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

至net奇兵以媒介学的视角感知图像:一种“三位一体”的叙述方式——读《图像的生与死:西方观图史》-南大新传读书会

发布时间: 2019-08-12 浏览: 315
以媒介学的视角感知图像:一种“三位一体”的叙述方式——读《图像的生与死:西方观图史》-南大新传读书会

《图像的生与死》是德布雷在巴黎一大的博士学位论文,也是他推进自己“媒介学”相关论述的重要作品。所谓“媒介学”,在德布雷的定义中应该是一种对“关系”和“过程”的研究至net奇兵,它关注到文化领域和技术领域的互动,通过对媒介作为文化实践的传播形态来考察其社会功能和历史作用。在本书中,德布雷讨论了“图像”这一媒介,并尝试打破学科边界,来关注作为媒介的图像所牵涉到的种种社会联系和文化联系。所谓图像的“生”和“死”,在本书中是指,作为媒介的图像,它的沟通感觉和实体的能力,是如何具备的,又如何从有到无的。值得强调的是,在这本书里,在这本书里,我们无法了解观察技能和构图技巧的进化,无法勾连视觉知觉与特定图像之间的玄妙关系,无法获得工具去解读图像的表义机制,以上都不是这本书想要告诉读者的。德布雷想做的事情,是展示“艺术媒介学”的基本样貌——通过对图像各种风格、手法、部族、世系进行(非恒定不变的,非标准化的)编年记录,去“解释每种文化如何让时间之流暂停,或解释奇迹的制造秘诀”盈月舞清风,并描述人们是如何 “对可见物进行整理,对体验加以组织”的。
在德布雷看来,视觉的历史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艺术史研究制作技术、风格和流派的效应;圣像学和符号学研究作品的象征方面;思想观念史探讨图像在社会中的影响和地位。这三者各自独立分开,如此切割虽然有其合理性,但同时也掩盖了三者之间的“连接”。而媒介学研究正是致力于发现这三者的连接之处,毕竟,一旦质地(技术)发生变化丁晓君,图像的(政治)效应和(象征)功能就变了,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密切关联,是三位一体的立体关系,只是囿于线性书写的著述方式,作者不得不将这种关联进行拆分叙述,因此全书虽然大致按照时间逻辑分为三卷,但在特定的论述段落中,为充分呈现某种联系,作者会打破分卷带来的限制,对较大时间跨度内的事件进行关联叙述。
《图像的生与死》
雷吉斯·德布雷 著
黄迅余 黄建华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图像造神
绝大多数研究图像的著作,会有以下共同点:例如,从艺术史和宗教史切入,以分析早期图像的具体形式、作用和特征;又例如,会将19世纪作为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寻仙卷,这不仅仅是因为机械复制时代的到来,让图像的形态发生了重要变化,还因为从彼时开始,学者开始普遍发现和讨论视觉性问题,解构图像的魔力,发现观(察)者如何去看、为何去看以及看到了什么怪兽档案全集。
德布雷将西方观图史主要划分为三个阶段:图像作为偶像的阶段,偶像让人充分想象到了何谓无限和不可企及;图像作为美学作品的阶段,这让人们看到了自身的极限;以及图像作为视像的阶段,它让人开始娴熟打造图像,并适应生存于掌控式的环境中。
德布雷认为,人类观图历史的起点是丧葬。在丧葬仪式中,图像第一次发挥出强大魔力濠江风云国语,它充分体现了人们意图留存自身的意念。
“彼岸,需要此岸的媒介。没有不可见的实质,则不会有可见的形式。缺乏对短暂脆弱的忐忑不安,则不需要回忆纪念。神灵之间,用不着拍照留念。上帝是光,而只有人是摄影师。因为只有过客,而且自知是过客,才会有留下的欲望。越是知道某些东西濒于消失,……越是担心宽限期即将结束,越是疯狂地进行记录。”
一切陵墓形式,无论是墓室、藻井、穹顶还是土堆;一切丧葬礼仪,无论金银饰物、工匠制品还是保留尸身的仪式;一切肖像描绘,无论出自宗教、皇室或者普通人,都是在打造一种“勿忘我”的警示:我的肉体即使分解湮灭,但仍然存在,并且强大到能够给世界和生者产生影响。在这一点上,东西方达成了惊人的一致。例如中国的传统肖像画,也是为了达成人的象征性在场,它通过使用一套不再变化、永久留存的表情组合,重组或强化了死者的社会身份和文化身份:
“以忠以孝,尽在于云台。有烈有勋,皆登于麟阁。见善足戒恶,见恶足以思贤。留乎形容,式昭盛德之事。具其成败,以传既往之踪。”
藻井
图像何以具有这样一种能力?德布雷发现,一些艺术家和美学家会完全拒绝绘画作品的表义,而与此同时,图像又似乎在表情达意方面比文字更加细腻和生动。图像之所以“是天地之间的交接,人和神之间的中介”,是由于它存在象征性,是“象征的传承”。但是,这种象征性的具备和语言有着重大差别,德布雷并不认为图像是凭借符号的组合来促人思想的,他认为,在图像领域,“想象的能指”既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它的含义之多重是无穷尽的。因此,他对潘诺夫斯基关于寓意画像的分析、罗兰·巴特的图像修辞学研究都抱持一种较为审慎的态度——他承认对图像读且解的必要性,但他同时怀疑图像可读和可解的程度到底有多少。
那么,如果图像的象征性不是依靠符号组合来实现的,那么,它又是何以可能的?德布雷认为,象征性的存在,源于图像具有“超验”的能力,当群体中(主要是观者与被观者,或者绘图者与观者之间)存在“超越的架构”,存在“交互”的必要时,图像才能够依托它丰富而无确切所指的象征性,填埋关系中的空缺(落差),以达成某种联系。故而,在传达(transmission)过程中,载体(图画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并非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交互、超越的情境,以及图像作为一个开敞的象征之域,能够包纳这一情景的能力。德布雷据此解释道,艺术家(图像制造者)的神圣性在今日愈渐增强,正是因为图像的象征之门如牡蛎一般紧紧关闭雅库男装,典型如后现代的图像作品,已经“乖张奥秘、深邃莫测”到让观者无法体味理解,观看图像变成了一种仪式,图像对人与人之间意义的超越、交互毫无作用,只换得一方不明所以的仰望,它的象征性因此变得贫乏而苍白,“艺术如果追求自足,则变得不近人情、冷漠和疏离,由于缺乏情感而难以引起我们共鸣,我们也就再也无法与其融合。”
除此之外,图像曾因其巨大能量而迫使宗教教义的传递方式产生重大变化,乃至创造出“道成肉身”的重要教义,德布雷通过分析这一教义诞生的过程,对图像的象征性能力进行了进一步的解读。

《天成救主像》
一神教本质上排斥圣像,这不仅是因为图像一度仅被看作装饰性的部件,还源于主要宗教典籍里对视觉的戒备和贬斥:可见的表象往往代表引人堕落的欲望,故而哪怕在基督教的鼎盛时期,对图像的批评和警惕都从未消止。圣像破坏运动的开展以及与圣像崇拜有关的血腥争斗,虽然也与其他因素有关,但直接诱因还是关于可视化偶像崇拜的论争。公元692年的“五六会议”上,通过了决议,禁止用西方教会以羔羊图像为基督之象征丁毒豆,而改用人的图像;在此之后,大马士革主教约翰从“基督论”的角度,来证明圣像崇拜的合理性。他认为:基督道成了肉身,是有形象的人公祭黄帝陵,如果承认基督的人性是具体在历史中存在,并承认基督的人性与神性结合在一个位格中。那么,敬拜基督的图像与敬拜福音书是相同的;因为图像是用绘画来描述基督的形像,而福音书是用文字来描述基督的形像。直到公元787年的第七次尼西亚大公会议上,道成肉身的提法被赋予了“官方合法性”,会议认为,恢复圣像、图像、十字架,四福音书中圣徒干尸、圣物、天使米迦勒、加伯列、圣母马利亚等应受到敬礼;意义不是敬拜这些,而是敬拜这些所代表的神。自此之后,最世俗的图像技术也得以堂而皇之地进入宗教布道的手段序列之中,并渐获倚重。毕竟,图像比文字更有感染力和影响力,更关键的是,它能够凭借群体对中心图像的认同,而把信仰族群的成员凝聚在一起。图像不但重新塑神,它还成为了一个世俗化的因素,以避免信教者不完全落入到极端的狂热主义中,“图像在信理和信念之间留有间隙,即可以透气的个人幻想下空间。对‘绝对’进行表现,其实就是让其有所缓和,将其置于一定距离之外。哪里有神明的图像,哪里人与其天主间就有了某种商议。”
2、图像与艺术
德布雷认为,艺术产生于一门手艺和一种信念的交汇之处,技术上的卓越和伦理道义上的谦卑的交汇之处。艺术的独特性就在于,人们往往难以理解,为何一大群毫无共性的图像,可以被轻而易举地统摄在这一词汇之下。德布雷在第二卷,通过重新解读所谓的艺术编年史,重新界定了图像与艺术之间的关系。
艺术是后来生发的词汇,但这并不妨碍一部分学者将最早的艺术品追溯到四千年前,而人们普遍认为,希腊人是艺术的发明者,希腊历史也是艺术和美学研究的起点。德布雷在追溯希腊的艺术品时,发现从措辞上而言,今时今日我们看作“艺术品”的事物,在当时只是一种技术成果。它们的使用,也许远远比审美更重要。而且当时的图像,还未直接作为权力的符号、授权的象征或与对城邦崇拜直接有关的祭奠物,而只是宗教性的物件,代表人与神的一种接近意图。所有图像都是在崇尚“自然之真”,比如和谐的身体比例,严格意义上的物体规整等等。这些造型上的特征对于人们而言,意味着品行,与内在品质息息相关,关乎伦理和形而上,但与美学无关。
到了古罗马时期,庞贝和赫库兰尼姆的壁画作品——现在已经被看做重要艺术品——仍然是从属于建筑需要的,在301年,雕塑师、镶嵌师和画师仍然是建筑工人,搭建、画画和铸造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以至于这一时期的“艺术品”往往没有署名,反而下订单的客户要更有名一些,雕像的价值也与技艺无关,而在于雕像的材质是青铜、象牙还是黄金。拜占庭的基督教在第七次各教派宗教评议会上甚至宣称:“发明图像的不是画家,而是天主教会,是教会把图像建立和传播开的;属于画家的只有技艺;谋篇布局显然都归功于历届教宗。”

庞贝古城别墅中的壁画
直到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中,艺术及其美学价值仍然很没有存在感,而大教堂的修建者们就像我们修造兵马俑的工匠一样,只是在做一个行业,并非实现个人志趣——即使后者将名字刻在了作品上,在他们所生存的年代,这成果与艺术仍没有半毛钱关系一一制药。从词源学上追溯,直到17世纪的法国,工匠(artisan)仍然是画家和雕塑家的正式名称。因此德布雷揭示道袁鸣老公,在以上阶段的所谓艺术,在品味和颜色上实质上没有什么可探讨的,它们之所以成为那种形态,是因为它们是原始秩序的表现,在宗教中就从属于神学,在古代就从属于某种宇宙观。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情况发生了变化,其中一个细微而又意义非凡的变化就是“风景”一词的入场。风景首次出现在1549年人文主义者罗贝尔·埃斯蒂安笔下,指代的不是我们所理解的自然风光壶关天气预报,而是某一类画作。风景,或者说,对大自然的眼光,其实是一种文化现象。一些绘像技艺和视觉手法(框架、层次、对称、框景等)的出现,让日常之物得以入画了,但这只是直接前提。关键在于,绘者是如何习惯于创作日常入画,以及观者是如何习惯于欣赏日常入画呢?这一切为什么会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生?德布雷对此的解释是,达成这一切的前提是对眼睛进行人文教育,需要人与环境之间存在默契的、诚挚的新氛围——这要归功于初步资产阶级化,个人主义和资本主义成为人们以世俗的身份,睁开眼睛去看海河山岳的有利条件。
拉斐尔画作《椅中圣母》
除了风景画之外,在同一时期,无名之辈的肖像画也出现了,褪去神圣的背景,对普通人的深度发掘——逼真五官、传神神态、展现自我的特定姿态等复现,与自然的客观化描绘同步进行。西方的眼光变得更加世俗化了。艺术一方面打造了独立于神学之外的美学天地,另一方面又形成了极度世俗的古董收藏。前者在技艺上的提升,逐步让现实缩减为人眼所直观感知的事物,通过戏剧场景式的方格处理(框景)使得空间几何化,外部世界成为一系列体积和平面的组合,图像因为晦暗不明的象征空间而具备的超验功能自此开始产生危机。
3、图像之死
三个时期的终点
德布雷围绕视像对今日之文化、社会的产生诸多影响而展开的论断,相对琐碎,但也易为读者所直观可感。这一卷的遗憾在于德布雷对电视和电影的区分,带有些自以为然的局限性。他将电影等同于艺术创作片,而电视则是直播的新闻或演播室的节目。虽然对两者的论述在某种程度上算得上自圆其说,但仍有强行二元对立的勉强。不过,他藉由对视像的全面解读而提出的“目光的三个时期”,却是富有洞察力的。
19世纪之后,造像方式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暗箱、视觉暂留、立体透视等现象的发现,重组了图像的呈现形态,也重塑和提升了肉眼感知世界的阈值。人们逐步接受了摄像术并允许它进入家庭;接受了电影这种变动图像,以及它所独创的图像表义方式如特写和蒙太奇;习惯了彩色电视中的信息形态;并最终接纳了所有非真实的、仿真的数字存在物。
从丧葬仪式一路追溯到此,德布雷认为人们的目光一共度过了三个主要时期,分别是偶像体系时期、艺术体系时期和视像体系时期。这三类图像并非指代不同性质的物品,而是指通过眼光将其拥有的不同方式;并且,这三个时期是相互重叠的,而非依序替代。他通过一张表格,从效率原则、存在方式、权威来源、目的和期待等十九个方面辨析了偶像、艺术和视像体系的不同。在偶像系统里,黄慧颐依据的准则和存在的理由在于可视物的尘世之外,图像有赖它才获得光环,所以赞美超越图像的东西。在艺术系统里,表现之物以外便是自然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光环,荣耀为大家分享天使要造反。在视像系统中苏州蓝缨学校 ,图像成为自身的参照物,一切荣耀都属于它。待到广告时代,图像最终离开了个人用途的价值——愉悦、欣赏、新鲜感等,抛弃其身为作品的具体独特性张可蕙,而转化为现金,成为货币符号和财富的标志。他尤其提醒读者一个循环的形成:电子社会即如原始社会,或者说,从偶像重新走向偶像。彩色电视和布道的福音,本质上没有差别——像拜占庭镶嵌画的黄金直接把神力传递给信徒一样,电视荧光发亮的镶嵌画不带阴影和任何价值编外丈夫,直接将世界明亮的本体传给我们;电视上的男女主持人和圣像上的主角一样,与观者四目相对,面对面,即使他们其实是装的;新闻主播在画面上的形象,被裁切掉背影、小腿、臀部、颈背,和和圣像一样有正面没反面。感知世界并直达事物的核心,这曾经是神性要求的一部分,藉由电视人们终于做到;甚至于在偶像时代做不到的事情,电视也做到了,它给自己封圣,并自我生产神圣话梅粉。视像不在用作“展示”,而是用以指出、装饰、突出、说明、确认、消遣。
总而言之,图像自我神圣化的过程,就是逐步断绝其超验能力和沟通功能的过程。在全书末尾,德布雷提出了他的困惑:在视像时代,看见与相信划上了等号;而与此同时,图像虽然人人可见,却并未有助于世界思想的沟通;当(复现)现实成为一种标准化的技术禁忌的女人,所有人眼见的现实都是一样的,人与人之间(不同文化)如何对话?当图像接管和主宰世界的全部形貌,人类的想象力和辩证思考如何存活?当信仰的主体变成了技术的主体,我们越来越被假体的美学、道义和政治包裹,又如何递进和崩裂现行的文化特征呢?有意思的是,当这一问题成为全书的终止符时,“图像”自身在本书中的位置也彻底退场了。它因具备媒介的功能而被研究者关注,但当它最终被定义为人类交流和超越的对立面之后,破除它的必要性似乎变得和一千多年前确立它的必要性同样重要。无论如何探讨图像的种种,最终都会让位于人们如何交流、联系和超越这一终极命题,这也算一位媒介学学者的从一而终吧。
附:目光的三个时期
图像用于......
字符领域
图像领域
视像领域
效率原则
偶像体系
(超验的)存在
图像是通灵的
艺术体系
(幻觉的表现)
图像时让人看的
视像体系
(数码)模拟
图像是被读取的
存在方式
活的
图像是个生命
实物的
图像是种物品
虚拟的
图像是一种感知
权威来源
超自然
现实
性能

(上帝、神)
(大自然)
(机器)
光之源
精神从(内部)
太阳从(外部)
电从(内部)
目的和期待
保护(和拯救)图像令人信服
愉悦(和魅力)
图像引人入迷
信息(和游戏)
图像被接收截取
历史背景
从巫术到宗教性
(周期性的时间)
从宗教性到历史性(线性到时间)
从历史性到技术性(点状的时间)
操守
外在的(宗教-政治主导)
内在的(自主管制)
周围环境的(技术-经济管理)
理念与作业规范
我根据圣书(标准)赞美(一种力量)
我根据古代(模型)创作(一部作品)
我根据自我(模式)造出(一个事件)
时间范围(与载体)
永恒(重复)硬质载体(石头、木头)
不朽(传统)软性(画布)
当下(创新)非实体性(屏幕)
归属方式
集体、匿名
从巫师到工匠
个人、签名(从艺术家到天才)
轰动式的、戳记
标识、商标(从创业者到企业)
创业者组成
神职团体-行会
学院-流派
网络-职业
膜拜对象
圣人(我维护您)
美(我取悦您)
新(我让您惊讶)
管治机构
元老会(皇帝)
教会(修道院和大教堂)
庄园(王宫)
王权(学院)
富商(美术沙龙、评论家、画廊)
媒体/博物馆/市场(造型艺术)
广告(音像)
管治机构
元老会(皇帝)
教会(修道院和大教堂)
庄园(王宫)
王权(学院)
富商(美术沙龙、评论家、画廊)
媒体/博物馆/市场(造型艺术)
广告(音像)
发祥的大洲和前沿城市
亚洲-拜占庭
(古代和基督教社会之间)
欧洲-佛罗伦萨
(基督教社会和现代社会之间)
美洲-纽约
(现代和后现代)
积累方式
公共的:国家金库
个人的:收藏品
私营的/公共的:复制
光环
威权的(心灵)
感人的(精神)
娱乐的(活力)
病理倾向
妄想症
强迫症
精神分裂
目光所瞄准的
透过图像
(借图像通灵)
超越图像(凭视觉鉴赏)
只限于图像(靠读取控制)
相互关系
(宗教的)
不宽容
(个人的)比拼
(经济的)竞争
这是一个赞赏入口

编辑:刘祉冕、赵晶
图片:来自网络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