炼,尝到了生活所赋予人的取之不尽的财富,时隔20年30年40年都使人眷恋。”土岸,只是平山县712个村庄之一。战争年代,平山的每一个村庄,每一道山沟里,都创造着奇迹,都蕴涵着催人奋进的活力。
五、“群众剧社”——文化战线上的“平山团”从大山里走出
2005年夏天,我们来到天津,拜访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张学新先生。张学新是平山大吾人,80多岁的年纪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听说我们来收集晋察冀的抗日战争文化资料,老人倍加热情,不但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文字资料,而且亲自带着我们到剧作家王雪波、音乐家王莘等家中拜访。虽然这些人都在80岁以上,但在他们身上,战争年代带给他们火热的青春,火热的向往,火热的生活的影子依然存在。张学新深情地为我们回忆了当年群众剧社成立发展的情况。
群众剧社是平山土生土长的剧社。它是在平山县委领导下,在青救会积极筹备下吸收部分青少年成立的。它成立于1938年1月。为了表达抗日的铁的意志和不惜牺牲的决心,剧社最初的名字叫铁血剧社。剧社的成员都是热血青年,他们把自己的名字里都加进了“铁”或“血”,如:血波、血星、血峰、血川、血明、铁夫、铁屏等。剧社的成员没有多少文化,不懂编剧、不懂表演,凭着他们的一腔热血和热情,不懂就学,不会就问。十年来,剧社不但走遍了平山的每一条山川,而且自编自演的节目轰动了晋察冀。令老同志最难忘怀的是:1948年4月中旬,群众剧社全体成员在阜平县为党中央演出,周恩来副主席和任弼时同志,坐在普通的小板凳上观看了演出。演出结束后,周恩来亲切会见了剧社的全体成员,他寓意深长的问大家:“天津、北平、上海、南京这些大城市,有很多电影、戏剧、文化事业。你们说,进城以后是我们领导他们,还是他们领导我们?”大家一时怔住了,有的同志悄声说了一句:“我们都是土包子么。”周恩来同志微微一笑,左手轻轻敲了下桌子说:“不要瞧不起土包子。我们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美帝蒋介石的飞机、大炮,土包子可以领导洋包子嘛!”周恩来还说:“大家应该做好准备,进城以后,是我们领导他们,而不是他们领导我们,是我们改造他们,而不是他们改造我们。”

杨润身
群众剧社是平山的骄傲。1948年12月14日剧社从平山北白楼出发,1949年1月16日奔赴天津。在陈荒煤、周巍峙等文化名人领导下参加了刚解放的天津市的宣传、接管工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剧社成员的歌声、笑声传遍天津的大街小巷。来自解放区的清新的文化气息弥漫在天津上空。来自平山籍的热血青年在战争中学来的本领在大城市得到了进一步发挥。张学新、曹火星等创作的《庆祝平津解放》《胜利的旗帜迎风飘》《我们生长在海河旁》等歌曲迅速在全国传唱;杨润身创作了话剧《献礼》、电影《探亲记》等,并参加了电影《白毛女》的创作。王雪波继在战争岁月创作了《宝山参军》《过光景》《纺棉花》等脍炙人口的歌剧后,又和张学新等集体创作了反映城市工人生活的《六号门》,进一步在全国引起轰动。
如果说,“平山团”是作为平山人的骄傲的话,那么从平山山沟走向大城市的“群众剧社”更是平山人的骄傲,他们应该是我国文化战线上的又一支“平山团”。他们的作品和名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事业融刻在了一起。让我们把他们的名字记下来:
曹火星:著名音乐家。1924年生于平山西岗南村。曾任天津歌舞剧院院长、天津市文化局局长、全国音协常务理事等职。主要作品有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人民共和国》、大型民族舞剧《石义砍柴》、大型舞剧《太行红旗》等。
杨润身:著名作家。1923年生于平山北马冢村,曾任作协天津分会副主席等职。著有电影剧本《白毛女》(合作)《山村会计》;长篇小说《风雨柿子岭》《九庄奇闻》《白求恩的女儿》《白毛女和她的儿孙》《天堂里的凡人》《魔鬼的锁链》;中篇小说《失落的“无价之宝”》《实在王的悲欢》;散文集《每当我走过》等。
王雪波:剧作家。1916年生于平山刘家坪村,曾任天津市文化局局长、全国文联委员、天津剧协主席。主要作品有歌剧《纺棉花》《宝山参军》;话剧《六号门》;戏曲《心上的人》《臧知县抬轿》等。
张学新:作家。1925年生于平山田兴村,曾任天津市文联兼作协秘书长、天津市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等职。主编《晋察冀文学史料》《晋察冀革命戏剧史料》、参与《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22卷本主编等。
剧社平山籍的同志有的在文化界担任了不同的领导职务。如:齐登荣曾任广东韶关市文化局副局长、广州市歌舞团团长等职;赵珂曾任天津市人民艺术剧社舞美队长、副院长、天津音乐学院副院长等职;剧社的一些人员有的走上了其他行政领导岗位。如:范学锋曾任27军副参谋长(唐山地震中不幸去世)、王植庭曾担任衡水地区副专员、副书记等职;封铁夫曾任四机部办公厅主任、一局局长等职;阎懋曾担任了河北省公安厅副厅长职务。
剧社更多的同志没有官衔、没有传世作品,但是他们在北京、在天津、在广州等大城市的话剧舞台、歌剧舞台、戏曲舞台上以不同的方式展现了老区人民热爱生活、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新中国的强烈感情和不平凡的才艺,他们同样为家乡争得了荣耀,为新中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贡献。1988年,在群众剧社成立50周年时,我国文艺界老前辈周巍峙先生,对群众剧社给予高度评价:“根生祖国大地,迸发泥土芳香,献身革命战争,青春炫烁华光,文著硕果丰盛,影响广袤悠长。”在剧社成立六十周年时,贺敬之又为之题词“六十年峥嵘岁月,跨世纪再创辉煌”。
六、参天大树植根于巍巍太行之中
平山的文化源远流长,但最辉煌的时期是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的战争年代。这个时期除了土生土长的群众剧社活跃在全县的山川乡村外,还有很多剧社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过。比较出名的剧社是:晋察冀军区直属的阵容庞大的综合性文艺团体——抗敌剧社;经中宣部调配、以战地记者团和抗日军政大学部分学员为基础组成、由著名作家丁玲领导的综合性文艺团体——西北战地服务团,简称“西战团”;1939年经党中央批准由公学剧团和鲁迅文学院部分师生组成的华北联合大学文工团——华北联大文工团;八路军120师由贺龙创建和领导的战斗剧社;晋察冀边区冀中军区政治部领导的在冀中平原建制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文艺团体——火线剧社。还有七月剧社、前进剧社等等。这些剧社不但配合战争形势编演了各种文艺节目,而且走到哪里就把文艺的火种播向那里。
在平山分布最广、时间较长的是华北联大文工团。华北联大下设文学、戏剧、音乐、美术四个专业,他们驻扎在滹沱河畔的李家口村、柏岭,文都河畔的元坊、土岸、上庄、下庄村一带。华北联大人才聚集,经常举办各种培训班,为各个剧社,为当地培训了不少文艺人才。
令平山人最为难忘的是:1941年7月为了纪念建党20周年和抗战4周年,在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驻地陈家院举行了为期7天的晋察冀边区第二届艺术节。当时,各个文艺团体汇集在这里,山坡上灯火辉煌,河道里歌声嘹亮。两万五千多人演出了声势浩大的活报剧《跟着聂司令员前进》。在这里,大家欣赏到的不光是根据形势编写的战斗生产的小话剧、小歌剧,美术、诗歌展览等,还有幸欣赏了由高尔基的《母亲》、果戈理的《婚事》、曹禺的《雷雨》等名家名作改编的舞台作品。据张学新老人回忆,华北联大文艺学院(当时驻平山下槐村)为艺术节特地排练了苏联名剧《带枪的人》,剧中的列宁由牧虹扮演,斯大林由韩塞扮演,雪特林由崔嵬扮演。著名艺术家的精湛演出在晋察冀边区引起了轰动。张学新在《在中国舞台上最早的列宁形象》一文中回忆:“这是一次难忘的盛会,《带枪的人》的演出,更有着伟大的历史意义。延安鲁艺演出《带枪的人》是在1942年初,晋察冀演出此剧则早了半年,如果其他地方在此之前没有演出有关列宁的戏的话,那么,中国舞台上最早的列宁形象是1941年7月,在敌后抗日战场晋察冀,在平山的山沟里。”
在专业剧团的影响下,平山的文艺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据《平山党史资料》记载:“全县630个村庄,除敌占区外,有500多村庄有剧团、秧歌队、霸王鞭等,他们活跃在全县各个村庄、角落,…1941年全县较好的农村业余剧团48个,1945年增加到102个,霸王鞭队发展到138个。”其中最活跃的是南庄、北庄、通家口、郭苏、东黄泥、西黄泥、朱豪、北冶、柴庄等。东黄泥、柴庄等村文艺团体,多次受到平山县和晋察冀边区政府的表扬。
据作家杨润身回忆:柴庄村当时是日本人划定的无人区,百姓居无定所,食无着落,杨润身当年在柴庄当小学教员,在土窑里、在树荫下,他结合抗日战争的形势创作了《一碗饭》《山大王》《炕头会》《柴庄穷人翻身》等剧本。这些剧本分别获得了晋察冀边区文艺作品一等奖、二等奖。柴庄剧团的演出在当时轰动了晋察冀。晋察冀四分区授予柴庄剧团“乡村文艺的旗帜”。时任晋察冀边区宣传部长的周扬曾称赞“柴庄剧团是执行‘穷人乐’最好的剧团。”
战争,激发了人民的斗志,也激发了人民的诗情画意。平山不但从战火中走出了作家、音乐家、诗人、画家,更重要的是文艺的种子播撒在平山的每一寸肥田沃土里。饱受战争创伤的老百姓是战斗者、生产者,又是文艺工作者,他们把对侵略战争的痛恨,把对幸福生活的渴望都用最明了的语言说出来,唱出来。如流传在平山西部山区观音堂村一带的《做军鞋歌》突出地表现了时代感和地方味:
“高脚鞋,不平常,
密密缉(音“砌”)鞋口,
鞋底五十行。
前五趟,后五趟,
腰里密密纳三趟。
大帮儿小,对对斤二两。
又可脚,又耐穿,
战士穿上打胜仗。”
又如战争年代人们渴望民主的《选举歌》既通俗又深刻:
“杨柳叶青,杨柳叶长,
今年要选个好村长。
不分男和女,不选黑心肠,
不选滑头鬼,不选懒汉郎,
办事公平十六两,
积极又坚强。”
文化的传承是无形的,文化的传播是无域的,先进文化的价值是无量的。太行山区的平山人民是战争年代的奉献者,同时也是革命文化的受益者和传播者。在战争年代形成的独一无二的文化资源,因其源于人民和忠于历史,而永远闪烁着灿烂的光辉,值得今日和未来的人们用心去珍惜,值得进一步传承和发扬。
此文起草于石家庄解放60周年之际,完成于2007年12月,被张志平先生主编的《非凡岁月》收编,书中标题为《在太行山上》。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