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

草海地图令人羡慕!大山里的缅甸村民终于有了中国国籍,成了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大缅甸

发布时间: 2016-05-14 浏览: 278
令人羡慕!大山里的缅甸村民终于有了中国国籍,成了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大缅甸

在西藏自治区察隅县的大山深处,有一个“缅甸村”。村民被当地人称为“缅民”或“回归户”,藏语里叫做“囊塔归巴”。他们是早年离乡逃往缅甸生活,又几经周折重返故里的人。
“缅甸村”的正式名称叫西托拉卡,原本是一片山林。1986年,80岁的藏族老人伍金扎西带着全家26口人从缅甸回到故乡察隅,在此安家欢送进行曲,一家人开始形成一个小村子。而在此41年前,穷苦农奴伍金扎西只身一人逃离了西藏。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西藏边境地区的边民离散是较普遍的现象。跟据2003年林芝地委、行署牵头成立的察隅县“缅民”情况调查组的报告,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初,察隅县竹瓦根镇日东、格达、吉公、巴嘎等一带的居民,有一部分人迁往缅甸密支那地区罗孟当县德西都辖属的桑当、西朱当缅甸村。
伍金扎西就是较早离散到缅甸西朱当村的边民之一。1945年,他从察隅出发,用了3天走到缅甸北部山区的西朱当村,在当地定居并结婚生子。
而当时中缅边境模糊不清的边界线以及几乎不存在的边防管理,给边民提供了便利。只要翻过横亘在中缅边境的几座大山,边民就能从察隅逃到缅甸。那时孢子物语,有个消息在边民中流传,在缅甸的深山里有个地方叫“囊塔贵”,那里“没人管你”,“什么都是你的”凤凰劫泰剧。几山之隔的“囊塔贵”成了一些边民的向往之地。伍金扎西和他的妻子汪次祖先后离乡去了那里。伍金扎西到了“囊塔贵”,在那个“没人管”的“野人山”开始生息繁衍。但40多年间,他和家人一直没有获得缅甸国籍,也难以离开这片山地,始终是流落异乡的“外国人”熊文丹。伍金扎西历经艰险到了“囊塔贵”,借宿在一个舅舅家里方家翊。慢慢地,他知道这个地方叫西朱当,是缅甸密支那地区罗孟当县的一个村子。
伍金扎西还发现在西朱当村的周围有一些羌族人的村落,稍远一点的地方还有从中国云南搬来的独龙族人的村落。西朱当村也已经住了一些来自察隅的藏族人。这些人都是不堪忍受当时旧藏政府的苛捐杂税和“三大领主”的奴役,向往着心目中的“囊塔贵”,从西藏察隅逃到缅甸的。没过几年,又有一波藏族人从察隅来到了这里凯旋在子夜,住在西朱当村以及附近的桑当(Samdam)和木登(Mudong)这3个村子里。
伍金扎西到了西朱当村以后,渐渐觉察到这里和家乡察隅有很大的不同,就像之前在边民中流传的说法,“没人管你”“东西都是自己的”。伍金扎西逃到西朱当是1945年。而事实上,1886年英国将整个缅甸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之后上缅甸由英国政府负责管理。陈启杰伍金扎西他们一心向往的“囊塔贵”所在之地是一片“野人山”。这一片山区历史上早已是中国茶山、麻里两土司的管辖地。但是英国拒不承认中国在此区域的主权,并建议此处为两国的“瓯脱”地,即将之视作在疆界不确定的情况下,两国都不管的地方。随后,在多次中英边界谈判中,中方一再失利老鸭头,“野人山”逐渐为英国所侵占。

贫苦农奴伍金扎西深处压迫之时,自然向往这样的“无政府”状态,这是他离开生活了30多年的家乡逃到缅甸去的一个重要原因即溶茶。到了“囊塔贵”,不用向旧藏政府缴纳税赋,不用向农奴主偿还高额利息,也不用无偿地为农奴主劳动、服差役东坡画扇。草海地图在他留给后人的记忆中,即便“野人山”是那样的不利于生存,他初到“囊塔贵”时,也觉得“那个时候好”,已经非常满足。
西朱当村在山区深处,山多路窄,交通不便。出行、运输全靠脚力。从村子到乡里要走3公里,购买必需品还经常要穿过两个县到达布达乌县(Putao),来回就要走1个月。伍金扎西和他的家人长久生活在这里石岩公学,一切都靠自己。
“野人山”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因此,生产、生活和社会运行只能依赖自给自足以及亲友邻里之间守望相助。随着缅甸政府管理的不断深入,那里不再是法外之地。但几十年间,缅甸政府不会过问他们的生计钊晟灏,也不认可他们的身份。此外,当地偏僻贫困,商品匮乏,甚至常有土匪出没,战争不断。这种生活状态给伍金扎西和他的后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记忆吴洛仪。他们没有安全感,没有归属感。

1986年,在缅甸生活了41年的伍金扎西已经结了三次婚,有了一个大家庭。他再次做了一个选择——带着大家庭回察隅。伍金扎西近80岁时被毒蛇咬伤,他以为自己快要死了的时候想到了家乡,他的孩子们不知道故乡在哪,他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成为没有根的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家是离散在外的人最向往的地方,这是对故土的眷恋海顺新材。他虽然在缅甸生活,但村落附近大多是从西藏离散到缅甸的藏族人,他们依旧保持着自己的文化传统。生存的地理空间变了,文化的空间却相对稳固,这是离家之人故乡情结的共同表达。一旦时机成熟,回家就义无反顾。
伍金扎西到中国购买盐巴时,看到了察隅的变化枪毙任老道,家乡在变好,不再是自己走时的那个样子。在缅甸从多方听到的中国的消息,进一步强化了他的判断。在上世纪70年代光子精灵s,伍金扎西一家的劳动力越来越多,在缅甸的生活开始好转,成了西朱当村比较富裕的家庭,他和儿子洛松还先后当上了村长。但是与家乡人相比、与在察隅生活的弟弟妹妹们相比,伍金扎西一家人的生活并没有好多少。再加上伍金扎西在帮助中国勘界人员到中缅、中印边境勘界的过程中得到了中国政府“回到中国可以给予帮助”的承诺,带着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回归,自然成为了他的选择。
伍金扎西举家回归,至今已有31年。他回到家乡又生活了20多年,去世时已有110岁高龄。他从缅甸带回的家人们已经在西托拉卡村扎下了根。

回归之初,由于当时还没有正式获得中国国籍,他们的行动范围有限,“上不得过德姆拉山,下不得过下察隅钢桥”,但西托拉卡村民可以参加村里的会议,参与政治生活。2006年,西托拉卡所有“缅民”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正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他们建设着自己的家园,热爱着自己的家园布洛尼亚。现在西托拉卡是村委所在地陈时伟,有林芝市商务局下派的4人驻村工作队常驻在这里田园闺事,负责维稳、生态保护、基层组织、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西托拉卡村每户至少有1人是党员,此外还设有户长2名,村级护林员、村医、民兵队长、村妇女主任、科技特派员各1名。这些职位均有岗位工资。每年村民可以获得国家的生态林补贴、草场补贴和边境补贴貂蝉故里。2015年,西托拉卡村每户获得了3万元的房屋改造补贴。

2009年3月28日,在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活动中,西托拉卡村的全体村民精心准备了一个舞蹈,舞蹈的最后一个动作是高高举起毛主席的画像。他们想用这样的方式,展示西托拉卡人的幸福生活,表达全村村民对共产党的感激和对国家的热爱。这一举动获得了满场喝彩,西托拉卡村的舞蹈节目最终获得了第一名。西托拉卡村的故事也成为了察隅县的一段佳话。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