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

芜湖市财政局以书为友:从《杜甫诗集》中品杜甫对妻子之爱-湘科院图书馆

发布时间: 2014-12-12 浏览: 286
以书为友:从《杜甫诗集》中品杜甫对妻子之爱-湘科院图书馆

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现存诗歌1400多首奇幻人生,其诗被称为“诗史”,其中描写亲情的诗歌几乎占了十分之一,有对手足的深情,有对儿女的慈祥,可对妻子之柔情却为后人所称道,梁启超先生称杜甫为“情圣”。前人表达对妻子之爱,为妻子写的诗也不在少数,但多为像潘安的《悼亡诗三首》这样生者祭奠、悼念死者的题材。杜甫为妻子写的诗可谓是诗坛的一股清风,打破生者纪念逝者的局面,一生虽“艰难苦恨繁霜鬓”,可对于妻子之爱没有一丝丝的掩藏。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杜甫三十岁,归东都,筑陆浑山庄于偃师县西北二十五里首阳山下,并与夫人杨氏结婚。杜甫正处于“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欧利萨斯。”(《壮游》)时期,结识李白、高适,同游梁宋,相与豪饮畋猎,饮酒谈诗论文。自天宝四年起,再游齐鲁,又赴长安,交游与王维、岑参、郑虔等人朝阳银行,应试落第,仕无进门,穷愁潦倒。夫人杨氏虽随之踏上颠沛流离之路,刘虞佳却毫无怨言。困顿于长安十年,殊不知“长安米贵,居则不易”无奈将“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755年《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到这个时候,杜甫一家已经沦落到与贫民为伍去购买减价官米的地步,生活日益贫穷,妻子杨氏仍矢志不移跟随着杜甫。“老妻”二字体现十余年来两人已相濡以沫的自然;体现了妻子这十余年来的青春都献给自己,年岁已略有苍老的模样;体现了杜甫对妻子十年期间毫无怨言跟随自己漂泊,名为“有家”,实则“无家”可归的辛酸与怜爱;体现杜甫给予妻子平等的身份与地位,没有像“如今君心一朝异,对此长叹终百年。”(鲍照《拟行路难》其一)诉尽沦为玩物的女子的凄婉之情。杨氏婚后没有过上安定平稳的日子,可杜甫却给予她那个时代少有的平等与忠贞。“老妻”这两个平淡的字却将杜甫内心深处难以表达的感情体现得淋漓尽致鹏金所。“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一句体现杜甫因不能使妻子过上较为平淡、富裕的生活而带有歉意与愧意以及愿与妻子共苦的思想李凉小说全集。同时也正是因为他们两人共同经历了这些辗转多次的苦难,使得杜甫与妻子杨氏之间的情感日益深厚,逐渐形成了深笃的伉俪之爱;而杜甫无疑是幸福的,虽深受苦难,却终得一人心,由此可体现杜甫在给予妻子平等身份基础上的爱之深。
至德元年(756年),安史之乱爆发,叛贼虎视潼关,关中吃紧,为避祸乱,举家至白水依崔顼。后潼关失守,白水沦陷,挈家逃难,经华原县、三川县而至鄜州,寄家羌村,单身赴延州,投奔灵武,中途为贼所得,被送至长安。在被困于长安的一年时间中,难忍对妻儿的思念,终望月作《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依虚幌,双照泪痕干打老儿丸?”深表思念。从古至今的学者大多赞叹于“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与“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在表达方式上的高超。“今夜鄜州月,”打破时空上的限制,身在长安思念在鄜州的家人,却反过来写家人望月思念自己,用儿女的“未解”来反衬自己的思家情意,构思奇新而不失其韵;但站在杜甫对其妻深爱的角度而言,“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才是诗中的高潮芜湖市财政局。该诗全篇都是诗人凭借自己的想象而作,却仍能将妻子美妙动人的身姿刻画得细致入微,“雾水沾湿了她的云鬓,洁白的月光照着她清瘦的身影,微寒的秋风吹着她裸露的玉臂”,加之此时的杨氏据记载已35岁,而杜甫仍毫不吝啬地用“香”、“玉臂”这些词来体现“老妻”之身体形态,可见他于妻子之爱随着时间的流逝只增不减,妻子最美的容貌形态停留在杜甫心中而不能使其衰老。进一步而言,是由于妻子思念杜甫难以入眠,彻夜等待,才使得“云鬓”“湿”而“玉臂”“寒”,体现妻子思念杜甫而已忘却时间,时间之长可现妻子对杜甫的那份爱,而这份爱最根本也来源于杜甫对爱妻深切的爱恋、关怀与思念。杜甫对于妻子的爱是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无论岁月多苍老,妻子杨氏之美将刻于杜甫心中而不能改变。
杜甫《月夜》
当然,杜甫并非单纯地表现自己对妻子深厚的爱,“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及“几人全性命赖德荣,尽室岂相偶”将前后两诗比较,就不难看出“独看”的泪痕里不仅是对家人的思念同时也浸透着天下乱离的悲哀,“双照”的清辉中闪耀着四海升平的理想。由此可见,杜甫将自己对妻子的爱溶于对国家、百姓的大爱之中,而这份爱是厚重、深沉内敛的。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杜甫潜投凤翔,于五月十六日授左拾遗,因上书援救房琯触怒肃宗,被放还鄜州羌村探家。该年秋天,杜甫终与妻儿团聚于羌村高宇桥。《羌村三首》就是这次还家所作。三首诗蝉联而下,构成一组还家“三部曲”。
羌村三首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娇儿不离膝猎鹰突起,畏我复却去。
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福森药业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纵情欲海3。
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太师二附小。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因“世乱遭飘荡? 生还偶然遂。”而“妻孥怪我在? 惊定还拭泪。”妻子见到自己,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却责怪自己突然回来,明明丈夫从远处归来是件令人开心的事情,可却“拭泪”以及用“惊”字来表达看见丈夫时的难以置信。身在乱世之中,生死未知的丈夫突然出现,内心波动,悲喜交加,悲甚于喜这就为“夜阑更秉烛? 相对如梦寐。”埋下伏笔,因为过于相爱,而太害怕彼此相见只是梦一场,这份害怕来源于内心深处彼此的相互习惯、相互爱恋;所以彻夜秉烛相对。此后,杜甫与妻子再也不忍分离,不管是流亡陇右、寓居成都,还是居留夔府、漂流荆湘,夫妻二人共饥渴、同生死。 杜甫已经在不经意间将自己对妻子的这份爱变为习惯,“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在得知收复安史叛军的根据地之后,已经下意识去将这个喜讯分享给妻子,生动形象地将爱妻之情与爱国之心相互融合。在之后入住成都这段稍为平静的日子里,作《江村》、《进艇》等诗,其中“清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与“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夫妻二人享受着难得的闲适生活,妻子此时作为一个知己来与杜甫下棋,泛舟,弄文墨棋画;能动能静,富有情趣。夫妻二人之间感情亲密,平淡却幸福,杜甫俨然将妻子看做了人生的知己。
中国言夫妇之情之最好者? 莫如处乱离之世如杜甫。杜甫是不幸的,一生颠沛流离,空有雄心壮志和满身才华,却无地可施;而他又是幸福的,妻子毫无怨言地陪着他辗转四方。他给予妻子的这份深深的爱,是独一无二的,是建立在两人之间的相互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的,这是在那个时代所少有的珍贵的爱。杜甫为君之民,满腔热血;为妻之夫,矢志不移军界千金。他把妻子当做自己的朋友和知己,政治上的失意和对妻子的爱相互融合,这份爱是融于国家与百姓的也融于杜甫的内心深处。
文 | 汉文1503 杨二狗
编辑 | 淑军
图片 | 网络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