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全部文章 > 正文

莱卡犬以色列约旦纪行(一)以色列-E路阳光Plus

发布时间: 2019-01-31 浏览: 471
以色列约旦纪行(一)以色列-E路阳光Plus
引言
其实去以色列之前我对这个地区虽然有所了解但非常皮毛,这次旅行激发了我对这里人文历史的极大兴趣。说到以色列,人们自然会想到犹太人,那么说起犹太人,你会想到什么呢?现在的人多半会想起流行的微信端子,比如:《为什么犹太人在世界上流浪了2000多年却没有一个乞丐?》,《去了以色列,我明白了为什么扎伯克每天穿一样的衣服,开一辆破车,娶一个不漂亮的老婆》,《以色列是个好国家》以及一篇吐槽以色列的文章《中国和以色列的真实关系解密,不要再相信那些误导!》,这篇文章在穆斯林新闻上发布或转载,也是在意料中的。

(图片来自网络)
我后来还了解到很多响当当的大人物都是犹太人,比如扎克伯格、巴菲特、索罗斯、罗斯柴尔德家族、布隆伯格、格林斯潘及大部分美联储主席等。世界近代史上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三位学者,马克思、爱因斯坦和佛洛依德都是犹太人。像这样的名人还有很多,当然,也包括莎士比亚笔下的威尼斯商人夏洛克这样的虚构人物。现在的以色列1948年宣布独立,2014年1月人口已超过813万,其中犹太人611万人,是世界上唯一以犹太人为主体民族的国家。那么这是一个怎样的国家,他们的人民怎样生活,他们对我们中国人到底态度如何?我在去往以色列、约旦和巴勒斯坦的旅途中有一定直观了解,回来之后我又对这个地区的历史、文化进行了一定的补课,以下就是我的一些观查和感想,特此记录,希望对以后想去这里的朋友有所帮助。
内坦利亚-所罗门王
我们到达以色列第一站先在内坦利亚做短暂停留,这是一座滨临地中海的小城市。从宾馆可以望见地中海(见下图)。

我们住的宾馆不大,但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所罗门王饭店。所罗门王是犹太人早期三王中最后一位,犹太人认为所罗门王是犹太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也是世界上最传奇的君王之一。据《圣经》记载,所罗门在20岁登基后,他在梦中向上帝祈求智慧,上帝不仅赐给他无比的智慧,还赐给他无尽的荣耀、财富以及美德。他还拥有美好的爱情,示巴女王与他的甜蜜浪漫的恋情传为千古佳话。但是所罗门王最为大家熟知又受到热切牵挂的是他巨大财富的下落,现在还有人在世界各地寻找“所罗门王宝藏”。所罗门王最大的功绩就是主持修建了犹太人历史上第一个圣殿,他把约柜放在圣殿里。圣殿后被巴比伦人摧毁,约柜也失踪了。

圣殿的宏伟我们只能根据传说来想象,上图是耶路撒冷大卫博物馆中的圣殿复原图片照片。后来犹太人在第一圣殿基础上又建立了第二圣殿,在罗马统治期间又被摧毁,仅留下一段护墙,就是著名的西墙(也称哭墙)。
耶路撒冷-哭墙
公元前1千年所罗门王率领犹太人耗时7载地狱伞兵,动用20万人在耶路撒冷一座小山兴建了一座华丽的圣殿,作为朝拜犹太教神主耶和华的地方,这就是著名的耶路撒冷第一圣殿。这座山就是著名的圣殿山,是犹太教徒最重要的一处圣地。公元前586年,巴比伦军队攻占耶路撒冷,第一圣殿被毁,后来犹太人两度重修圣殿,但又在罗马占领时期两次被毁坏殆尽。保护至圣所著名的大殿是公元前37年由希律一世大帝在所罗门建造的第一圣殿的废墟上重建起来的。

希律圣殿被古罗马提图斯军团毁于公元70年,此后,犹太人在原来犹太圣殿废墟上用原来圣殿的石头垒起一堵52米长、19米高的大墙,称为“西墙”。犹太人称为“哭墙”,成为当今犹太教最重要的崇拜物。上图为犹太人在做祷告。

哭墙的祷告区分为男、女两个区,不能走错,从上图可以看到明显的分界线。无论男女到哭墙来,穿着都不能过于暴露,女士要戴头巾,男士必须戴帽子。根据犹太人的规矩,做祷告时必须带帽子,他们认为直接用头顶对着上帝是不恭敬的。

千百年来,流落在世界各个角落的犹太人回到圣城耶路撒冷时,便会来到这面石墙前低声祷告,哭诉流亡之苦,所以被称为“哭墙”。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西墙的后面即圣殿山的位置上修建了两座穆斯林的清真寺。

抚摸着那些具有悠久历史的大石头,我在想,都说中国人没有信仰,但是如果我们也像犹太人一样具有如此深远积淀的信仰,会出现什么结果,一定好吗?不知道。

耶路撒冷-大卫塔-大卫
所罗门王的父亲比他更为我们中国人熟悉,就是大卫。在扑克牌中四个K中最大的黑桃K的原型就是大卫王(King David)。在耶路撒冷我们参观了大卫塔,它位于耶路撒冷老城部分的大卫城中,该城由大卫王建造。上古的建筑内部是耶路撒冷的博物馆,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法使耶路撒冷城的沧桑历历在目。

在大卫城中我看到了一座青铜的大卫立像,使我诧异的是,这个雕像与我们都很熟悉的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非常不同。上图右边的照片是我在佛罗伦萨拍摄的高仿米开朗基罗大卫像,从上图左面照片中大家可以看出,大卫雕像的“身高”比我还要短。其实大卫战胜巨人歌利亚时只有12岁,还是一个普通的放羊娃,估计跟小兵张嘎差不多大。因此我觉得大卫城中的大卫像更接近真实,米开朗基罗则进行了艺术加工。而且为使雕像在基座上显得更加雄伟壮观,艺术家有意放大了人物的头部和两个胳膊,使得大卫在观众的视角中显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满了巨人感(这一部分建议大家百度一下米开朗基罗 大卫像,为方便阅读我也列在下面注1)。这也可以理解,他雕塑大卫像的时候,正值佛罗伦萨受到外族的侵略,而且屡遭败绩,士气低落。在西方文化中,特别是以圣经为主的西方社会,大卫一直是勇敢善战,以弱胜强的楷模。那么问题来了,巨人有多高?据可靠信息,歌利亚身高2.05米,你可能会说,也没多高啊。我们知道,姚明的身高已经是2.26米,易建联也有2.13米。其实在当时的营养条件下,这样高大的人已经可以叫巨人了。那么问题又来了,当时比我还矮小的大卫怎么能打败巨人歌利亚呢?这个我来扒一下,因为你在百度中是查不到的神医侠侣。

(图片来自网络)
话说大卫使用了一种叫甩石器的武器,就是用一个皮囊,两端握在手里,中间放上石头然后旋转,到一定速度后松开皮囊一端,石头飞出打击目标。这种武器在当时很常见,所以也不能算我们武侠小说中的“暗器”。据现代以色列武器专家模拟测试,石头被甩出的速度可以达到每秒35米,老式的手枪子弹也就这个速度,可见威力巨大。圣经记载歌利亚被击中后当场扑倒,我估计不是当场死亡也是严重脑震荡昏迷了,大卫冲上去用歌利亚的剑将其首级割下。上图中大卫脚下的人头就是巨人歌利亚的头,可以看见额头上有石头砸的伤口,大卫脸上一副得瑟的表情。可是你可能会问,歌利亚为什么不躲闪呢,要是姚明一定会躲开这一击。其实歌利亚长这么大个是有原因的,现代医学考证他长了脑垂体肿瘤,患有肢端肥大症,虽然个头高大,但行动迟缓,更要命的是视力不好。顺便说一下阎毅,歌利亚是非利士人,而非利士在拉丁语中就是巴勒斯坦。从这就可以知道,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恩怨渊远流长。
大卫的勇敢和以弱胜强的事迹激励着历代犹太人的斗志。以色列建国后与周边国家至少经历了五次大的战争,且多次均处于弱势,但是却越战越强,地盘越来越大。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有一次著名的战斗就发生在戈兰高地北部一个叫“眼泪谷”的地方。
本塔尔山--戈兰高地
戈兰高地这个名字对我这个年纪的人来说并不陌生,想当初不断出现在各种新闻报道和书籍杂志中。到达以色列的第二天我们就专程前往以色列北部的戈兰高地。这是是叙、以边界处的一块狭长山地,南北长60千米,东西宽20千米,平均海拔约600米,比以色列平原高出300米,它是天然要塞,是叙、以争夺的战略要地。在戈兰高地本塔尔山东边可遥望叙利亚,北边可观赏黑门山(黎、以边界山脉,顶峰位于黎巴嫩。在1967年六日战争中以色列获胜后,黑门山的南坡和西坡归属以色列控制)。

上图中的两个军人是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观察员,他们观察的方向就是叙利亚。下方便是在以、叙边境和眼泪谷。眼泪谷是六日中东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或称赎罪日战争)中的的主要战场,以色列以少于40辆的坦克击败多于500辆的阿拉伯坦克。

(图片来自网络)
原来,防守戈兰高地的以军虽然人数少、装备差,却在战术打法上大有讲究。那条反坦克壕左天成,口宽6米、底宽4米、深达9米,看似简单,实藏玄机:形似古老,内有奥妙东乡一中,且颇多创新之道。按一般构筑反坦克壕的方法,挖掘出的土应堆在两侧。但以军却一反常规,将积土全部堆在己方一侧,并垒成了一道两米多高的松软土堤。这一细微而巧妙的变化就让叙军伤透了脑筋:用推土机填平它吧,由于积土全部堆在以军一侧,而且戈兰高地是结实的火山熔岩地,推土机铲不动硬地,无土可填。无奈中叙军只得将坦克填入壕中,可填入壕中的坦克仅有2米多高,壕深却有9米,白白折损了不少坦克,依旧只能“望壕兴叹”。叙军只好拿出最后一招,用坦克架桥车架设车辙桥,可是又因为壕的另一端高出了两米多,架起的桥一头高一头低,且高的一端搭在松软土堤上,使得过桥坦克左摇右晃,动不动就翻入壕中。侥幸过来的坦克命运更加悲惨,因为跨越土堤时车体上昂,把装甲薄弱的底部暴露在外;当越过土堤下来时,又把脆弱的顶部显露无遗,“抬头露肚、低头露背”,给了以军两次绝佳的瞄准射击良机,成了反坦克炮的“活靶子”。经过4天的战斗,叙军不仅未进半步,反而在反坦克壕沟两侧,丢下了250 辆坦克和260辆装甲车。这一带因此以“眼泪谷”而名闻中东。以军就这样巧用一道反坦克壕,成功地迟滞了叙军的攻势,为援军到来赢得了时间。当以军转入反攻时,推土机轻而易举地将积土推入壕中搭成“土桥”,保障部队迅速通过发动进攻。战后,这道反坦克壕成了名噪一时的“戈兰壕”。这一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成功战例告诉我们,无论何时何地,人都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只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进行思维,运用高超的谋略,就能找到以“弱”胜“强”、以“小”克“大”的制胜之道。
我们亲身体验在之前的战壕中穿梭,听着导游的讲解,耳边似乎出现坦克大战的轰鸣。著名的戈兰高地战场就在我脚下,心中不免感慨。

不过如今以色列周边的国家都自顾不暇,有的现在政局动荡(如埃及),有的在跟其他对头打(如也门),有的已经不想打了(如约旦),有的在打内战(如叙利亚),据说如果“运气好“的话可以听到叙利亚境内的炮声。戈兰高地前面广阔的山谷中撒满阳光,充满和平与安详。

虽然有短暂的和平,但以色列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依然紧张。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以色列周边国家这么仇视以色列,连飞机都不让过。这有很多原因,其中耶路撒冷在宗教上的特殊地位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
耶路撒冷-三大宗教的圣地
耶路撒冷旧城是一座宗教圣城,是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世界三大宗教发祥地,三教都把耶路撒冷视为自己的圣地。宗教和传统、历史和神学以及神圣的处所和祈祷的房屋,使耶路撒冷成为备受犹太教徒、基督教徒和穆斯林崇敬的神圣城市。据说在旧约圣经中,耶路撒冷被提到过700多次。现在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除了国防部以外,大部分以色列的政府机构都在这座城市。与北京截然不同的是,这里没有高楼大厦,没有繁华的商场、也没有宽敞的街道,但是只需目测就可以感受到这是一座充满历史感的城市。它的每座建筑,每块石头都散发出悠远的气息。流连其中,体会跨历史,跨民族,跨宗教的穿越,实在是一种享受。推荐一首好听的歌曲,“阳光下的耶路撒冷“

基督教与犹太教同源再婚进行时,两教均诞生于耶路撒冷圣城。但先有犹太教,后有基督教(即今之天主教),后者是由前者衍生而来。犹太教是在公元前一千年代前期,在巴勒斯坦「先知运动」过程中开始产生,是在原始社会多神崇拜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神教。崇拜耶和华(雅赫威)为犹太人的「独一真神」,宣称犹太人是耶和华的「特选子民」。公元前后几百年间,又宣扬将有「救世主」(汉语音译为弥赛亚Messiah)来拯救受苦受难的犹太人。
传说犹太教的创始人是摩西,他一手制订了犹太教的教义、教规和约法。它的教义是信奉「独一真神」耶和华,不崇拜偶像;教规是「摩西十诫」;约法即《旧约全书》,简称《旧约》。犹太教伴随其民族被征服、被驱赶而流传于世界各地。犹太教的历史,反映了犹太民族的物质精神文化,是犹太人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这个场景是否很熟悉,每当CNN报道以色列发生冲突的新闻时,总看到这个吸引眼球的大金顶户撒刀。这就是著名的金顶清真寺(又称圆顶清真寺、萨赫莱清真寺)。它坐落于犹太人圣殿的遗址之上,著名的哭墙就在这座清真寺的另一侧。
耶路撒冷-金顶清真寺
除了犹太教、基督教外,伊斯兰教也把耶路撒冷当做自己的三个圣地之一(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相传伊斯兰教圣人穆罕默德,乘飞马从麦加飞到耶路撒冷,他从一块巨石夜登天界(登霄),莱卡犬聆听真主安拉的启示,后来在穆罕默德登天的地方建起了金顶清真寺(又叫圆顶清真寺)。

以色列-朝圣之地
以色列聚集了犹太教、基督教(正教、东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巴哈伊教等多种宗教、教派和民族,因此冲突在所难免。我们登上橄榄山俯瞰耶路撒冷全城那天(也就是这张照片拍摄的日子)是4月27日,第二天就发生了埃塞俄比亚基督教徒群体抗议的活动,橄榄山全面封闭。我幸运吧,否则就无法登橄榄山一览耶路撒冷全景了。
从宗教氛围浓厚的西方人来看,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这里是西方教徒、犹太人、阿拉伯人朝拜的中心,城中的每一步、每一景、每一个行人的言行堪称文化盛宴。在耶路撒冷我们将沿着历史与文化,宗教与艺术的两个主题漫步城中。

登上橄榄山,俯瞰耶路撒冷的全景之美。上图中可以看到金色屋顶的就是东正教的教堂。

我们还参观了位于橄榄山上的主泣教堂,该教堂的设计外观像眼泪,象征耶稣为耶路撒冷而哭泣,因为耶稣知道耶路撒冷将要遭受劫难,也为要受苦、受难的耶路撒冷而哭泣。在教堂边上的花园里,有一些古老的橄榄树。

据说这些橄榄树是耶稣亲自栽种的,已经有两千多年的高龄了。当年耶稣预感到自己将被出卖,并走上悲剧的道路,曾在这些树前发出感叹,落下悲悯的眼泪。

随后我们参观了万国教堂,万国教堂是在1924年完工祝圣的,是为纪念耶稣祈祷的圣堂,建堂的经费来自于世界各国的捐款,因此此圣堂被称为万国教堂。

在以色列可以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虔诚基督徒,是感受西方世界文化根源的绝佳人文景观。




在耶鲁撒冷,我们还看见下面的场景

除了哭墙中复连众,以色列还有很多宗教名胜古迹。对教徒来说,到以色列旅行的目的就是朝圣。例如伯利恒(耶稣诞生地)、苦路(耶稣被捕受刑和背负十字架行进路线上的十四处圣迹)、圣墓大教堂(耶稣升天的地方)、橄榄山、加利利湖(耶稣早期传教、复活后显圣之地,还有五饼二鱼堂、八福堂等)、拿撒勒(圣母玛利亚怀孕之地,建有天使报喜堂、为中东最大的基督教堂)、金顶清真寺(伊斯兰教第三圣地,先知默罕默德夜行登宵的地方)
。此外这一地区还有尼泊山(犹太先知摩西眺望迦南之地并去世的地方)以及约旦河等宗教名胜,据说耶稣在约旦河受过洗。
伯利恒-耶稣诞生之地
前往伯利恒,参观圣诞大教堂,在这里的文化与宗教的震撼感受,直至灵魂深处,我们能够亲手抚摸到那著名的“马槽”,耶稣诞生的地方。

拿撒勒-天使报喜堂
拿撒勒是耶稣最先开始传教的地方,在那里我们参观了圣母报喜堂,中东最大的教堂,天使告知圣母玛利亚怀有上帝之子耶稣的地方。
教堂中,布满了全球各地反应了圣母报喜主题的艺术作品,纽约的现代艺术,拜占庭时期的马赛克风格、亚洲的民族艺术会让您醉心于其中。下图为我们中国人进献的圣母,怎么看怎么像观世音。

提比利亚-五饼二鱼堂
加利利湖是耶稣最先显神迹的地方,传说中耶稣用五饼和二鱼救赎当地穷苦人民。当地有五饼二鱼堂。

据传说耶稣曾用五张饼和两条鱼喂养了5千多男人和孩子,这是圣迹之一。但是我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是五饼二鱼,而不是四饼六鱼,我是不是有点数字控。
加利利湖
第二天,我们前往美丽的加利利湖区。虽说当地人叫加利利湖,其实那简直就是海,谷歌地图明确标明那是加利利海(Sea of Galilee)。

我们在的那天正好刮风,湖面波浪翻滚,更显海的模样。加利利湖原本不属于色列,而是叙利亚领土范围内护送钱斯。但是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不但从叙利亚手里夺取了戈兰高地,还强占了加利利湖地区。在中东地区,这么大片的淡水湖绝对是非常宝贵的资源。难怪为此战争与纠纷不断。

加利利湖也是著名的宗教名胜聚集的地方。如八福堂、彼得献心堂及湖边圣迹。耶稣早年曾在加利利湖一带传教,并留下圣迹。

加利利-八福堂
八福堂,意大利设计师贝鲁奇设计的八福堂尽显优美的建筑风格王冕僧寺夜读,湖区的景色与教堂交相辉映。

加利利-彼得献心堂
彼得曾经是加利利湖边的一个普通渔夫,也没念过什么书,可是当耶稣来到加利利湖的时候,因着神的指引,他认出耶稣是神的儿子,于是他领着自己的弟弟安得烈义无反顾地跟随了耶稣
他成为耶稣第一个弟子,也是基督教史上第一任教皇,该教堂反映了彼得打渔时向耶稣献出虔诚的心。

据圣经记载,彼得在受洗礼之前,也曾懦弱过。当耶稣被出卖受到迫害时,彼得曾三次不肯承认自己认识耶稣。但不久就内心悔疚,
抱头痛苦,但是耶稣并未责罚他。彼得最终被耶稣的神明和魅力感召,成为最坚定的圣徒之一。下图中雕塑表现的是耶稣将牧羊杖交给
彼得,并对他说:“你喂养我的羊。”。羊,即代表耶稣的信徒,代表那些信奉耶稣的人们,因为耶稣曾多次说他自己是“牧羊人”(牧师的称谓也是由此而来,基督教把世人比喻为迷途的羔羊,而耶稣是引领世人走向天堂的上帝的儿子,基督的追随者就是圣徒,而教职人员便被称为牧师,放牧无知世人(羊群)的导师。

坚定了信心的彼得成了基督教会的磐石,他领导着耶路撒冷教会继续着福音的传播,同时,他还领导着以色列其它12个基督教会的工作,只是这期间犹太教强烈抵制耶稣,法利赛人百般阻挠耶稣,教会受到了犹太教法利赛人的残酷镇压,到了尼禄当了罗马皇帝之后,他们对基督教的迫害更加猖獗(犹太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的争斗和矛盾就是那个时期开始的吧),彼得只得东逃西躲,最后他到了罗马,在那里继续着他的事业。不久后,彼得被罗马政府逮捕了,他被判了极刑,最终被倒着钉死在十字架上!
苦路-耶稣被捕受刑和背负十字架行进路线上的十四处圣迹
耶路撒冷有条“苦路”,是耶稣被逮捕,受鞭打和羞辱,并被判死刑后,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徒步行走前往刑场走过的路线,共有14站景点。来此的游客和朝圣的教徒纷纷重走这些场景,感受耶稣当年被出卖后的历史。
以我亲身行走的体验来看,这段路即使不背重物像我们这样自在行走,也是需要相当体力的,更何况耶稣不吃不喝,还要忍受鞭打脚踢以及不明真相众人的侮辱。这里顺便跟大家解释一下,其实基督教是从犹太教分化发展出来的,基督耶稣本身就出生于犹太人家庭。从当时的犹太教徒来看,基督教就是一种邪教,当时的犹太人是不接受耶稣基督的。众所周知最后出卖耶稣的犹大就是犹太人,这就是在基督教成为主流欧洲社会普遍仇视甚至迫害犹太人的深层宗教原因。

据传说,当时耶稣背负十字架在苦路上艰难地行走,又累又渴,还要忍受罗马士兵的鞭打,非常虚弱。下图最上面的场景就是耶稣曾手付在墙上休息时留下的手印。当时有个勇敢的女孩,从左下图的那个门里拿出水来给耶稣喝。


下图是我在“苦路”上遇到的犹太人葬礼诵经场面。犹太人习俗不用棺木,肉身包裹后下葬。墓碑一般就是块大石头。犹太人认为鲜花虽然好看,但容易凋谢不长久,因此他们习惯在亲友墓碑上放小石头。如果哪块墓碑上石头多,说明来看的人多。

圣墓大教堂
最后到达的是耶路撒冷基督教的圣地-圣墓教堂。欧洲教堂的美在于她的华丽,而圣墓教堂的美则体现在她集大成般的震撼,两千年的教堂艺术在这里齐聚一堂,跨过一道门就会跨越数百年的历史,各大教派的风格层累在这座教堂的地上与地下,而教堂的中心则是耶稣升天的地方-耶稣之墓。

正门大厅,一块红色的大理石安放中间,是人们把耶稣从十字架上解下来,安放在这块大理石上涂抹膏油准备安葬。大家都跪下来在这块石板上摸一摸,更多的人长时间跪下亲吻这块浸透着耶稣鲜血的石头。

还有人拿一些东西放在石板上,就像佛教开光一样。只不过这里没有专人为你开光挣你钱,而是自己拿东西放在石板上就可以了,我看到有人从兜里拿出好几样东西,一样一样地放上去,在石板上蹭一下再收起来。

约旦河-约以边界
第三天下午,我们抵达约旦河岸边。虽然比我想象的要小,但约旦河水绿如翡翠,不远处可以看到有教徒在约旦河里进行洗礼仪式。约旦河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河。
据说约旦河很神奇,当年耶稣也在这里受洗礼,这里的河水可以治愈麻风病等净宗学院直播。基督徒认为在这里施洗礼可以清除自己的罪恶。

海法-巴哈伊教关于宗教,一般我们都会有个概念巧遇卡,凡是宗教都有上千年的历史,但是来到以色列,我却见识了一个只有100多年的宗教吕爱惠,称为巴哈伊教。巴哈伊教起源于伊朗,是个新的独立宗教,其教义的三个核心原则简单表述为:上帝唯一,宗教同源,人类一家。由于巴哈伊教义的简单和普遍性,即使不传教,在世界各地发展也很迅速,是一种生机勃勃的宗教。据网上消息,潘石屹夫妇均信仰巴哈伊教。根据导游介绍,该教派似乎兼容各主要宗教,承认亚伯拉罕、摩西、佛陀、琐罗亚斯德、基督、穆罕默德均为上帝派遣的先知。

在以色列的海法市有座巴哈伊花园,又称巴哈伊圣地巴孛陵寝梯田花园,是海法最著名的景点。它依卡梅尔山而建,共有18层梯田,从山顶到山脚延伸达一公里,垂直高度达225米,最大坡度达63度。离花园轴线台阶这几日的两侧,对称装点着草坪、花床、灌木以及一些人工装饰。梯田花园上层向下看,海法市的美景尽收眼底。
巴哈伊花园没有一般宗教陵园的森严肃穆,丁秋星也没有世俗花园的喧嚣俗艳。整个花园给人一种静谧、平和、包容的感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认为,巴哈伊圣地呈现出的虔诚氛围,让参观者的心灵得以净化,恰到好处地体现出圣地的精神。再加上依山而建的奇特设计,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作者:渔夫(fisher446688)
摄影:除特别注明外,本文图片均来自渔夫(fisher446688)
长按指纹
一键关注
TAGS: